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

2024-06-04 16:00

心絞痛

心絞痛是一組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暫時急劇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前胸陣發性、壓榨性疼痛,多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區與左上肢,好發于勞動或情緒激動時,每次3~5分鐘,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劑后消失。

心絞痛的病因
心肌血流量減少導致心肌需氧和供氧之間的不平衡,出現缺血、缺氧的情況,引起心肌缺血,多見于冠狀動脈疾病,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冠狀動脈痙攣或存在炎癥、栓塞或先天畸形等情況,都可能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引發心絞痛。
血液中的脂質成分不斷沉積,就會形成斑塊,斑塊若發生在冠狀動脈,就會導致其縮窄,進一步減少對心肌的供血,則可能出現心絞痛。
勞累、情緒激動、進食后運動、發熱、寒戰等因素刺激心肌需氧量增加,誘發心肌缺血,患者更容易在上述情況下出現心絞痛發作。

心絞痛的癥狀
典型癥狀
1.穩定型心絞痛:胸骨體上段或中段部位突然發生壓榨性、悶脹性或窒息性疼痛,可波及心前區,并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內側,甚至達無名指和小指,可伴有瀕死感、燒灼感,持續數分鐘,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可在1~2分鐘內消失
2.不穩定型心絞痛:不適部位以及性質與穩定型心絞痛類似,但其程度一般更重,持續時間更長,可達0.5~1小時,躲在安靜或睡眠中發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癥狀通常不能緩解。
3.變異型心絞痛:安靜狀態下的心前區疼痛,可伴有心律失常、暈厥等癥狀,一般無活動、情緒激動等誘因。
伴隨癥狀
1、心悸:患者自覺心臟跳動的不適或者發慌。
2、呼吸困難:多在運動或勞累后出現呼吸急促。
3、其他:乏力、頭暈、惡心、出汗等癥狀。

心絞痛的危害
1、患者通常不能進行劇烈活動,勞動耐力下降,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
2、部分患者可能有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險。

心絞痛的診斷
醫生可根據患者的病史、體格檢查以及臨床癥狀,結合心電圖、超聲心電圖、CT等相關檢查結果,一般可初步診斷心絞痛。
發作典型者,可根據典型心絞痛的發作特點、體征,結合年齡、冠心病等高危因素,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絞痛后,一般可確診,未捕捉到發作時心電圖者可行心電圖負荷試驗。
發作不典型者,一般需要依靠觀察硝酸甘油的療效和發作時心電圖的改變來診斷,必要時可多次復查心電圖、心電圖負荷試驗或24小時動態心電圖連續監測。

心絞痛的類型
根據發作規律以及發作機制將心絞痛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穩定型心絞痛:通常由體力運動或情緒激動誘發,一般可預測,持續數分鐘,休息或使用擴張冠狀動脈的藥物,疼痛很快消失,一般不超過10分鐘。
2、不穩定型心絞痛:難以預測,休息時也可發生,疼痛程度更重,持續時間更長,可超過10分鐘,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效果不佳,可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
3、變異型心絞痛:較少見,主要與冠狀動脈痙攣有關,休息時可發生,夜間多見,可伴心電圖暫時性抬高、出汗等,應用心絞痛藥物通常可緩解。

心絞痛的治療
一般治療
1、根據自身情況來調整日常生活和工作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宜。
2、避免勞累,尤其是突然的勞累動作,起床后活動動作宜慢,必要時須用硝酸甘油作預防。
3、積極糾正各種高危因素,如治療高血壓、控制體重以及血糖、停止吸煙,貧血、心力衰竭等患者避免使用可增加心肌氧耗的藥物。
藥物治療
1、急性發作期
心絞痛突然發作,應立即停止活動并休息。若癥狀仍不緩解,一般首選作用較快的硝酸酯類藥物,如硝酸甘油和硝酸異山梨酯,也可含服速效救心丸、復方丹參滴丸等起效較快的中藥制劑。
2、緩解期的治療
(1)硝酸酯類:如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醇、單硝酸異山梨醇等藥物。
(2)鈣通道拮抗藥:常用的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3)β受體阻滯藥:包括普萘洛爾、阿替洛爾、美托洛爾等藥物。
(4)抗心肌缺血藥:曲美他嗪可優化心肌能量平衡。
(5)抗血小板的藥物:阿司匹林、噻氯匹啶、氯吡格雷、雙嘧達莫等。
(6)調脂藥:常用藥物有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他汀類藥物,依折麥布等膽固醇吸收抑制劑。
(7)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前者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后者包括厄貝沙坦、奧美沙坦、氯沙坦等。
手術治療
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醫生會通過特制的導管、導絲、支架、球囊等,對狹窄或阻塞的冠狀動脈進行血運重建。
2、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PTCA):用經皮穿刺方法送入球囊導管,以擴張狹窄的冠狀動脈。
3、冠狀動脈搭橋術(CABG):俗稱心臟搭橋術,取病人本身的血管,如胸廓內動脈、下肢的大隱靜脈等,或者選擇血管替代品,來連接狹窄冠狀動脈的遠端和主動脈,以改善心肌血液供應。

心絞痛的保健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適當運動、戒煙戒酒、保持心理健康。
2、積極治療各種基礎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等。
3、定期監測血壓、血脂、血糖、體重等指標,發現異常及時進行調整,將各項指標控制在目標范圍內,以免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心絞痛的飲食
心絞痛主要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性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根據癥狀的不同又分為典型心絞痛和不典型心絞痛,這種病癥嚴重影響病人的身體健康,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1.忌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肥肉、披薩、漢堡、動物油等,過量脂肪的攝入會增加血液的粘稠度,提高人體內的血脂,會大大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高脂血癥是引起心絞痛的重要因素之一。
2.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心絞痛的患者一定要控制攝入鹽的量,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長期大量的食用氯化鈉,會使血壓升高血管內皮受損,加重患者的病情,心絞痛的患者建議每天鹽的攝入量要控制在五克以下。
3.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蛋黃、動物內臟、黃油等,過量這類食物的攝入會堵塞血管,增加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加重患者的病情,所以病人在治療的過程中要避免膽固醇的過量攝入。
4.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蔥、姜、蒜、辣椒、花椒等。
5.宜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可以大量補充人體所需要的各類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
6.宜大量飲水,每日的飲水量不要低于兩千毫升,大量的飲水可以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稀釋血液,有助于血液循環,減少患有心絞痛的幾率。
心絞痛的病人除了飲食方面的護理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適量工作,不能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病情恢復。

 

責編:江湖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