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 巴西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面 積】 851.03萬平方公里(來源:巴西地理統計局)。
【人 口】 2.03億,排名拉美第一、世界第七。白種人占53.74%,黑白混血種人占38.45%,黑種人占6.21%,黃種人和印第安人等占1.6%。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約5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31%的居民信奉基督教福音教派。
【首 都】 巴西利亞(Brasília),人口385.8萬(2022年),年平均氣溫21℃。
【國家元首】 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2023年1月1日就職,任期至2026年12月31日。
【重要節日】 9月7日,獨立紀念日,即巴西國慶。
【簡 況】 位于南美洲東部。北鄰法屬圭亞那、蘇里南、圭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國土的80%位于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北部亞馬孫平原屬赤道(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7-29℃。中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旱、雨兩季,年平均氣溫18-28℃。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抵達巴西。16世紀30年代葡派遠征隊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總督。1808年拿破侖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遷往巴西。1821年葡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任攝政王。1822年9月7日,佩德羅王子宣布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1964年3月31日,軍人政變上臺,實行獨裁統治,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1985年1月,反對黨在總統間接選舉中獲勝,結束軍人執政。1989年,首次以全民直接選舉方式舉行大選。2002年10月,以勞工黨為首的左翼政黨聯盟候選人盧拉贏得大選,成為巴歷史上首位直選左翼總統。2006年10月,盧拉贏得連任。2010年10月,迪爾瑪·羅塞芙作為勞工黨候選人贏得大選,成為巴西歷史上首位女總統,2014年10月贏得連任。2016年5月12日,羅塞芙總統因彈劾案暫時離職,副總統特梅爾出任代總統并組建臨時政府。2016年8月31日,羅塞芙總統遭國會彈劾,特梅爾正式接任總統。2018年10月,巴西舉行總統大選,社會自由黨候選人博索納羅當選新任總統,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就職。2022年10月,盧拉作為勞工黨候選人再次贏得大選,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就職。
【憲 法】 第一部帝國憲法制定于1882年。1988年10月5日頒布巴西歷史上第八部憲法,規定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取消總統直接頒布法令的權力。在公民權力方面,憲法保障人身自由,取消新聞審查,規定罷工合法,16歲以上公民有選舉權等。1994年和1997年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總統任期縮短為四年,總統和各州、市長均可連選連任一次。
【議 會】 國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主要職能是:制定聯邦法律;確定和平時期武裝力量編制及兵力;制定全國和地區性的發展計劃;宣布大赦令;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批準總統和副總統出訪;批準或撤消總統簽署的臨時性法令、聯邦干預或戒嚴令;審查總統及政府行政開支;批準總統簽署國際條約;決定臨時遷都等。
