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堡病毒病—盧旺達(2024-12-20)

2024-12-25 14:50 作者:世界衛生組織

疾病暴發新聞

馬爾堡病毒病—盧旺達

20 十二月 2024

­

形勢概覽

2024 年 12 月 20 日,自 11 月 7 日對最后一例馬爾堡確診病例進行第二次 PCR 陰性檢測以來,經過連續兩個潛伏期(共 42 天),并且沒有報告新的確診病例,盧旺達衛生部根據世衛組織的建議宣布馬爾堡病毒病疫情結束。該疫情已于 2024 年 9 月 27 日宣布。 截至 2024 年 12 月 19 日,已報告了 66 例確診病例,15 例死亡,病死率 (CFR) 為 23%,康復病例 51 例。最后一例確診病例于 2024 年 10 月 30 日報告。 世衛組織通過其國家辦事處和發展伙伴向政府提供技術和財政支持,以遏制此次疫情。即使在正式宣布疫情結束之后,馬爾堡病毒病再次出現的風險仍然存在,這與病毒在康復患者體液(主要是精液)中的持久性和該國的動物宿主有關。世衛組織鼓勵在保持快速應對能力的同時,保持早期病例發現和護理能力,并強調康復患者規劃、社會心理支持以及持續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的重要性。

情況描述

自 2024 年 11 月 13 日發布關于該事件的上一次疾病暴發新聞以來,盧旺達沒有報告馬爾堡病毒病 (MVD) 新確診病例。截至 2024 年 12 月 19 日,已報告了 66 例確診病例,包括 15 例死亡 (病死率為 23%),康復病例為 51 例。在確診病例中,68% 為男性,46% 為 30 至 39 歲的成年人。基加利兩家衛生機構的衛生工作者占所有確診病例的近 78%。大多數病例報告來自基加利市的三個地區,即 Gasabo、Kicukiro 和 Nyarugenge。

疫情爆發的前三個流行病學周(第 39-41 周,9 月 23 日至 10 月 13 日)報告的確診病例數最高(61 例)。隨后急劇下降,在流行病學第 42 周(10 月 14 日至 20 日)和第 44 周(10 月 28 日至 11 月 3 日)之間報告了 3 例或更少的病例。最后一例確診病例于 2024 年 10 月 30 日報告,最后一例死亡病例于 2024 年 10 月 14 日報告。

截至 2024 年 12 月 6 日,盧旺達生物醫學中心已進行了 7874 次馬爾堡病毒檢測。

2024 年 11 月 8 日,在 11 月 7 日最后一例馬爾堡病毒病確診病例連續兩次 PCR 檢測呈陰性之后,建議的 42 天倒計時開始宣布疫情結束。42 天的倒計時期是馬爾堡病毒感染最長潛伏期的兩倍,自上次可能接觸最后一例報告病例以來。最后一例確診病例于 2024 年 10 月 30 日報告,最后一例死亡病例于 2024 年 10 月 14 日報告。

2024 年 12 月 20 日,在連續兩個潛伏期(共 42 天)未報告新確診病例后,盧旺達衛生部宣布疫情結束。

圖 1.截至 2024 年 12 月 19 日,盧旺達按周報告情況劃分的馬爾堡病毒病病例數 (n=66)

MVD 盧旺達 epi 曲線

流行病學

馬爾堡病毒病是一種可導致嚴重疾病的高毒性疾病,臨床上與埃博拉病 (EBOD) 相似。MVD 和 EBOD 是由 Filoviridae 家族(絲狀病毒)的成員 orthoebolavirus 和 orthomarburgviruses 引起的。這包括埃博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人們在長期暴露于 Rousettus 果蝠群落(一種可以攜帶馬爾堡病毒的果蝠)居住的礦井或洞穴后被感染。然后,馬爾堡病毒通過直接接觸(通過破損的皮膚或粘膜)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以及被這些體液污染的表面和材料(例如床上用品、衣服)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衛生工作者以前在治療疑似或確診馬爾堡病毒病患者時曾被感染。涉及直接接觸死者尸體的埋葬儀式也可能導致馬爾堡病毒的傳播。

