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動場所和酒店登革熱防控技術指引

2014-09-30 09:53 作者: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登革熱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常見的、由蚊媒傳播的傳染病。在我省通常由輸入病例傳播給白紋伊蚊,登革熱病毒在白紋伊蚊體內繁殖后通過叮咬感染人類,導致登革熱暴發或流行。感染登革熱病毒的白紋伊蚊終身帶毒,且可通過蚊卵傳播到下一代蚊子。登革熱病毒只能通過伊蚊叮咬傳播人類,接觸登革熱病人不會傳播登革熱。因此,滅蚊和清理伊蚊孳生地是阻斷登革熱傳播的關鍵措施。在登革熱流行季節(6-11月),大型活動場所及酒店業界應通過做好以清理伊蚊孳生地為主的滅蚊措施,必要時噴灑化學藥物,避免登革熱傳播而造成客人感染。

一、制定蚊媒防制計劃,落實蚊媒殺滅和孳生地清理措施。

開展成蚊殺滅工作。舉辦大型活動時,應聘請有資質的媒介生物消殺公司或專業人員對場所開展綠籬技術噴灑及超低容量噴霧殺滅成蚊。滅蚊工作至少在活動舉辦前一周啟動,每周開展一次。涉及的酒店、園林區域也應同步開展。

清除蚊蟲孳生地。大型活動主辦方要清除場所內及周邊區域各類可能積水的容器,例如:室內各類水生植物改沙養,室外花圃閑置容器積水及垃圾等。必要時對容易積水環境進行設施改造等整治。重點區域包括公共綠地、食堂餐廳、停車場、植物園(生態園)、游樂場、建筑物天臺、辦公區、酒店房間等。

采取物理或生物防蚊措施。時間較長的大型活動,涉及的室內外的各種盆景、水生植物中要投放生物滅蚊幼劑,室內外水池要放養魚類以防蚊蟲孳生;沙井口安裝防蚊閘板,防止蚊蟲飛入產卵;活動場所及酒店周邊安裝滅蚊燈箱;客房、會議室等加裝紗窗,并經常檢查紗窗完好情況。

二、制定應急滅蚊工作機制

大型活動主辦方及酒店業主應關注當地登革熱疫情形勢與風險或蚊媒密度狀況,制定應急滅蚊措施。一旦周邊區域出現疫情或蚊媒密度升高,應及時啟動應急滅蚊。主要是通過采取加大藥量、增加滅蚊頻次,全面檢查并清理室內外環境中的孳生地等措施,實現短期內將蚊媒密度降至最低,減少發病風險。

三、開展預防登革熱知識宣傳

(一)大型活動主辦方、酒店業主在登革熱流行季節,可考慮通過酒店、場館的視頻系統發出警示或派發宣傳折頁,以健康提示等形式,告知客人關于登革熱防治基本知識,提醒采取科學防范措施;并建議客人一旦出現發熱、頭疼、關節痛、皮疹等身體不適,應立即前往就近醫療機構就診。

(二)對大型活動及酒店工作人員開展防蚊滅蚊知識培訓,日常工作注意清理各類積水,并留意成蚊密度及蚊媒幼蟲孳生情況;熟識查驗蚊媒密度的方法。同時,在流行季節,應注意開展對工作人員的健康監護,一旦出現登革熱疑似癥狀,及時就診。酒店工作人員一旦確認為登革熱病例,應立即啟動應急滅蚊和清理孳生地工作。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4年9月29日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