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are出血熱-玻利維亞多民族國(2025-01-20)

2025-01-21 09:55 作者:世界衛生組織

疾病暴發新聞

Chapare 出血熱 - 玻利維亞多民族國

20 一月 2025

­

形勢概覽

2025 年 1 月 7 日,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國際衛生條例》國家歸口單位向世衛組織通報,拉巴斯省發生了一起查帕雷病毒感染實驗室確診病例,該病例為一名成年男性。 Chapare 出血熱是由 Chapare 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該病毒于 2003 年在玻利維亞首次被發現,迄今為止與五起有記錄的疫情有關,均發生在該國境內。這些疫情主要影響了拉巴斯省的農村地區,最近的病例是最新的。 由于 Chapare 病毒可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在普通人群中仍然很少見,因此該疾病沒有重大的國際傳播風險。截至 2025 年 1 月 13 日,尚未報告繼發病例,所有接觸者均無癥狀。已經實施了消毒和嚙齒動物控制等公共衛生措施。

情況描述

2025 年 1 月 7 日,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國際衛生條例》國家歸口單位向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通報,拉巴斯省的一個城市發生了一起實驗室確診的人感染查帕雷病毒病例。患者是一名年齡在 50-60 歲之間的成年男性農民。

病人于 2024 年 12 月 19 日出現發熱、頭痛、肌肉疼痛、關節痛和牙齦出血等癥狀,并于 12 月 24 日就醫。12月30日,由于癥狀惡化,病人被轉移到該市的當地衛生中心,并于當天死亡。在他去世前,于 12 月 30 日采集了血樣,并送往國家熱帶病中心 (CENETROP),該中心于 2025 年 1 月 2 日通過實時聚合酶鏈反應(CHAPV 特異性 RT-PCR)檢測確認了 CHAPV 檢測。

一項流行病學調查揭示了人畜共患疾病傳播的重要風險因素,包括患者家中和周圍嚴重的嚙齒動物侵擾。木制和波紋金屬外殼、泥地和家養椰子種植等環境條件為嚙齒動物活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患者的農民職業可能涉及接觸嚙齒動物洞穴,進一步增加了感染風險。

從該病例的兩名密切接觸者那里采集了血樣,結果呈陰性。截至 2025 年 1 月 13 日,尚未報告繼發病例,所有已確定的接觸者仍無癥狀。已經實施了包括消毒和鼠患控制在內的公共衛生措施,調查正在進行中。這是自 2003 年首次發現 Chapare 出血熱 (CHHF) 病毒以來,玻利維亞和全球第五次有記錄的疫情。

流行病學

CHHF 是一種由 CHAPV 引起的罕見人畜共患疾病,CHAPV 是一組屬于沙粒病毒科哺乳動物沙粒病毒屬的病毒。這些病毒主要通過作為自然宿主的受感染嚙齒動物傳播給人類。哺乳動物沙粒病毒的人類傳播主要通過吸入被病毒感染的嚙齒動物排泄物污染的細小氣溶膠顆粒,例如尿液、糞便或唾液。人際傳播并不常見,但已有記錄,尤其是在感染預防和控制 (IPC) 措施不足的醫療保健環境中。這種傳播方式是通過接觸感染者的血液或體液發生的,并且可以在產生氣溶膠的醫療程序中被放大。

潛伏期為 4 至 21 天,之后可能會出現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嘔吐、腹瀉等癥狀,嚴重時會出現出血表現。由于早期癥狀的非特異性,CHHF 可能難以診斷,通常需要通過實時聚合酶鏈反應等方法進行實驗室確認。

目前,尚無針對 CHHF 的特異性抗病毒治療;管理側重于支持性治療,以緩解癥狀并維持重要器官功能。未經治療的患者中,CHAPV 感染的病死率為 15% 至 30%,在疫情暴發期間報告的病死率高達 67%。預防措施強調減少人類與嚙齒動物種群的接觸,并在醫療機構實施嚴格的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傳播風險。

目前已知 CHHF 僅發生在玻利維亞。在過去 20 年中,該國記錄了四次疫情。第一次報告于 2003 年在查帕雷省的科恰班巴省,涉及一例死亡病例。2019 年,拉巴斯省發生了第二次疫情,導致 9 例病例,包括 4 例死亡(病死率:60%)。第二次爆發是由與 2003 年發現的 CHAPV 毒株不同的毒株引起的。第三次疫情于 2021 年在拉巴斯省發生,有 3 例確診病例(2 例死亡)。最近一次疫情發生在 2024 年,有一例實驗室確診病例,也在拉巴斯省內。

公共衛生應對

地方和國家衛生當局實施了以下公共衛生措施:

  • 流行病學調查:­進行了現場調查,期間檢測到了嚙齒動物的糞便。這些糞便不屬于已知的遞質 (Rattus rattus)。計算出嚙齒動物侵擾率為 75%。
  • 消毒和鼠患控制:­在房屋內外進行了消毒措施和滅鼠活動,包括使用殺鼠劑。
  • 社區監測:­由于這些地點存在嚙齒動物,衛生人員與市病媒控制計劃合作,對居住在病例鄰近地區的家庭進行了隨訪。
  • 社區參與:­社區參與活動于 2025 年 1 月 3 日至 4 日進行。這些活動由市級和部門衛生人員規劃,以提高對應對工作的認識和參與度。