國會由參、眾兩院組成。兩院議長、副議長每2年改選一次,同一屆議員任期內不可連選連任。參議長兼任國會主席。參議員81人,每州3人,任期8年,每4年改選1/3或2/3。眾議員513人,任期4年,名額按各州人口比例確定,但最多不超過70名,最少不低于8名。參議長兼任國會主席,現任參議長羅德里戈·帕謝科(Rodrigo Pacheco,民主社會黨),2023年2月當選連任,任期至2025年2月,現任眾議長阿圖爾·里拉(Arthur Lira,進步黨),2023年2月當選連任,任期至2025年2月。
2022年10月2日大選后各主要政黨席位如下:
參議院 |
|
自由黨 |
12 |
巴西聯盟黨 |
9 |
巴西民主運動 |
10 |
民主社會黨 |
16 |
勞工黨 |
8 |
進步黨 |
6 |
我們能黨 |
4 |
社會民主黨 |
3 |
共和黨 |
4 |
民主工黨 |
3 |
社會黨 |
4 |
團結黨 |
0 |
其他政黨 |
2 |
總計 |
81 |
眾議院 |
|||
自由黨 |
99 |
||
巴西希望聯盟 |
勞工黨 |
69 |
81 |
巴西共產黨 |
6 |
||
綠黨 |
6 |
||
巴西聯盟黨 |
59 |
||
進步黨 |
47 |
||
巴西民主運動 |
42 |
||
民主社會黨 |
42 |
||
共和黨 |
40 |
||
社會黨 |
14 |
||
永遠向前聯盟 |
社會民主黨 |
13 |
18 |
公民黨 |
5 |
||
民主工黨 |
17 |
||
社自-網絡聯盟 |
社會主義自由黨 |
12 |
14 |
可持續網絡 |
2 |
||
我們能黨 |
12 |
||
其他政黨 |
28 |
||
總計 |
513 |
【政 府】 本屆聯邦政府于2023年1月1日成立,目前共有37個部級單位。內閣成員如下:
副總統兼發展、工業與貿易部長熱拉爾多·阿爾克明(Geraldo Alckmin)
總統府民事辦公室主任魯伊·科斯塔(Rui Costa)
總統府總秘書處部長馬爾西奧·馬賽多(Márcio Macêdo)
總統府機構關系秘書處部長亞歷山大·帕迪利亞(Alexandre Padilha)
總統府新聞事務秘書處部長保羅·皮門塔(Paulo Pimenta)
總統府機構安全辦公室主任馬科斯·阿馬羅 (Marcos Amaro)
聯邦大律師局局長若熱·梅西亞斯(Jorge Messias)
聯邦監察總署署長維尼修斯·卡瓦略(Vinícius Carvalho)
農牧業部長卡洛斯·法瓦羅(Carlos Fávaro)
城市部長雅德爾·巴爾巴略·菲略(Jader Barbalho Filho)
文化部長瑪格麗特·梅內塞斯(Margareth Menezes)
科技創新部長盧西亞娜·桑托斯(Luciana Santos)
通信部長儒塞利諾·雷森德·菲略(Juscelino Rezende Filho)
國防部長若澤·穆西奧·蒙泰羅(José Múcio Monteiro)
農村發展與家庭農業部長保羅·特謝拉(Paulo Teixeira)
地區一體化發展部長瓦爾德斯·戈埃斯(Waldez Góes)
社會發展和援助、家庭和抗擊饑餓部部長惠靈頓·迪亞斯(Wellington Dias)
人權部長西爾維奧·阿爾梅達(Silvio Almeida)
財政部長費爾南多·阿達(Fernando Haddad)
教育部長卡米洛·桑塔納(Camilo Santana)
體育部長安娜·莫澤(Ana Moser)
管理部長埃絲特·德維克(Esther Dweck)
種族平等部長阿尼埃勒·弗朗哥(Anielle Franco)
司法與公共安全部長弗拉維奧·迪諾(Flávio Dino)
環境和氣候變化部長馬里納·席爾瓦(Marina Silva)
礦產與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西爾韋拉(Alexandre Silveira)
婦女部長西達·貢薩爾維斯(Cida Gonçalves)
漁業與水產養殖部長安德烈·德保拉(André de Paula)
計劃與預算部長西蒙妮·特貝特(Simone Tebet)
港口與機場部長馬爾西奧·弗蘭薩(Márcio França)
原住民部長索尼婭·瓜雅雅拉(Sonia Guajajara)
社會保障部長卡洛斯·盧皮(Carlos Lupi)
外交部長毛羅·維埃拉(Mauro Vieira)
衛生部長尼西亞·特林達德(Nísia Trindade)
勞工部長路易斯·馬里尼奧(Luiz Marinho)
交通部長雷南·卡列羅斯·菲略(Renan Calheiros Filho)
旅游部長塞爾索·薩比諾(Celso Sabino)
【行政區劃】 全國共分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各州名稱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亞馬孫,阿馬帕,巴伊亞,塞阿拉,圣埃斯皮里圖,戈亞斯,馬拉尼昂,馬托格羅索,南馬托格羅索,米納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奧伊,北里奧格朗德,南里奧格朗德,里約熱內盧,朗多尼亞,羅賴馬,圣卡塔琳娜,圣保羅,塞爾希培,托坎廷斯,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全國共有5570個市。
