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鈣血癥
低鈣血癥是指血鈣濃度低于2.25mmol/L,這是一種血清鈣低于正常生理最低濃度的病理狀態,屬于鈣代謝紊亂,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可發生于各個年齡階段的人群,大多數患者通過治療原發病、及時補鈣后可以使血鈣濃度恢復正常。
低鈣血癥的病因
致病因素
因食物補充不足或日照不足,也可由腸道疾病導致無法吸收,導致的維生素D缺乏
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可由手術損傷甲狀腺、甲狀旁腺所致
重癥急性胰腺炎時影響到腸道對血鈣的吸收
慢性腎功能衰竭所致血磷異常升高,致使鈣和磷乘積比例失調,導致低鈣血癥
誘發因素
長期服用頭孢菌素以及抗癲癇藥、嚴重腹瀉等。
低鈣血癥的癥狀
主要癥狀
主要癥狀為肌肉痙攣,手足抽搐,感覺異常,皮膚干燥等
可有煩躁不安、癲癇發作、認知功能減退等精神癥狀出現
嚴重者可有室顫、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統的癥狀;以及喉、氣管痙攣甚至呼吸暫停。
體征
腱反射亢進;面神經叩擊試驗陽性;束臂加壓征陽性。
低鈣血癥的危害
頻發癲癇
如出現四肢抽搐、骨質疏松、頻發癲癇可影響到日常生活。
骨骼問題
可造成病理性骨折,骨骼畸形等。
低鈣血癥的診斷
根據病史診斷
有慢性腎功能衰竭,重癥急性胰腺炎,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維生素D缺乏癥等。
根據臨床癥狀診斷
可有肌肉痙攣,手足抽搐,感覺異常,皮膚干燥、認知功能減退、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癥狀、氣管痙攣,癲癇發作等。
根據體征診斷
腱反射亢進;面神經叩擊征陽性;束臂加壓征陽性。
輔助檢查
實驗室檢查:血鈣濃度低于2.25mmol/L;維生素D測定低于正常值提示患有維生素D缺乏癥;血甲狀旁腺激素測定>800ng/L,提示患有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
心電圖檢查:Q-T間期和ST段明顯延長。
低鈣血癥的治療
急性期治療
如出現手足抽搐、喉頭痙攣等癥狀時,立即靜脈輸注葡萄糖酸鈣,直至癥狀消失,之后可持續靜脈輸注葡萄糖酸鈣,以防低血鈣癥復發。
一般治療
積極治療原發病;控制情緒,平靜呼吸;伴有低鎂血癥患者,及時補充鎂。
病因治療
如維生素D缺乏以及患有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可用維生素D、以及靜脈注射鈣劑進行補充;
如由慢性腎功能衰竭所引起,可服用氫氧化鋁降血磷到正常值,再改用口服碳酸鈣片;
重癥急性胰腺炎可用生長抑制劑如奧曲肽注射液。
低鈣血癥的保健
預防
1)積極治療原發病;
2)避免酗酒、暴飲暴食;
3)適當進行戶外體育鍛煉,保證充足日曬;
低鈣血癥的飲食
低鈣血癥主要是指血鈣低于正常值的現象,低鉀血鈣的患者平時不會表現出特別明顯的癥狀,一般是去醫院做檢查的時候才會發現,癥狀一般與血鈣降低的速度、持續時間有關,嚴重的病癥患者會對神經肌肉系統、心血管系統、皮膚等造成嚴重的損害,那么,低鈣血癥的患者應該怎樣進行健康合理的飲食呢?
1.首先就要保證攝入足夠的鈣質,鈣的缺乏是導致低鈣血癥發生的根本因素,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病人要加強鈣元素的攝入量,多吃牛奶、豆制品、羊奶、煉乳、羊肉、魚類、胡蘿卜等含鈣量高的食品,可以加強人體中鈣的含量,有助于預防或者緩解低鈣血癥的癥狀,減輕病情。
2.宜吃含維生素高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比如白菜、胡蘿卜、山楂、獼猴桃、大棗等食物,適當地食用可以增加人體的免疫力,防止感冒等癥狀發生,還可以為人體提供所需要的各種微量元素,有助于病人的恢復。
3.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蔥、姜、蒜、花椒等,這類食物會刺激腸胃粘膜,導致病人營養攝入不足,加重病人的病情。
4.忌食煙熏、油炸油膩食物,如油條、黃油、巧克力、肥肉、奶油等,這類食物屬于濕熱類型,不利于病癥的恢復和治療。
低鈣血癥一定要規劃好自己的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一定要注意補鈣,在積極地飲食護理之外還要通過藥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