WHO 風險評估

檢測和應對由哺乳沙粒病毒引起的 CHHF 和其他南美出血熱的主要挑戰之一是由于初始臨床表現的非特異性,難以進行早期鑒別診斷。對于任何出現源自已知乳腺沙粒病毒傳播地區的提示性癥狀的患者,應考慮由乳腺沙粒病毒引起的 CHHF 和其他南美出血熱(例如阿根廷出血熱、玻利維亞出血熱和薩比亞病毒病)。這些疾病也應與瘧疾、登革熱、黃熱病和細菌感染等其他地方病一起成為鑒別診斷的一部分。環境暴露,例如家中或周圍嚙齒動物活動的證據、接觸嚙齒動物排泄物,或訪問嚙齒動物流行地區或在嚙齒動物流行的地區工作,應仔細考慮這些關鍵的流行病學危險因素。病例確定應包括詢問是否接觸過嚙齒動物或與疑似乳腺沙粒病毒引起的出血熱患者接觸。出于生物安全原因,在既往報告過 CHHF 的地區,所有疑似病例的樣本都應作為哺乳動物沙粒病毒樣本進行管理,即使用于鑒別診斷也是如此。

在玻利維亞,地理風險區域僅限于拉巴斯省北部的農村地區,特別是從 Caranavi 到 Teoponte 市的叢林走廊沿線,穿過發現水庫的 Palos Blancos 鎮。目前,僅在玻利維亞報告了 CHHF。由于 Chapare 病毒可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在普通人群中仍然很少見,因此該疾病沒有重大的國際傳播風險。持續監測、提高公眾意識并遵守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對于防止進一步傳播和減輕未來疫情至關重要。

世衛組織的建議

世衛組織建議保持警惕并提高醫護人員對發現、診斷和管理出血熱病例的認識,同時確保嚴格遵守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監測的重點是根據臨床表現、旅行史和暴露史,根據國家或地區的流行病學背景,發現疑似出血熱病例。任何在患病期間接觸過疑似、可能或確診出血熱病例的血液或體液的人都被視為接觸者。接觸者監測應在最后一次已知暴露后進行最長 21 天的潛伏期。

可以使用各種方法進行乳腺沙粒病毒感染的實驗室確認,包括病毒學和血清學技術。然而,哺乳動物沙粒病毒感染的動力學(例如,病毒血癥的持續時間與抗體的出現)尚不完全清楚,并且尚未驗證 CHAPV 的血清學檢測。所有生物樣本都應被視為具有潛在傳染性,只能由經過培訓的人員處理,并在配備適當的實驗室中處理。

疑似或確診 CHHF 的患者應隔離在具有專用水槽和衛生間的單個房間內。應限制疑似或確診 CHHF 患者的活動,但是如果患者必須在房間外行走,患者在行走時應佩戴醫用口罩。所有與疑似或確診 CHHF 患者密切接觸或進入隔離室的衛生和照護工作者都應采取接觸和飛沫預防措施,包括使用以下個人防護裝備:防護服、檢查手套、醫用口罩和護目鏡(護目鏡或面罩)。如果對疑似或確診 CHHF 患者進行產氣溶膠作,則應在負壓空氣傳播感染隔離室中進行,并關上門。在進行氣溶膠產生程序的房間內的所有衛生和照護工作者,除了采取接觸和飛沫預防措施外,還應采取空氣傳播預防措施,包括使用經過密合性測試的過濾式面罩呼吸器(例如 N95)。

疑似或確診 CHHF 患者的隔離室應每天進行 3 次常規清潔和消毒,每當血液或體液溢出或物質污染時,應立即進行現場清潔。可用肥皂和布蘸水進行清潔,然后用 0.5% 次氯酸鈉溶液消毒;讓消毒劑在表面上保持濕潤且未接觸至少 5 分鐘。病房內產生的所有一次性廢物都應作為傳染性廢物進行管理。建議將隔離室的床單裝袋,并在運送到洗衣區時采取接觸預防措施進行處理,并與其他患者床單分開清洗。用于疑似或確診 CHHF 患者的可重復使用醫療設備應貼上生物危害性標簽,并在醫療器械再處理部門運輸和再加工期間進行適當管理。應建議患者在沖洗專用馬桶時將蓋子放下,以避免產生生物氣溶膠。

利巴韋林被描述為某些哺乳動物沙粒病毒引起的出血熱的治療選擇;然而,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在隨機臨床試驗中得到證明。建議提供支持性治療,包括補液、休息和并發癥治療。還應考慮評估和管理混合感染,例如瘧疾、登革熱、黃熱病或細菌感染。

更多信息

可引用的參考文獻:­世界衛生組織(2025 年 1 月 20 日)。疾病爆發新聞;玻利維亞多民族國的 Chapare 出血熱。可在:­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5-DON553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