【司法機構】 根據1988年10月5日頒布的憲法,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法院、高等司法法院、高等勞工法院、高等選舉法院、高等軍事法院和各州法院行使司法權。聯邦最高法院由11名大法官組成,大法官必須是年齡在35歲以上、65歲以下的巴西公民,由總統提名,經參議院批準后任命。聯邦最高法院院長羅莎·韋伯(Rosa Weber,女,2022年9月就任,任期兩年)。聯邦總檢察長奧古斯托·阿拉斯(Augusto Aras)2019年9月26日就任,2021年8月24日當選連任,任期2年。
【政 黨】 現登記有30個政黨,主要有:
(1)巴西民主運動(Movimento Democrático Brasileiro—MDB):1980年1月成立,黨員約204萬,在軍政府時期長期為唯一合法的反對黨。對內,主張維護民主制度,實行土地改革和保護民族工業。主張社會公正,縮小貧富差距。對外主張執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尊重各國自決權。主席巴萊亞·羅西(Baleia Rossi)。
(2)勞工黨(Partido dos Trabalhadores—PT):1980年2月成立,主要由城鄉勞動者、工會領導人和知識分子組成,現有黨員約160萬人。該黨政治上主張建設真正代表社會群體利益的政黨,實行改革,保障勞動者的權益;經濟上主張公平分配財富;對外主張各國相互尊重、加強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主席格萊西·霍夫曼(Gleisi Hoffmann)。
(3)進步黨(Partido Progressista—PP):1995年8月由改革進步黨和進步黨合并而成,黨員約127萬。信奉基督教義,推崇自由、進步與社會正義。主張在不損害國家主權和尊嚴的基礎上,逐步推行改革開放。在保障全國各地區、各階層均衡發展的前提下,實現社會正義和國家現代化。主席西羅·諾蓋拉(Ciro Nogueira)。
(4)社會民主黨(Partido da Social Democracia Brasileira—PSDB):1988年6月25日成立,由一批退出民主運動黨的人組成,黨員約131萬。主張完善民主制度,實行經濟開放,鼓勵外國投資,改革分配制度,消除貧富差別。主席愛德華多·萊特(Eduardo Leite)。
(5)民主工黨(Partido Democrático Trabalhista—PDT):1979年成立,黨員約111萬。前身為巴西工黨的一部分,系社會黨國際成員。主張實行多黨制,工會獨立,實行土地改革,消除貧富不均和扶助中小企業。對外主張民族獨立,人民自決,各民族和平相處和不結盟。主席卡洛斯·盧皮(Carlos Lupi)。
(6)巴西聯盟黨(União Brasil,UNIÃO):2021年10月由社會自由黨和民主黨合并而成,黨員約105萬人。主張實行緊縮性財政政策,推進私有化,降低稅率。主席盧西亞諾·卡爾達斯·比瓦爾(Luciano Caldas Bivar)。
(7)自由黨(Paritido Liberal—PL):2006年10月成立,黨員約76萬。主張貿易保護主義和對市場進行適當干預。主席瓦爾德馬爾·科斯塔·內圖(Valdemar Costa Neto)。
(8)社會黨(Partido Socialista Brasileiro—PSB):1947年4月成立,其前身為1946年成立的民主左派黨,1947年更為現名。黨員約62萬,政治上主張國家管理民主化,保障黨派活動享有充分自由;經濟上主張注重發展工業生產;社會領域主張充分維護工人權利;對外主張遵循國家權利和義務平等的原則,實現國家關系的和諧發展。主席卡洛斯·西凱拉(Carlos Siqueira)。
(9)共和黨(Republicanos):2003年12月成立,由時任副總統若澤·阿倫卡爾組建,原名城市革新黨,同年10月更為現名,黨員約49.4萬。信奉基督教義,經濟上主張新自由主義。主席馬爾克斯·安東尼奧·佩雷拉(Marcos Antonio Pereira)。
(10)民主社會黨(Partido Social Democrático ——PSD):2011年3月成立,由前圣保羅市市長吉爾貝托·卡薩布聯合民主黨、進步黨和社會民主黨部分人士共同組建,黨員約40.3萬。政治上主張在現有憲法框架下通過民主選舉獲取政權,反對獨裁,維護社會公正;經濟上奉行經濟自由主義,主張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并重;社會領域主張機會均等,促進就業和社會包容。對外主張世界多極化,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主席吉爾貝托·卡薩布(Gilberto Kassab)。
