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0日至17日期間,沙特阿拉伯王國衛生部向世衛組織報告了3例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病例,包括1例死亡。這三起病例均在利雅得報告,與同一衛生保健機構有關。其中兩例病例是在確定指示病例后通過接觸者追蹤確定的。第二和第三例由于與指示病例有過接觸,被懷疑為繼發性衛生保健相關病例。目前正在進行調查,以核實這一點并了解傳播途徑。
指示病例為一名56歲男教師,一名居住在利雅得的沙特國民。3月29日,病人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涕和全身疼痛。他于4月4日在利雅得一家醫院的急診室就醫,該醫院的第三例病例也在那里接受治療。然后,他于4月4日住進病房,與第二號病例同住一個房間。4月6日,病人被轉入重癥監護病房隔離并插管,經逆轉錄酶聚合酶鏈反應(RT-PCR)檢測,經確認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呈陽性。該病例有基礎性健康問題,包括需要血液透析的高血壓和慢性腎功能衰竭。沒有明確的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典型危險因素暴露史。對密切接觸者,包括20名衛生和護理工作者以及7名家庭成員進行了隨訪,迅速發現了兩例繼發病例。包括確定感染源在內的調查仍在進行中。指示病例于4月7日死亡。
第二位病例為居住在利雅得的一名60歲退休男性沙特國民。他于2024年3月8日住進利雅得同一家醫院的重癥監護室。3月31日,他被轉移到一個病房,隨后于4月4日與指示病例同住一個房間。該病例于4月6日出現發熱,4月8日經RT-PCR檢測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呈陽性。他有潛在的健康狀況,包括心臟病和吸煙者。由于沒有與駱駝接觸史,該病例因與指示病例有過接觸而懷疑為繼發性衛生保健相關病例,調查仍在進行中。對13名衛生和護理工作者以及1名病人的隨訪工作已經完成,迄今未發現新增病例。
第三位病例為一名60歲男性,退役軍人,沙特國民,居住在利雅得。4月4日,他前往利雅得同一家醫院的急診室就診,指示病例也在那里收治。隨后,他于4月5日住進了病房(與指示病例和第二號病例共用的病房不同)。他于4月10日出現呼吸急促,4月15日轉入重癥監護室。同日,經RT-PCR檢測出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呈陽性。他有潛在的健康狀況,包括需要血液透析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惡性腫瘤和肝病。沒有發現與駱駝接觸史,與第二例病例一樣,由于與指示病例有過接觸,他被懷疑為繼發性衛生保健相關病例。目前正在對14名衛生保健工作者進行隨訪,迄今未發現其他病例。
截至2024年4月21日,第二和第三例病例仍在重癥監護室,分別于4月9日和4月18日插管。
此外,自2024年2月16日發布上一次疾病暴發新聞以來,又有一例通過《國際衛生條例》機制通報,與上述三例病例沒有流行病學關聯。該病例為一名來自沙特阿拉伯塔伊夫的32歲男性,患有合并癥,曾與駱駝直接接觸,于1月21日出現癥狀,于2024年2月17日死亡。
自2012年沙特阿拉伯首次報告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病例以來,至2024年4月21日,共報告了2204例人間病例和860例死亡(圖1)。總體而言,世衛組織所有六個區域的27個國家共報告了2613例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病例和941例死亡。其中,84%的病例和91%的死亡病例來自沙特阿拉伯,包括這些新報告的病例和死亡病例。自2019年以來,中東以外國家未報告出現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病例。
2015年5月,大韓民國在中東以外地區爆發了一次大規模疫情。它被定性為與衛生保健有關的感染,在此期間報告了186例實驗室確診病例(大韓民國185例,中國1例)和38例死亡;然而,該疫情中的指示病例有中東旅行史。全球數字反映了迄今為止根據《國際衛生條例(2005)》或衛生部直接向世衛組織報告的實驗室確診病例總數。死亡總數是根據通過對受影響會員國的隨訪向世衛組織報告的數字得出的。
圖 1:2012-2024年4月21日沙特阿拉伯報告的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病例(n=2204)和死亡(n=860)的流行曲線*
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是由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大約36%的中東呼吸綜合征患者已經死亡,但這可能高估了真實死亡率,因為現有的監測系統可能會遺漏輕度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病例,而且病死率(CFR)僅根據實驗室確診病例計算。
人類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單峰駱駝感染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單峰駱駝是該病毒的天然宿主和人畜共患來源。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已證明具有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能力。迄今為止,密切接觸者和衛生保健機構中發生了非持續的人際傳播。迄今為止,在衛生保健機構之外,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有限。
MERS疾病的范圍從無癥狀(無癥狀)或輕度呼吸道癥狀到嚴重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死亡。MERS病的典型表現是發熱、咳嗽和呼吸急促。肺炎是一種常見的發現,但并非總是存在。胃腸道癥狀,包括腹瀉,也有報道。嚴重疾病可導致呼吸衰竭,需要在重癥監護病房進行機械通氣和支持。該病毒似乎在老年人、免疫系統較弱的人以及患有腎臟疾病、癌癥、慢性肺病和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人中引起更嚴重的疾病。
