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國寺(pulguksa)位于韓國尚北道東南吐含山山腰處,距離慶州約10公里,是韓國最大的寺院,也是韓國最精美的佛寺,更是韓國著名的古跡之一,于 1995年12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很多前往慶州的游客很大程度上都是慕名前來游覽佛國寺的,而且如果您是攝影愛好者的話,那佛國寺也是首選去處。佛國寺可以稱得上是韓國的“國寶”,是去韓國旅游的逼到之處,也是源于中國的佛教在韓國的集大成者。盡管從規模上無法同中國各處的佛教圣地相媲美,但就其建筑形式的古樸風格和對古建的加意保護還是給前來游覽的游客留下很深的印象。
佛國寺始建于新羅第23代王——法興王(514-540年在位)15年(公元528年),當時稱為華嚴佛國寺或法流寺。以后751年景德五(742-765年在位)時的金大城(700-774年)指揮的翻建工程直至774年惠恭王(765-780年在位)時期才完工。經過了17了的漫長工程之后,才開始稱為佛國寺。經高麗(918-1392)時期至李朝時期(1392-1910),佛國寺經過了多次改造,更揚名于世,但李朝時期的1593年即宣祖(1567-1608年在位)時期由于壬辰倭亂(日本侵朝戰爭,1592-1598年),佛國寺自建造后819年時其木結構全部被燒毀。
李朝時期的1604年(李朝宣祖37年)左右又開始重建佛國寺,至1805年李朝純祖(1790-1834)時期經過了40多次的局部保修。但此后又有許多建筑被破壞、偷盜,可謂是禍事累累。
1969年佛國寺復原委員會成立,在留下遺址的無說殿、觀音殿、毗盧殿、經樓、回廊等于1973年復原,大雄殿、極樂殿、泛影樓、紫霞門等破舊的部分也進行了修復。
佛國寺采用南北向雙軸線并列布置,是山地型寺院(前述幾例均為在平地上建造的寺院)。寺院包含的內容很多,其中很多具有重要考古研究和藝術價值,如朝鮮半島僅存式樣的寺塔、大雄寶殿和極樂殿中的佛像等。雖然寺中絕大多數的建筑經歷了16世紀后的重建,但據史料分析,重建后的建筑基本保持了初建時的形式風格(包括初建時所應用的中國唐代的尺度)。目前佛國寺內有多寶塔(國寶第20號)、釋迦塔(國寶第21號)、蓮花橋/七寶橋(國寶第22號)、青云橋/白云橋(國寶第23號)、金銅毗盧遮那佛坐像(國寶26號)、金銅阿彌陀如來坐像(國寶第27號)、舍利塔(受保護文物61號)等許多文化遺產。
10月份,佛國寺的紅葉非常漂亮,風景也格外秀美:寺在畫中間,人在寺中間,一起構成了一副美麗的山水畫。
交通:首爾至慶州
江南高速巴士客運站(地鐵3號線, 1號出口)→慶州,需要4小時30分鐘,首班車06:00 末班車23:55.
東首爾客運站(地鐵2號線,江邊站)→慶州,需要時間4小時,首班車07:00末班車24:00
在慶州長途汽車總站或慶州高速巴士總站、慶州火車站對面乘坐10、11路市內公交,或101, 102公交大巴,至佛國寺停車場下車。(約需40分鐘)。在慶州長途巴士總站乘坐出租車約需20-25分鐘。
開放時間:11~2月冬季 07:00 ~17:00 / 3~10月夏季 07:00 ~18:00
門票:
19歲以上:個人4000韓元;團體(30人以上)4000韓元/人
13~18歲:個人3000韓元;團體(30人以上)2500韓元/人
7~12歲:2000韓元;團體(30人以上)1500韓元/人
65歲下上&6歲以下免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