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面積達28公頃的彼切爾洞窟修道院(kiev monastery of the caves)是烏克蘭首府基輔市最著名的古跡之一,由許多教堂和古代珍寶博物館、圖書和圖書印刷博物館、烏克蘭民族裝飾藝術博物館等構成。這其中,建于1051年的洞窟教堂的歷史最為悠久。
自從洞窟教堂建成以來,這里一直都是東歐地區正統基督教的中心,與圣索菲亞大教堂一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洞窟教堂由二條洞穴(高2米、寬1.2米)組成,相距400米,分別向第聶伯河延伸,總長500余米。洞穴兩壁各向里挖出高1米、長2米、深0.5米的淺穴,最早作為修道室,教士死后尸體保存在洞穴內,由于洞穴內特殊的氣候環境,這些尸體自然風干成木乃伊。正是因為這些木乃伊被視為“神的力量”的體現,修道院的名聲遠播世界。目前在洞窟內保存有125具木乃伊。
彼切爾洞窟修道院內有眾多紀念意義的建筑,從鐘塔到教堂再到地下洞穴,另外還有一堵用于防御的石墻。修道院內的主要景點包括有基輔地平線以上顯著的標志修道院鐘塔(great lavra belltower)、毀于二戰時期后近幾年重建的死亡教堂(dormition cathedral)。
修道院內的教堂非常之多,這其中包括有瑞法克特里教堂(refectory church)、全圣徒教堂(church of all saints)、生命之泉教堂(church of the life-giving spring)等。另外還有除教堂外的其他建筑如圣尼古拉斯修道院(st. nicholas monastery)、基輔神學院(kiev theological academy and seminary)以及戴博斯凱特之墻(debosquette wall)。
彼切爾洞窟修道院對外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6:00,周一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