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暴發新聞
埃博拉病毒病 - 剛果民主共和國
5 九月 2025
形勢概覽
情況描述
2025年9月1日,世衛組織收到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關于剛果民主共和國開賽省布拉佩衛生區出現埃博拉病毒病疑似病例的警報。首例已知的疑似指示病例于2025年8月20日入住布拉佩綜合參考醫院。患者為妊娠34周孕婦,出現發熱、血性腹瀉、出血、嘔吐、虛弱等癥狀,隨后出現多器官衰竭。她于 2025 年 8 月 25 日去世。最初接觸過首例病例的兩名醫護人員也出現了類似癥狀并死亡。
截至2025年9月4日,布拉佩衛生區(布拉佩、布拉佩科姆和迪科洛)和姆韋卡衛生區的三個地區共報告了28例疑似病例,包括15例死亡,其中4例是衛生保健工作者(病死率:54%)。約80%的疑似病例年齡在15歲及以上。從三個衛生區收集了五名疑似病例的五份血液樣本和一份可能死亡的鼻咽拭子,并運往金沙薩的國家公共衛生實驗室 (INRB) 進行檢測。
2025 年 9 月 3 日,在 INRB 進行的實驗室檢測通過 GeneXpert 和聚合酶鏈反應 (PCR) 檢測證實了埃博拉病毒 (EBOV)[1]。
全基因組測序獲得的結果表明,此次疫情是一次新的人畜共患溢出事件,與2007年盧博或2008/2009年姆韋卡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沒有直接關系。[2]
圖1.截至2025年9月4日按衛生區劃分的埃博拉病毒病疑似病例和死亡人數地圖
流行病學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EBOV)引起的嚴重疾病。該病毒屬于扎伊倫斯正玻拉病毒。該病毒通過密切接觸受感染野生動物的血液或分泌物傳播給人類,然后通過直接接觸體液、器官或受污染的表面和材料通過人際傳播傳播。
潛伏期,即感染病毒和出現癥狀之間的時間,范圍為 2 至 21 天,但通常為 7-11 天。潛伏期不具有傳染性;它們會隨著早期癥狀而具有傳染性,因此,傳播風險從臨床癥狀出現時就開始,并隨著疾病的嚴重程度而增加。
平均病死率為50%;在以往的疫情中,病死率在25%至90%之間。該病的特征是急性發熱,伴有非特異性癥狀/體征(例如腹痛、厭食、疲勞、不適、肌痛、喉嚨痛),通常在幾天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偶爾還會出現可變的皮疹。嚴重疾病可能包括出血表現(例如出血)、腦病、休克/低血壓、多器官衰竭和感染孕婦的自然流產。康復的個體可能會出現長期的后遺癥(例如,關節痛、神經認知功能障礙、葡萄膜炎,有時隨后形成白內障),并且臨床和亞臨床持續性感染可能發生在免疫特權區間室(例如,中樞神經系統、眼睛、睪丸)。家庭成員、醫療保健和護理提供者以及與死者直接接觸的埋葬儀式參與者尤其面臨風險。
公共衛生應對措施
衛生當局正在實施公共衛生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 在地方和省級啟動了一個危機委員會。
- 風險溝通和積極監測活動正在進行中。
- 所有病例均已隔離,并已實施感染預防和控制 (IPC) 措施。
- 患者正在接受靜脈注射藥物治療。
- 接觸者隔離和追蹤工作仍在繼續。
- 調查仍在進行中。
世衛組織正在通過以下方式支持國家當局:
- 風險評估和調查。
- 向衛生部提供業務、財政和技術支持,以確保迅速做出反應。
- 提供基本用品(個人防護裝備 (PPE)、醫療用品和基礎設施支持)
- 已批準的 Ervebo 疫苗在金沙薩有 2000 劑庫存,預計將很快運往受影響地區,為確診或疑似病例的接觸者、前線和衛生工作者接種疫苗。
世衛組織風險評估
