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病毒病—烏干達(2025-03-08)

2025-03-08 16:44 作者:世界衛生組織

疾病暴發新聞

蘇丹病毒病—烏干達

8 三月 2025

­

形勢概覽

自 2025 年 1 月 30 日烏干達宣布蘇丹病毒病疫情以來,截至 2025 年 3 月 5 日,共報告發生了 14 例病例(包括 12 例確診病例和 2 例可能病例),包括 4 例死亡(2 例確診病例和 2 例可能病例)。2025 年 3 月 1 日,衛生部發布了一份新聞聲明,確認了第 10 例病例。病人是一名 5 歲以下的兒童,于 2025 年 2 月 23 日在 Mulago 醫院就診并死亡。截至3月5日,已報告新增兩例確診病例和兩例可能死亡病例,它們與該病例有關。這兩名病例目前都被收治在治療機構。8 例確診病例在首都坎帕拉和姆巴萊的治療中心接受治療,并于 2025 年 2 月 18 日出院。截至 2025 年 3 月 5 日,已確定 192 名新接觸者,正在坎帕拉、恩托羅科和瓦基索接受隨訪。 在沒有獲得許可的疫苗和療法來預防和治療 SVD 的情況下,潛在嚴重公共衛生影響的風險很高。

情況描述

自 2025 年 2 月 21 日發布關于該事件的第二次疾病暴發新聞以來,烏干達又報告了 3 例 SVD 實驗室確診病例和 2 例可能死亡病例。截至 2025 年 3 月 5 日,在這 4 例死亡病例(2 例確診病例,2 例可能病例)中,已報告了 12 例確診病例和 2 例可能病例,病死率為 29%。據報告,最新確診病例與這兩例可能病例存在流行病學關聯。確診病例的年齡范圍為 1.5 歲至 55 歲,平均年齡為 27 歲,男性占總病例的 55%。這些病例報告來自該國的六個地區,包括 Jinja、Kampala、Kyegegwe、Mbale、Ntoroko 和 Wakiso(圖 1)。

2025 年 3 月 1 日,衛生部發布了一份關于確認新病例的新聞聲明。該病例是在 Mulago 醫院發現的一名 5 歲以下兒童,患者的體征和癥狀符合疑似病例定義。采集了一份實驗室樣本,并于 2 月 26 日通過 PCR 確認了該兒童患有 SVD。經過調查,已報告了兩例可能與此病例有關的死亡病例。這包括該兒童的母親,她在­1 月 22 日出現癥狀時懷孕,并于 2 月 6 日死亡。她的新生兒于 2 月 12 日死亡。這三名死者沒有受到監督的埋葬。3月3日,確認了11例病例,為一名成年女性,與病例10有接觸者,3月4日,確認了12例病例,為可能病例(病例10的母親)的接觸者,為一名成年女性。這兩名病例目前都被收治在治療機構。

自疫情爆發以來,已有 8 例病例康復并出院。

圖 1:2025 年 1 月 30 日至 3 月 5 日期間烏干達確診和報告可能病例的蘇丹病毒病分布

DON SVD 烏干達

圖 2:按癥狀發作日期劃分的已報告確診 SVD 病例的流行病學曲線,數據截至 2025 年 3 月 5 日(n=12)

DON SVD 烏干達 epi 曲線

截至 3 月 5 日,新病例周圍列出了 192 名新接觸者,之前列出的 299 名接觸者已完成 21 天的隨訪期。

社區和衛生機構報告的 SVD 警報級別一直很低,正在努力改善這一點。自宣布疫情以來,還建立了死亡率監測,并將繼續在金賈、坎帕拉、姆巴萊、恩托羅科和瓦基索地區進行。