(11)共產黨(Partido Comunista do Brasil—PC do B):1962年從原“巴西的共產黨”中分裂出來,將1922年3月25日作為建黨日,黨員約41萬人。主要成員是城鄉勞動者、青年學生和自由職業者。1985年7月獲合法地位。主席盧西亞娜·桑托斯(Luciana Santos)。
(12)工人革新黨(Partido Renovador Trabalhista Brasileiro—PRTB):1994年成立,黨員約14.4萬。奉行民族主義和保守主義。主席儒里奧·菲德利什(Júlio Fidelix)。
其他政黨還有:“我們能”黨(Podemos)、巴西工黨(Partido Trabalhista Brasileiro)、社會主義自由黨(Partido Socialismo e Liberdade)、新黨(Partido Novo)、綠黨(Partido Verde)、公民黨(Cidadania)、民族動員黨(Partido da Mobilização Nacional)等。
【重要人物】 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1945年10月出生,勞工黨人。工人運動出身,1972年當選巴西圣保羅冶金工人工會第一書記,1979年參與組建勞工黨,1986年當選眾議員,曾三次參選總統失敗。2003年至2010年連續擔任兩屆總統。2022年10月,巴西舉行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盧拉以50.9%得票率戰勝博索納羅,再次當選巴西總統,于2023年1月1日就職,任期四年。
【經 濟】 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世界第十二位(2022年)。農牧業發達,是多種農產品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石化、礦業、鋼鐵、汽車工業等較發達,民用支線飛機制造業和生物燃料產業在世界上居于領先水平。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近六成,金融業較發達。
上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經濟年均增長率高達10%,被譽為“巴西奇跡”。80年代,受高通脹和債務困擾,經濟陷入長期滯脹。90年代,巴西政府推行外向型經濟模式,經濟重拾增勢。受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波及,1999年發生嚴重金融動蕩,經濟增速再次放緩。2003年勞工黨人盧拉執政以后,采取穩健務實經濟政策,巴西經濟逐步走上穩定發展道路,2010年曾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近年來,受國際經濟復蘇乏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本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等影響,巴西經濟發展面臨一定挑戰。盧拉上任后,承諾采取措施改善貧困問題,緩解通脹壓力,加強科技創新,推動“再工業化”和經濟數字化綠色化轉型。
2022年巴西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9.9萬億雷亞爾(2022年)。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6154.6雷亞爾(2022年)。
經濟增長率:2.8%(2022年)。
貨幣名稱:雷亞爾(Real)。
匯率:1美元≈4.81雷亞爾(2023年7月)。
基準利率:13.75%(2023年7月)。
通貨膨脹率:5.79%。(2022年)
失業率:8.8%(2023年第一季度)。
外匯儲備:3436億美元(2023年6月)。
(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巴西地理統計局,巴西央行,巴西經濟部)
