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2024-06-02 10:02

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壓升高、周圍小動脈阻力增高,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颊叨啾憩F為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乏力等癥狀。長期高血壓可損傷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結構和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功能衰竭。

高血壓的病因
病因
1、原發性高血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遺傳和環境因素尤為重要。如:
(1)遺傳因素:高血壓的遺傳可能存在主要基因顯性遺傳和多基因關聯遺傳兩種方式。
(2)環境因素:包括不良的飲食習慣、精神刺激及吸煙等。
(3)其他因素:包括體重、藥物等。
2、繼發性高血壓:常由腎臟疾病、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顱腦病變等引起。
發病機制
1、神經機制:
各種原因使大腦皮質下神經中樞功能發生變化,各種神經遞質濃度與活性異常,最終使交感神經系統活性亢進,血漿兒茶酚胺濃度升高,阻力小動脈收縮增強而導致血壓增高。
2、腎臟機制:
各種原因引起腎性水鈉潴留,增加心排血量,通過全身血流自身調節使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壓升高,啟動壓力-利尿鈉機制再將潴留的水鈉排泄出去。也可能通過排鈉激素分泌釋放增加,例如內源性類洋地黃物質,在排泄水鈉的同時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而使血壓增高。
3、激素機制: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激活。經典的RAAS包括:腎小球入球動脈的球旁細胞分泌腎素,激活從肝臟產生的血管緊張素原(AGT),生成血管緊張素Ⅰ(ATⅠ),然后經肺循環的轉換酶(ACE)生成血管緊張素Ⅱ(ATⅡ)。ATⅡ是RAAS的主要效應物質,作用于血管緊張素Ⅱ受體1(AT1),使小動脈平滑肌收縮,刺激腎上腺皮質球狀帶分泌醛固酮,通過交感神經末梢突觸前膜的正反饋使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壓升高。
4、血管機制;
大動脈和小動脈結構與功能的變化。覆蓋在血管壁內表面的內皮細胞能生成、激活和釋放各種血管活性物質,可調節心血管功能。各種原因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使氧自由基產生增加,NO滅活增強,血管炎癥、氧化應激反應等影響動脈的彈性功能和結構。由于大動脈彈性減退,脈博波傳導速度增快,反射波抵達中心大動脈的時相從舒張期提前到收縮期,出現收縮期延遲壓力波峰,可以導致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脈壓增大。阻力小動脈結構(血管數目稀少或壁/腔比值增加)和功能(彈性減退和阻力增大)改變,影響外周壓力反射點的位置或反射波強度,也對脈壓增大起重要作用。
5、胰島素抵抗:
近年來認為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和高血壓發生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礎,但胰島素抵抗是如何導致血壓升高,尚未獲得肯定解釋。多數認為是胰島素抵抗造成繼發性高胰島素血癥引起的,繼發性高胰島素血癥使腎臟水鈉重吸收增強,交感神系統活性亢進,動脈彈性減退,從而使血壓升高。

高血壓的癥狀
1、典型癥狀:
患者常出現頭痛、頭暈、心悸、頸項板緊、疲勞等,還可出現氣急、耳鳴、視力模糊、鼻出血等癥狀。
2、并發癥:
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腦血管病、高血壓性心臟病與心力衰竭、慢性腎衰竭、主動脈夾層等。
3、體征:高血壓體征一般較少。心臟聽診可有主動脈瓣區第二心因亢進、收縮期雜音或收縮早期喀喇音。

高血壓的危害
長期高血壓控制不平穩,可損傷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結構和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功能衰竭,如心力衰竭、腎衰竭和腦卒中等。

高血壓的診斷
在非藥物控制的前提下,非同日測量3次血壓值,收縮壓均≥140mmHg和/或舒張壓均≥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

高血壓的類型
1、根據病因分類
(1)原發性高血壓:病因不明,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
(2)繼發性高血壓:是由某種器質性疾病引起,有特定的病因。
2、根據患病群體分類
兒童和青少年高血壓、老年高血壓、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中青年高血壓。
3、根據高血壓嚴重程度分類
(1)1級高血壓:收縮壓140-159mmHg和(或)舒張壓90-99 mmHg。
(2)2級高血壓:收縮壓≥160mmHg和(或)舒張壓≥100mmHg。
(3)3級高血壓:收縮壓≥180mmHg和(或)舒張壓≥110mmHg。

高血壓的治療
1、一般治療:患者應限酒,禁煙,減少鈉鹽、脂肪的攝入,補充鈣和鉀鹽,宜吃新鮮蔬菜、喝牛奶等。控制體重,增加運動。
2、藥物治療:
(1)利尿劑:常用藥物包括噻嗪類、呋塞米和保鉀利尿劑等,如氫氯噻嗪、呋塞米等。
(2)β受體阻滯劑:常用藥物包括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
(3)鈣離子通道阻滯劑(CCB):常用藥物包括硝苯地平、維拉帕米等。
(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常用藥物包括卡托普利、貝那普利等。
(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常用藥物為氯沙坦。
3、手術治療:當繼發性高血壓是由器質性病變而引起時,可行手術治療以改善狀況。

高血壓的保健
1、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膳食,避免過多攝入糖類、脂肪、食鹽等。忌煙忌酒。保持健康體重。適當增加體育鍛煉。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2、積極治療可能引起血壓升高的疾病,如腎小球腎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嗜鉻細胞瘤等。

高血壓的飲食
降低高血壓的食療方法,一般推薦根據辯證施膳原則來進行。對于肝陽上亢的患者,可以推薦用決明子菊花茶來服用,起到平肝清熱的作用,可以降低血壓。還可以推薦用石決明即鮑魚殼,加鮑魚來燉煮比如青橄欖,可以起到平肝息風的功效。對于一些氣血不足的高血壓的患者,可以推薦用龍眼肉、大棗、太子參一起燉煮,來起到補養氣血,降低血壓的作用。對于腎氣不足,出現了腰膝酸軟、全身浮腫的這些人群的血壓升高,可以用一些補腎的,比如杜仲、牛膝、龍骨、牡蠣等食材來燉煮肉類,來起到調整血壓的作用。

 

責編:江湖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