自持續的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向世衛組織報告的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病例數已大幅下降。最初,這可能是優先考慮COVID-19流行病學監測活動的結果。這兩種疾病的相似臨床表現可能導致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病例的檢測和檢出減少。自那時以來,在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SARS-CoV-2(導致COVID-19)的檢測結果為陰性后,沙特阿拉伯衛生部一直在努力提高檢測能力,從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將MERS-CoV納入哨點監測檢測算法,以更好地檢測MERS-CoV。此外,為減少SARS-CoV-2傳播而采取的措施(例如戴口罩、保持手部衛生、保持身體距離、改善室內空間通風、呼吸禮儀、居家令、行動不便)也可能減少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在人與人之間繼續傳播的機會。SARS-CoV-2感染或接種SARS-CoV-2疫苗可能帶來交叉保護,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或疾病嚴重程度降低,反之亦然,但需要進一步研究。
目前尚無疫苗或特定治療方法,但有幾種針對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的疫苗和治療方法正在開發中。治療是支持性的,并基于患者的臨床狀況和癥狀。
這 沙特阿拉伯衛生部已開始對已確定的接觸者進行主動追蹤 隔離后的病例,在整個 14 天內進行每日監測 高風險接觸者的潛伏期和實驗室檢測。分類 呼吸系統疾病已在急診科實施,以使 及早發現有呼吸道癥狀的患者,并由專門的協助 護士 24/7 全天候提供服務,以在分診表中提供準確的文件。
在 此外,還開始了關于案例定義的全面進修培訓。 所有衛生和護理工作者確保及早發現病例。此外 實施感染預防和控制培訓班 與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相關的(IPC)標準和基于傳播的預防措施是 持續進行,同時確保洗手液等IPC用品的可用性 以及個人防護裝備(PPE)。
這些病例的通報不會改變總體風險評估。世衛組織預計,中東和/或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在單峰駱駝中傳播的其他國家將報告更多的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此外,通過接觸單峰駱駝或其產品(例如食用生駱駝奶)或在衛生保健機構中接觸該病毒的個人將繼續將病例輸出到其他國家。世衛組織繼續監測流行病學情況,并根據現有最新信息進行風險評估。
根據目前的情況和現有信息,世衛組織再次強調,所有會員國必須對包括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在內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進行強有力的監測,有必要將檢測算法納入檢測流程,并仔細審查任何異常模式。
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在衛生保健機構中的人際傳播與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體征和癥狀識別延遲、疑似病例隔離延遲以及感染預防控制措施實施延遲有關。感染預防和預防措施對于防止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在衛生保健機構中的人與人之間傳播至關重要。衛生和護理工作者在衛生保健機構的每次互動中都應與所有患者一致地采取標準預防措施。在為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的患者提供護理時,應在標準預防措施中增加飛沫預防措施;在治療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的可能或確診病例時,應采取接觸預防措施和護目鏡;在執行產生氣溶膠的程序或進行產生氣溶膠程序的環境中,應采取空氣傳播預防措施。早期發現、病例管理和病例隔離、接觸者隔離,以及在衛生保健機構采取適當的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包括防止過度擁擠)和提高公共衛生意識,可以防止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似乎在患有糖尿病、腎功能衰竭、慢性肺病和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礎疾病的人中引起更嚴重的疾病。因此,患有這些基礎疾病的人在訪問病毒可能傳播的農場、市場或谷倉區域時,應避免與動物(尤其是單峰駱駝)密切接觸。在接觸動物之前和之后,應遵循一般衛生措施,例如定期用肥皂和水洗手,或用含酒精的洗手液保持手部衛生。應避免與患病動物接觸。
應遵守食品衛生規范。人們應避免飲用生駱駝奶或駱駝尿或食用未煮熟的肉類。
世衛組織不建議在入境口岸對這一事件進行特別篩查,目前也不建議實施任何旅行或貿易限制。
- 中東呼吸綜合征實況報道
- MERS全球風險總結和評估
- 中東呼吸綜合征概述
- 世衛組織流行病預防戰勝勝利 最新簡報88: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一種具有流行和大流行潛力的流行冠狀病毒 - 采用“同一個健康”方法防范、預防和應對大流行
- 世衛組織EPI-WIN網絡研討會: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一種具有流行和大流行潛力的流行冠狀病毒 - 采用“同一個健康”方法進行大流行防范、預防和應對
- 世衛組織-歐洲區域監測系統月報,2024年3月
- 疾病暴發新聞
- 中東呼吸綜合征暴發工具箱
- 2015年大韓民國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
- 韓國疾病預防控制廳,2015年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疫情
- 感染預防和控制:預防和控制感染的標準預防措施:備忘錄
- 基于傳播的預防和控制感染預防措施:備忘錄,2022年
- 世衛組織感染預防和控制 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感染疑似或確診病例衛生保健期間的感染預防和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