這是自1976年以來剛果民主共和國第16次爆發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目前的疫情是在該國近三年沒有確診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之后發生的。該國上一次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于2022年8月15日在北基伍省貝尼市宣布,報告了一例病例,后來死亡,衛生部于2022年9月27日宣布疫情結束。在當前疫情的中心布拉佩區,上一次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是在2007年。
這次疫情是在復雜的流行病學和人道主義背景下發生的。該國正面臨多種疫情,包括猴痘、霍亂和麻疹。此外,該國正在經歷長期的經濟和政治危機。因此,該國有效應對當前疫情的資源和能力是有限的。
此次疫情的震中位于開賽省首府齊卡帕市和安哥拉邊境(約100至200公里,取決于最近的過境點)附近。雖然受影響地區是一個難以到達的農村地區,距離姆布吉馬伊和卡南加兩個主要城市中心相對較遠,但該省不同地區之間的人口流動很頻繁,特別是布拉佩和齊卡帕之間。
此外,正在對傳播鏈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尚未確定疫情源頭;因此,不能排除更多的感染者。尚不清楚首例病例出現癥狀的日期,以及衛生機構咨詢前的治療行程,這進一步增加了持續社區傳播的可能性,并進一步傳播到其他衛生區的風險。
世衛組織評估當前埃博拉病毒病疫情造成的總體公共衛生風險在國家層面為高,在區域層面為中等,在全球層面為低。
世衛組織的建議
有效的疫情控制依賴于一系列干預措施的應用,即臨床管理、感染預防控制和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 (WASH)、監測和接觸者追蹤、良好的實驗室服務、安全和有尊嚴的埋葬、社區參與和社會動員。埃博拉病毒可以持續存在于埃博拉病毒病康復者的某些體液中。在少數病例中,已記錄到因接觸埃博拉病毒病康復者的體液而導致的二次傳播。因此,在監測幸存者的同時與幸存者協會保持合作關系是減輕任何潛在風險的首要任務。
早期診斷和開始優化的支持性臨床護理可以降低埃博拉病毒病的死亡率。此外,單克隆抗體對阿托替單抗、馬夫替單抗和奧德西維單抗的 3 抗體組合 [Inmazeb®] 或單抗體安舒維單抗 [Ebanga®] 有效。埃博拉治療中心的設計和管理應確保通過適當的生物安全和感染預防和控制干預措施提供安全護理,并允許優化護理,盡可能直接看到紅色區域中的患者。世衛組織和合作伙伴一直致力于開發這些創新解決方案。
有必要加強監測和其他應對活動,包括在相關入境點和邊境,以遏制指數級傳播的可能性。應將受影響地區出現與病例定義相符的體征和癥狀的病例、接觸者和個人視為嫌疑人,并在具有適當生物安全、感染預防和控制的指定治療設施中進行護理和治療,并及時進行檢測并建議不要旅行。應加強與鄰國的合作,以協調報告機制、進行聯合調查并實時共享關鍵數據。周邊國家應加強準備活動,以便能夠及早發現、隔離和治療病例。根據世衛組織的《埃博拉和馬爾堡病感染預防和控制指南》,應在所有衛生保健機構實施和/或加強關鍵的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照顧確診或疑似埃博拉患者的衛生工作者除了標準預防措施外,還應采取基于傳播的預防措施,包括根據世衛組織的5時刻適當使用個人防護裝備和手部衛生,以避免接觸患者的血液和其他體液,以及受污染的表面和物體。衛生保健機構產生的廢物必須安全分類、安全收集、運輸、儲存、處理和最終處置。應遵守國家關于安全廢物處置規則和條例的指導方針或世衛組織關于安全廢物管理的指導方針。
患者護理活動應在清潔衛生的環境中進行,以促進與預防和控制醫療保健相關感染相關的做法,如醫療保健基本環境衛生標準中所述。醫療機構應提供安全用水、充足的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基礎設施和服務。有關建議和改進的詳細信息,請遵循WASH FIT 實施包。
