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青云】8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辦“時令節氣與健康”發布會。
江西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主任醫師丁晟在會上介紹說,2021年,我國獲世衛組織消除瘧疾認證,目前為止,我國已經維持了很多年瘧疾本地感染零發生狀態,但是每年仍有一些境外輸入的瘧疾病例。
許多人因對瘧疾認知不足,歸國以后,感染狀態比較輕,而放松了警惕,導致病情延誤甚至危及生命。同時,傳播瘧疾的媒介按蚊在我們國內也是廣泛存在的,瘧疾傳播的鏈條可以再現,所以我們要持續保持防護意識。
經按蚊叮咬傳播是瘧疾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瘧原蟲是瘧疾的病原體,按蚊吸食感染瘧原蟲患者的血液時,瘧原蟲會進入蚊體內繁殖發育,感染瘧原蟲的按蚊再次叮咬其他人,按蚊就會把瘧原蟲注入到健康人的身體內,從而導致瘧疾的傳播。境外輸入病人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并治療,在具備按蚊傳播條件的地區就可能引起繼發傳播,如果是感染了惡性瘧疾,還容易發展為重癥甚至死亡。
因此,到非洲、東南亞這些瘧疾流行的地區務工、旅行的人,出行前應咨詢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等有關機構,如果有必要還要,可攜帶抗瘧疾的藥物作預防或應急治療(當然藥物用量要遵醫囑使用)。從瘧疾流行區入境以后1年內,若出現周期性寒戰、高熱、大汗或不明原因的發熱,應該立即就醫,并告知醫生旅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