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又名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引起。2002-2004年SARS主要流行于中國,北美和歐洲多國出現的區域疫情由受感染游客入境后引發人間傳播造成。SARS-CoV主要通過飛沫、密切接觸造成人與人之間傳播,也可通過被感染者污染的物體表面間接傳播。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常以發熱為首發和主要癥狀,體溫一般高于38℃,常呈持續性高熱,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關節酸痛、頭痛、乏力。在早期,使用退熱藥可有效;進入進展期,通常難以用退熱藥控制高熱。使用糖皮質激素可對熱型造成干擾。有咳嗽,多為干咳、少痰,少部分患者出現咽痛。常無上呼吸道卡他癥狀。可有胸悶,嚴重者漸出現呼吸加速、氣促,甚至呼吸窘迫。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多見于發病6~12天以后。該病有一定的傳染性,可通過短距離飛沫、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人群普遍易感,醫護人員是本病的高危人群。
日常預防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措施有以下幾種:一是保持生活、工作環境的空氣流通;二是可用食用酸醋熏蒸消毒空氣;三是勤洗手;四是凡與病人接觸者需戴口罩,注意手的清潔和消毒;五是根據天氣變化,注意防寒保暖,多參加鍛煉,增強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