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楊曉露 譚琪欣)9月20日,廣州疾控發布提醒,當前廣州已進入登革熱流行季節,廣州市全市11區的97個街鎮涉及登革熱本地病例、11區32個街鎮涉及登革熱輸入病例。9月21日,多位專家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登革熱在廣州形成本地傳播的風險較大,需要積極防控。
根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局9月18日公布的2024年8月全省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全省共報告登革熱1220例,較7月(233例)增加987例。
“8月至今,廣州多日連降暴雨,持續降雨造成的積水,會增加蚊蟲滋生的機會,進而增加登革熱的傳播風險。”南方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教授魏晟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介紹。
廣州市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專家、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趙衛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登革熱在廣州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傳播。廣州多日連降暴雨,有利于伊蚊的生長繁殖,而伊蚊密度(布雷圖指數)與登革熱的風險直接相關,因此降雨會增加登革熱疫情暴發的風險。“從既往看,廣州每年的夏秋季節為登革熱的高發期,與廣州降雨的因素相疊加。近期東南亞登革熱疫情比較嚴重,輸入廣州后形成本地傳播的風險較大。”
趙衛建議,為防止登革熱傳播更廣,市民要注意房前屋后清積水和滅蚊蟲。尤其要注意在花盆、樹(竹)洞和廢舊輪胎等容易積水的地方進行及時清理。個人也需要采取措施以防蚊子叮咬,尤其是早上和傍晚外出時要注意涂抹驅避劑、穿長袖衣服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