正在進行回顧性流行病學和實驗室調查,以尋找疫情源頭,同時加強了在社區及其周圍以及與病例流動有關的衛生機構的積極病例搜索。

流行病學

蘇丹病毒病是一種嚴重疾病,與埃博拉病毒病同屬一科。它由蘇丹病毒 (SUDV) 引起,可導致高病死率。其典型特征是急性發熱,伴有非特異性癥狀/體征(例如腹痛、厭食、疲勞、不適、肌痛、咽痛),通常在幾天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瀉,偶爾出現不同程度的皮疹。可能會出現呃逆。嚴重疾病可能包括出血表現(例如,穿刺部位出血、瘀斑、瘀點、內臟積液)、腦病、休克/低血壓、多器官衰竭和感染孕婦的自然流產。康復的個體可能會出現長時間的后遺癥(例如,關節痛、神經認知功能障礙、葡萄膜炎,有時隨后會形成白內障),并且臨床和亞臨床持續性感染可能發生在免疫特權區室(例如,中樞神經系統 (CNS)、眼睛、睪丸)。人際傳播通過直接接觸血液、其他體液、器官或受污染的表面和材料發生,風險從臨床體征開始,并隨著疾病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家庭成員、醫療保健提供者和與死者直接接觸的葬禮參與者尤其面臨風險。潛伏期為 2 至 21 天,但通常為 7-11 天。

公共衛生應對

衛生當局正在實施公共衛生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協調:

  • 衛生部已啟動國家和國家以下各級的協調機構,包括事件管理小組,并向受影響地區派遣了快速反應小組。區域緊急行動中心已在 Fort Portal、Ntoroko、Kampala 和 Mbale 地區啟動。
  • 該國制定了國家應對計劃(2025 年 2 月至 4 月)。應對計劃已更新,以反映當前的應對重點,并借鑒了以往疫情的經驗教訓。它根據風險跨地區部署基本的最低活動包。

監測和接觸者追蹤:

  • 衛生部在世衛組織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正在開展警報管理,包括設立一個帶有免費電話號碼的警報臺,以檢測和核實來自全國各地的符合病例定義的警報。自 1 月 30 日以來,全國各地報告了 1300 多個信號,并確認了 112 個警報為疑似病例。
  • 衛生部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已指派小組對所有確診和可能病例進行詳細的病例調查,以確定和阻斷傳播鏈。
  • 衛生部已分配小組對病例進行接觸者名單,并對接觸者進行日常跟蹤。
  • 在宣布疫情之后,衛生部在世衛組織的支持下建立了死亡率監測。在位于受影響地區的社區和衛生機構中檢測了 770 多例非創傷性死亡病例,其中 1 例檢測呈陽性(病例 10)。
  • 衛生部設立了一條通報疑似病例的熱線。
  • 衛生部正在烏干達 13 個高流量入境點 (POE) 對旅客的 SVD 體征和癥狀進行出境篩查,包括恩德培國際機場

案例管理:

  • 在世衛組織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下,衛生部在金賈、坎帕拉、姆巴萊和現在的波特爾堡設立了四個指定的隔離和治療單位,確診病例在那里接受優化的支持性護理。正在進行治療性臨床試驗的計劃正在進行中。
  • 從疾病中康復的患者被納入幸存者護理計劃,以獲得支持和護理。
  • 衛生部已擴大其病例管理戰略,以確保有足夠的能力為所有熱點地區的所有疑似和確診病例提供護理

實驗室:

  • 衛生部和合作伙伴加強了實驗室能力,并在 Mbale 部署了一個移動實驗室,以縮短實驗室結果的周轉時間。
  • 衛生部已對首例確診病例的樣本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結果表明,疫情很可能是溢出事件的結果。還對后續確診病例的樣本進行了測序,

感染預防和控制:

  • 衛生部已啟動其 IPC 響應協調機制。
  • 衛生部已經啟動了病例感染控制環,其中包括對確診病例經過的場所進行清潔和消毒。
  • 衛生部在其官方新聞聲明中向衛生工作者、地區領導和公眾提出了建議,以加強對疑似病例的檢測并實施適當的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
  • 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衛生部正在增加和加強感染預防和控制活動,特別是改善衛生機構的篩查、隔離和通知,以更好地發現疑似病例。
  • 衛生部正在指導衛生工作者在應對埃博拉疾病疫情的背景下采取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

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 (RCCE)

  • 已采用綜合社區參與方法,RCCE 團隊為進入社區提供其他響應支柱的便利。這有助于建立信任并加強接觸者追蹤、病例調查、監測、轉診至隔離病房和提供社會心理支持。
  • 人類學調查用于識別社區關注的問題、風險行為,減少社區的猶豫,并加強跨支柱的循證決策。
  • 制定和傳播公共衛生信息,以促進保護和尋求健康的行為,社區參與以建立信任并提供社會心理支持。

