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研究顯示50個國家/地區仍在實施與HIV相關的旅行限制(2025-07-16)

2025-07-20 16:50 作者:positivedestinations.info
文章圖片

本周在基加利舉行的第13屆國際會計準則艾滋病控制科學會議(IAS 2025)上公布的一項新的全球研究顯示,全球有50個國家繼續執行與艾滋病毒相關的旅行和居留限制,這明顯違反了國際人權原則。

艾滋病毒正義網絡通過其新平臺 Positive Destinations 共享的這些數據凸顯了歧視性法律和政策的持續存在,這些法律和政策阻止艾滋病毒感染者在世界許多地方自由旅行、工作、學習或定居。

盡管取得了進展——83 個國家現在沒有針對艾滋病毒的旅行限制,許多其他國家也采取了更具包容性的方法——但 17 個國家仍然實施嚴厲措施,例如徹底禁止入境、強制檢測和驅逐出境。其中包括不丹、文萊、埃及、伊朗、科威特、馬來西亞、俄羅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移民和學生往往受到不成比例的影響,有些人直到測試或披露后才知道這些規則,導致被迫返回、收入損失和與家人分離。

另外 33 個國家——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哈薩克斯坦、菲律賓、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有部分限制。其中包括簽證申請中對艾滋病毒檢測的要求、基于感知的醫療費用的酌情決定以及減少獲得基本服務的機會。盡管這些政策表面上看起來是中立的,但它們仍然使艾滋病毒感染者處于不利地位。

“這些限制植根于過時的公共衛生思維,并使恥辱感長期存在,”艾滋病毒正義網絡執行董事埃德溫·伯納德 (Edwin J Bernard) 說。“它們阻礙了獲得醫療保健、教育和家庭生活的機會,尤其是移民和難民。”


2024 年,Positive Destinations 記錄了幾起僅基于艾滋病毒狀況的驅逐出境案件:科威特驅逐了 100 多人,俄羅斯達吉斯坦地區驅逐了 9 人,利比亞驅逐了 2 人。這種做法越來越受到法律訴訟的挑戰。例如,在加拿大,由艾滋病毒法律網絡牽頭的一起法庭案件對移民法的“過度要求”條款提出異議,認為該條款違反了該國的《權利和自由憲章》。

然而,政策改革并不均衡。澳大利亞提高了簽證資格的醫療費用門檻,略微放寬了臨時居留的機會,但對于許多艾滋病毒感染者來說,永久居留權仍然難以捉摸。最近的一個案例是,一名意大利教師僅因其艾滋病毒陽性身份而被拒絕居住。

該研究還強調了與艾滋病毒相關的移民障礙如何經常與其他形式的刑事定罪和歧視交叉。在烏茲別克斯坦和俄羅斯,艾滋病毒刑事定罪法與對移民的強制性艾滋病毒檢測相結合。在美國,艾滋病毒陽性和 LGBTQ+ 尋求庇護者繼續在拘留中心面臨虐待。在土耳其的一個悲慘案件中,據報道,一名敘利亞跨性別女性在艾滋病毒感染情況被披露后被驅逐出境,后來在返回后被殺害。

 

附件:
責編:江湖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