根據免疫戰略咨詢專家組的建議,在因EBOV而爆發埃博拉病毒病期間,建議在環形疫苗接種、確診/疑似埃博拉病毒病病例的接觸者和潛在接觸者以及一線工作人員接種埃爾維博疫苗。已經建立了全球儲備,并由國際協調小組協調疫苗采購。
世衛組織根據當前疫情的現有信息,建議不要對前往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旅行和/或貿易進行任何限制。
更多信息
- 剛果民主共和國公共衛生、衛生和社會福利部長正式宣布埃博拉病毒病暴發
- 剛果民主共和國宣布開賽省爆發埃博拉病毒病
- 埃博拉病毒病概況介紹
- 埃博拉和馬爾堡病毒病流行:防范、警報、控制和評估
- 埃博拉和馬爾堡病感染預防和控制指南
- IPC針對埃博拉和馬爾堡的措施:過去和現在
- 世衛組織絲狀病毒研究和監測戰略研究議程 (WHO-AFIRM)
- 埃博拉和馬爾堡病疫情:衛生保健機構中 IPC 研究的優先事項
- 世衛組織埃博拉和馬爾堡病感染預防和控制指南摘要:呼吁循證實踐 |英國醫學雜志
- 醫療機構中疑似或確診絲狀病毒病患者護理的感染預防和控制研究,重點關注埃博拉和馬爾堡:綜合綜述 - PubMed
- 為埃博拉/馬爾堡病穿戴個人防護裝備 (PPE) 的步驟:防護服和頭套
- 脫下埃博拉/馬爾堡病個人防護裝備 (PPE) 的步驟:防護服和頭套
- 為埃博拉/馬爾堡病穿戴個人防護裝備 (PPE) 的步驟:工作服
- 脫下埃博拉/馬爾堡病個人防護裝備 (PPE) 的步驟:工作服
- 埃博拉病候選療法的 CORE 試驗方案
- 埃博拉病候選疫苗的 CORE 試驗方案
- 絲狀病毒科 - 已獲得許可或正在開發的疫苗和療法的前景
- 邊境衛生和絲狀病毒病暴發入境點的考慮因素
- 系統評價:陸路口岸旅客易流行病的綜合征出入境篩查
- 入境點的埃博拉疾病事件管理
- 在機場、港口和陸路口岸進行埃博拉病入境篩查:防范規劃技術說明
- 機場、港口和陸路口岸的出境篩查:埃博拉病臨時指南
- 埃博拉和馬爾堡病的診斷檢測:臨時指導
- 如何通過放血安全采集疑似絲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樣
- 如何安全采集疑似絲狀病毒感染的已故患者的口腔拭子(唾液)
- 如何通過公路、鐵路和海運在一個國家/地區安全地運送疑似 EBOD 病例的人體血液樣本
- 針對埃博拉病毒病的優化支持性護理。臨床管理標準作程序。誰。2019.
- ICD-11 2022 年發行
- 新的絲狀病毒疾病分類和命名法
- 埃博拉和馬爾堡病毒病的診斷檢測
- 世衛組織流行病和絲狀病毒研發藍圖
- 病原體優先排序:流行病和大流行研究準備的科學框架
- ICG埃博拉疫苗儲備
- 世衛組織啟動在線培訓以加強絲狀病毒疫情應對
[1]種名扎伊爾正玻拉病毒,病毒名埃博拉病毒(EBOV),以前的命名法稱為扎伊爾埃博拉病毒:https://ictv.global/report/chapter/filoviridae/filoviridae/orthoebolavirus
[2]剛果民主共和國開賽布拉佩衛生區第16次埃博拉病毒病疫情:來自未知水庫宿主的新溢出事件:https://virological.org/t/the-16th-ebola-virus-disease-outbreak-in-bulape-health-zone-kasai-democratic-republic-of-the-congo-a-new-spillover-event-from-an-unknown-reservoir-host/1003
可引用參考文獻:世界衛生組織(2025 年 9 月 5 日)。疾病爆發新聞;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埃博拉病毒病。可在: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5-DON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