研發

  • 研究重點:絲狀病毒科合作開放研究聯盟 (CORC) 舉行了兩次全球磋商,以審議和確定蘇丹埃博拉病毒的總體研究重點,特別是這次疫情的研究重點。來自世界各地的 200 多名科學家參加了兩次磋商。
  • 環圍疫苗接種試驗:­在 1 月 30 日確認疫情后,烏干達馬克雷雷大學和病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世衛組織的支持下,迅速動員起來啟動疫苗接種試驗。該試驗在疫情爆發后僅 4 天就啟動了,這反映了應對措施的緊迫性,同時保持了嚴格的道德和監管標準。該試驗遵循環圍疫苗接種模式,即確診病例的主要和次要接觸者接種疫苗,以建立保護屏障并幫助打破傳播鏈。

    方案和研究重點的制定是通過 MARVAC 聯盟和絲狀病毒科合作開放研究聯盟 (CORC) 完成的,歐盟 (EU) 衛生應急準備和響應 (HERA) 和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 (IDRC) 支持在疫情間準備階段制定這些關鍵的試驗方案

    歐盟 HERA 和 IDRC 還與世衛組織一起為試驗提供了財政支持。流行病防范創新聯盟 (CEPI) 還在非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Africa CDC) 的額外支持下提供支持。疫苗本身是由 IAVI 捐贈的,并得到了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額外支持。

  • 治療試驗:雖然目前有幾種有前途的候選療法正在進行臨床開發,但目前尚無獲得許可的治療方法來有效應對由蘇丹病毒種屬引起的埃博拉病毒病未來可能爆發的疫情。如果成功,該試驗將在加強疫情控制措施和支持未來監管部門批準候選疫苗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許多開發人員為候選疫苗和治療方法的上市提供了便利:MappBio 提供了他們的候選蘇丹單克隆抗體,吉利德提供了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

世衛組織通過以下方式支持國家當局:

  • 風險評估和調查。
  • 向衛生部提供運營、財政和技術支持,以確保迅速響應。從緊急情況應急基金中共發放了 340 萬美元,用于世衛組織的三個級別,以支持政府主導的應對工作
  • 支持國家實驗室系統實施樣本采集、運輸和診斷檢測。
  • 提供戰略、技術和運營支持以加強感染。坎帕拉、姆巴萊、盧韋羅區衛生設施和埃博拉治療單位內的預防和控制應對措施和標準。這包括支持 IPC 環激活活動、衛生設施的快速評估、衛生工作者的能力建設、對設計的衛生設施進行指導和支持性監督,以及支持關鍵指南、SOP 和工具的制定。
  • 促進獲得候選疫苗和治療方法,并支持疫苗試驗的啟動。已為所有確診病例定義了環,并已邀請其接觸者在試驗中同意。作為這項支持的一部分,“TOKEMEZA SVD”疫苗試驗于 2025 年 2 月 3 日啟動,TOKOMEZA 免疫(一項附加研究)于 2025 年 3 月 1 日啟動。
  • 為在坎帕拉和姆巴萊建立疑似病例隔離中心和兩個埃博拉治療單位提供技術和運營援助。
  • 動員后勤以補充政府物資,包括 IPC 用品、藥物、復蘇和監測設備、入院包和床墊。
  • 向姆巴萊、坎帕拉、瓦基索和金賈地區部署了一個由 47 名專家組成的團隊,以支持不同的應對支柱,包括協調、監測、實驗室、物流、感染預防控制、RCCE 和病例管理支柱。
  • 通過部署兩名人類學家,支持 RCCE 打擊錯誤信息和加強社區參與的努力。
  • 加強和綜合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包括對鄉村衛生團隊、傳統治療師、宗教領袖和教師進行宣傳和培訓。
  • 收集社會和行為數據,并使用證據來回應社區的焦慮和擔憂、謠言、錯誤信息和虛假信息

WHO 風險評估

蘇丹病毒病 (SVD) 是一種影響人類的嚴重且往往致命的疾病。蘇丹病毒 (SUDV) 于 1976 年 6 月在蘇丹南部首次被發現。從那時起,該病毒定期出現,到目前為止,在目前的一次之前,已經報告了 8 起由 SUDV 引起的疫情,其中 5 起在烏干達,3 起在蘇丹。在過去的疫情暴發中,SVD 的病死率從 41% 到 70% 不等。

