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登革熱發病率呈周期性上升趨勢,這些地區存在暴發風險

2024-10-17 14:51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文章圖片
中國疾控中心周報近日發布我國登革熱流行病學特征的調查研究。2005年至2023年,我國共報告了117892例登革熱病例,登革熱發病率呈現周期性上升趨勢。西南、東南部沿海和內陸地區存在登革熱本土暴發的風險。
登革熱病毒是分布最廣的蟲媒病毒,其在全球范圍內導致蟲媒病毒病病例最多。研究顯示,過去二十年來,全球登革熱發病率顯著上升,旅行者將病毒輸入我國的風險明顯增加,我國登革熱呈現周期性上升趨勢。
2005年至2023年,我國共報告了117892例登革熱病例,30個省份曾報告登革熱病例,每年報告的病例數量波動大。自1978年廣東省報告首次登革熱本土疫情以來,我國已暴發過由4種登革病毒血清型引起的疫情,規模波動較大。
目前登革熱在我國并未大規模流行。根據以往本土疫情分析,登革熱疫情最有可能發生在我國西南、東南部沿海和內陸地區。這些疫情一般發生在6月至11月之間,通常在9月或10月達到高峰。其主要原因是蟲媒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海南省和廣東省的部分地區。
研究表明,導致登革熱局部傳播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蚊子數量、登革病毒血清型的易感性以及環境條件。此外,氣溫、降水和濕度因素等也會影響蚊子的繁殖、登革病毒的潛伏期。未來,我國應積極部署登革熱預防控制和干預措施,并在6月前對相關防控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和動員,以便及時應對我國可能暴發的本土疫情。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柴嶸

 

附件: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