潛伏期從 2 天到 21 天不等。馬爾堡病毒引起的疾病起病突然,表現為高熱、劇烈頭痛和嚴重不適。嚴重的水樣腹瀉、腹痛和痙攣、惡心和嘔吐可能在第 3 天開始。雖然并非所有病例都出現出血體征,但嚴重的出血表現可能在癥狀出現后 5 到 7 天內出現,致命病例通常有某種形式的出血,通常來自多個區域。在致命病例中,死亡最常發生在癥狀出現后 8 至 9 天內,通常之前會出現嚴重失血和休克。目前尚無批準的馬爾堡病毒病治療方法或疫苗。目前正在研究一些候選疫苗和治療方法。

此前,全球已報告了 17 起馬爾堡病毒病暴發。2023 年 2 月至 6 月期間,赤道幾內亞和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報告了最近的疫情。以前在非洲區域報告過馬爾堡病毒病暴發的其他國家包括安哥拉、剛果民主共和國、加納、幾內亞、肯尼亞、南非和烏干達。

公共衛生應對

  • 盧旺達政府在世衛組織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協調了應對工作。
  • 世衛組織派出了一個增援小組,在事件管理、流行病學、衛生行動、病例管理、感染預防和控制、實驗室、衛生物流、治療和疫苗研究以及合作伙伴協調等職能方面支持國內應對工作。
  • 世衛組織及其合作伙伴支持衛生部對培訓人員進行培訓,并對該國的地區醫院和衛生中心進行后續級聯培訓,以進行監測、感染預防、病例管理、入境點和邊境衛生、水、環境衛生、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以及其他應對領域。
  • WHO 及其合作伙伴(美國 CDC)支持衛生部修訂 MVD 病例定義。
  • 世衛組織在傳染病、重癥監護和護理方面的臨床專家以及衛生后勤和WASH專業知識的直接支持下,為馬爾堡病毒病治療中心提供了支持。
  • 世衛組織支持國家病例管理支柱根據世衛組織全球臨床平臺的世衛組織電子病例報告表收集標準化的患者層面數據,并對病例管理對疫情的反應做出描述性報告。
  • 世衛組織及其合作伙伴(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提供實驗室用品和技術支持,支持盧旺達的馬爾堡病毒病診斷檢測。世衛組織不斷與其病毒性出血熱合作中心和其他參比實驗室和合作伙伴合作,以支持診斷檢測性能的評估,并確保繼續提供有關馬爾堡病毒病檢測的技術支持。
  • 世衛組織通過分享建立國家規劃和支持盧旺達衛生部實施工作的技術指導和規程,支持政府為康復患者制定規劃。
  • 世衛組織及其合作伙伴支持衛生部更新和驗證關鍵國家指南和標準操作程序,包括感染預防和控制和監測活動(包括死亡率監測)
  • 世衛組織和合作伙伴(國際移民組織、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在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坦桑尼亞和布隆迪接壤的全國 11 個重點 POE 開展國家監測、培訓和需求評估訪問,支持在入境點 (POE) 進行能力建設。
  • 世衛組織向盧旺達和風險國家的公共衛生當局提供了關于實施循證和基于風險的衛生措施的技術咨詢;加強入境口岸和跨境的檢測、報告和管理能力;和旅行建議。
  • 世衛組織發布了關于絲狀病毒病疫情的邊境衛生和入境點注意事項的臨時指南,該指南適用于但不限于最近在盧旺達結束的馬爾堡病毒病疫情。
  • 世衛組織還發表了一份聲明,建議在最近結束的馬爾堡病毒病疫情中反對任何旅行限制和與盧旺達的任何貿易限制
  • 世衛組織繼續在周邊國家提供支持,以評估周邊國家內衛生保健設施、入境點和邊境社區的準備情況,特別是對盧旺達邊境地區進行風險測繪。
  • 世衛組織于 2024 年 12 月 10 日發布了關于馬爾堡病毒病疫情風險溝通和社區參與的臨時指南。

WHO 風險評估

報告了 66 例確診病例,這是迄今為止報告的第三大馬爾堡病毒病疫情,近 80% 的確診病例報告為衛生工作者。如果不及早控制,這種疾病的醫療保健相關感染(也稱為醫院感染)會導致進一步傳播。根據 WHO 的建議,在兩個最長潛伏期(42 天)后宣布疫情結束的標準沒有發現新的確診或可能 MVD 病例。