SUDV 是地方性動物病,存在于該地區的動物宿主中。烏干達報告了 5 次 SVD 疫情(2000 年一次,2011 年一次,2012 年兩次,2022 年一次)。目前的疫情是烏干達的第六次 SVD 疫情。烏干達還報告了 2007 年本迪布焦病毒病疫情和 2019 年剛果民主共和國輸出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烏干達最新的 SVD 疫情于 2023 年 1 月 11 日宣布結束。9 個地區共報告了 164 例病例,其中 55 例死亡。

烏干達在應對包括 SVD 在內的埃博拉疾病疫情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在持續的疫情中,包括首都坎帕拉在內的幾個人口流動較多的地區報告了病例。病例已在包括傳統治療師在內的多家衛生機構尋求護理,有些病例是在疾病晚期或死亡階段發現的。政府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正在實施多項公共衛生行動以有效控制。

在沒有獲得許可的疫苗和療法來預防和治療 SVD 的情況下,潛在嚴重公共衛生影響的風險很高。社區死亡、在私人設施和醫院以及其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以及保護措施有限的傳統治療師那里對病人的護理,以及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的護理,都存在許多傳播鏈的高風險。正在進行調查,以確定疫情的來源和范圍,以及從首都坎帕拉傳播到其他地區的可能性。已在不同的入境點設置出境篩查,以降低病例可能輸出到鄰國的風險。

世衛組織的建議

有效的埃博拉疾病疫情(包括血管疾病)控制依賴于采取一攬子干預措施,包括病例管理、監測和接觸者追蹤、強大的實驗室系統、在衛生保健和社區環境中實施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安全和有尊嚴的埋葬以及社區參與和社會動員。

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對于成功控制 SVD 爆發至關重要。這包括提高對癥狀、感染風險因素、保護措施以及立即在衛生機構尋求護理的重要性的認識。關于安全和有尊嚴的葬禮的敏感和支持性信息也至關重要。應通過有針對性的活動以及與受影響和鄰近社區的直接合作來建立意識,特別注意與傳統治療師、神職人員、“boda boda”司機和社區領袖接觸,他們是社區的重要信息來源。應繼續實施快速定性評估的結果,以收集社會行為數據,然后可用于為應對支柱提供信息。根據最近的證據,需要加強的優先領域是死亡率監測、接觸者追蹤以及安全和有尊嚴的埋葬。應解決錯誤信息和謠言,以培養信任并促進早期癥狀報告。

早期開始強化支持治療可增加生存機會。上述所有干預措施都需要在受影響地區徹底實施,以阻止傳播鏈并降低疾病死亡率。應建議受影響地區的病例、接觸者和出現符合病例定義的體征和癥狀的個人不要旅行,并在指定機構尋求早期護理,以提高其生存機會并限制傳播。

世衛組織鼓勵各國實施一項全面的護理規劃,以支持從埃博拉疾病中康復并出現任何后續后遺癥的人,使他們能夠進行體液檢測,并通過適當的做法減輕通過受感染體液傳播的風險。

應加強與鄰國的合作,以協調報告機制、進行聯合調查并實時共享關鍵數據。周邊國家應加強準備活動,以便及早發現、隔離和治療病例。

一系列候選疫苗和療法正處于不同的開發階段。自 2020 年以來,世衛組織召集了科學審議并建立了一個獨立程序來審查候選醫療對策 (MCM) 的優先次序和臨床試驗設計。已推薦一種候選疫苗和兩種候選治療藥物(一種單克隆抗體和一種抗病毒藥物),并在該國上市,并正在通過隨機臨床試驗方案進行評估(臨床療效和安全性)。

由于政府在 2022 年上一次疫情暴發后采取的準備措施,以及由 WHO(首先是 MARVAC,現在是 FILOVIRUS CORC)領導的全球研究合作,在宣布疫情爆發后僅四天就啟動了候選疫苗的試驗。一旦國家當局獲得批準,將立即開始治療試驗。

獲得許可的兩種埃博拉病毒病疫苗(來自扎伊爾屬)不會提供針對 SVD 的交叉保護,也不能在本次疫情中使用。

世衛組織根據當前疫情的現有信息,建議不要對前往烏干達的旅行和/或貿易采取任何限制。

更多信息

可引用的參考文獻:世界衛生組織(2025 年 3 月 8 日)。疾病爆發新聞;烏干達的蘇丹病毒病。見: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5-DON558­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