根據疫情調查,包括對衛生機構的記錄審查、流行病學數據的審查、血清學和基因組測序以及環境和動物檢測,據報道,疫情的來源是人畜共患疾病,與在果蝠居住的洞穴中的暴露有關。[1]­對在洞穴中工作的礦工進行監測以發現任何新病例。

即使在宣布疫情結束之后,仍然存在 MVD 再次出現的風險,這與與動物宿主互動產生的新溢出有關。該病毒也可能在疾病康復者的體液(主要是精液)中持續存在較長時間,這說明了他們參與康復護理計劃以及該計劃提供的支持的重要性。

根據盧旺達馬爾堡病毒病疫情結束時的現有信息,在國家、區域和全球層面,該風險被認為較低

世衛組織的建議

世衛組織鼓勵保持早期發現和護理能力,同時保持疫情結束后快速應對的能力。這是為了確保如果疾病再次出現,衛生當局能夠立即發現它,防止疾病再次傳播,并最終挽救生命。

提高對馬爾堡病毒感染風險因素的認識以及個人可以采取的保護措施是減少人類傳播的有效方法。世衛組織建議采取以下降低風險措施,作為減少病毒病在醫療機構和社區傳播的有效方法:

  • 降低因長期暴露于果蝠群落居住的礦井或洞穴而引起的蝙蝠與人傳播的風險。在果蝠群落居住的礦井或洞穴中參觀或工作的人應佩戴手套和其他適當的防護服(包括口罩)。
  • 世衛組織鼓勵各國實施一項綜合護理規劃,以支持從馬爾堡病毒病中康復并出現任何后續后遺癥的人,使他們能夠進行體液檢測,并通過適當的做法減輕通過受感染體液傳播的風險。
  • 在有疾病風險的環境中,應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 MVD 患者的早期檢測能力。
  • 減少因直接或密切接觸感染患者,特別是其體液而引起的社區人際傳播風險。應避免與 MVD 患者密切身體接觸。疑似或確診 MVD 的患者應在指定的治療中心進行隔離,以便早期護理并避免在家中傳播。
  • 受馬爾堡病毒病影響的社區與衛生當局一起,應確保人們充分了解疾病本身的性質和必要的疫情控制措施。
  • 疫情控制措施包括安全和有尊嚴地埋葬死者,確定可能與馬爾堡病毒病感染者有過接觸的人,并監測他們的健康狀況21天,將健康者與病人分開以防止進一步傳播,為確診患者提供護理,以及需要遵守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清潔環境。
  • 根據­WHO 的埃博拉和馬爾堡病感染預防和控制指南,應在所有衛生保健機構實施和/或加強關鍵的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照顧 MVD 確診或疑似患者的衛生工作者除了應采取基于傳播的預防措施外,還應采取以下預防措施:標準預防措施,包括根據­WHO 5 分鐘適當使用個人防護裝備和手部衛生,以避免接觸患者的血液和其他體液以及受污染的表面和物體。醫療保健機構產生的廢物必須進行安全分類、安全收集、運輸、儲存、處理和最終處置。遵循國家安全廢物處置指南、規則和條例,或遵循­WHO 的安全廢物管理指南
  • 患者護理活動應在清潔衛生的環境中進行,以促進與預防和控制衛生保健相關感染 (HAI) 相關的實踐,如衛生保健中的基本環境衛生標準中所述。醫療機構應提供安全飲用水、充足的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基礎設施和服務。有關建議和改進的詳細信息,請遵循­WASH FIT 實施包

根據目前的風險評估,世衛組織建議目前不要對盧旺達采取任何旅行限制或任何貿易限制。有關更多信息,請參閱世衛組織關于盧旺達馬爾堡病毒病疫情的國際交通建議

更多信息

­

[1]­Yvan Butera 等人。基因組表征揭示了馬爾堡病毒在單一人畜共患溢出事件后在盧旺達的傳播動力學。medRxiv 2024.11.01.24316374;doi:­https://doi.org/10.1101/2024.11.01.24316374­[預印本]

可引用的參考文獻:世界衛生組織(2024 年 12 月 20 日)。疾病爆發新聞;盧旺達的馬爾堡病毒病。見:https://www.who.int/emergencies/disease-outbreak-news/item/2024-DON548

 

附件: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