【資 源】 礦產、土地、森林和水力資源十分豐富。鈮、錳、鈦、鋁礬土、鉛、錫、鐵、鈾等29種礦物儲量位居世界前列。鈮礦儲量已探明520萬噸,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已經探明鐵礦儲量333億噸,占世界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探明儲量149億桶,居世界第15位,南美地區第二位(僅次于委內瑞拉)。2007年底以來,在沿海陸續發現多個特大鹽下油氣田,預期儲量500億至1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儲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62%,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占世界1/5。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萬立方米,水力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工 業】 工業體系較完備,實力居拉美首位。2019年工業產值1.30萬億雷亞爾,占國內生產總值17.8%。2022年工業產值同比下降0.7%,是在2021年同比增長3.9%之后的首次萎縮。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建筑、紡織、制鞋、造紙、食品等。民用支線飛機制造業和生物燃料產業在世界居于領先水平。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藥品、食品、塑料、電器、通訊設備及交通器材等行業發展較快,制鞋、服裝、皮革、紡織和機械工業等萎縮。
【農牧業】 農牧業發達,大豆、咖啡、蔗糖、柑橘產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第一大大豆生產國、第二大轉基因作物種植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雞肉出口國、第四大豬肉出口國。全國可耕地27億多畝,尚有15億畝未開發利用,被譽為21世紀的世界糧倉。2022年糧食總產量3.122億噸,其中大豆、玉米、大米三大農作物產量分別達1.548億噸、1.2585億噸和994萬噸。(資料來源:巴西農業供給公司、巴西農牧業協會、巴西國家地理統計局)
【能源結構】 使用可再生能源較多的國家,2017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生產總量中所占比例達40.8%,其中甘蔗制乙醇和水力發電分別占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的16.4%和10.5%。2022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性能源生產結構中所占比例達47.7%。有相對完善的核燃料循環工業。有鈾礦采冶、純化、鈾轉化、濃縮和核燃料元件生產能力。現有運行核電機組2臺,在建機組1臺。
【服務業】 服務業對巴西經濟發展舉足輕重,它不僅是產值最高的產業,也是創造就業機會最多的行業。主要部門包括不動產、租賃、旅游業、金融、保險、信息、廣告、咨詢和技術服務等。2019年,巴西服務業產值4.59萬億雷亞爾,占國內生產總值62.9%。2021年巴西服務業產值較2020年增長10.9%。
【旅游業】 2022年,巴西接待外國游客超過363萬人,與2021年相比增加了近五倍。全國主要旅游城市和景點:里約熱內盧、圣保羅、薩爾瓦多、巴西利亞、馬瑙斯、黑金城、伊瓜蘇大瀑布、巴拉那石林和大沼澤地等。
【交通運輸】
鐵路:鐵路運力居拉美首位,目前鐵路網總長度約為30374公里,主要分布在巴西南部、東南部和東北部。除零星旅游線路外,大多為運輸鐵礦石、農產品等的貨運線路。
公路:總長175萬公里,承擔全國逾三分之二的貨物運輸量,其中有21.9萬公里柏油路,1萬公里高速公路。
水運:全國共有港口235座,其中國有港口36座,2021年吞吐量達12.14億噸,2022年吞吐量達12.09億噸,居2010年來吞吐量前兩位。桑托斯港為巴西最大港口,吞吐量占全國三分之一。位于亞馬孫河中游的馬瑙斯港為最大內河港口,可停泊萬噸級貨輪。
空運:全國共有2498個飛機起降點,居世界第二,其中國際機場34個,與世界主要地區有定期航班。2022年航空旅客運量國內航線8220萬人次,國際航線1560萬人次。圣保羅國際機場是全國航空樞紐,年運送乘客3500萬人次。
【財政金融】 2022年,巴西公共初級財政盈余540.856億雷亞爾。聯邦政府財政稅收2.21萬億雷亞爾,同比增長8.18%。公共債務為5.95萬億雷亞爾,同比增長6.02%。
巴西銀行:成立于1808年,是巴西最大的國家銀行,在21個國家設有代表處。2004年10月在上海開設代事處,2014年升格為分行。
巴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銀行:成立于1952年,主要職責是為巴西大型基礎設施和工程提供資金幫助。
【對外貿易】 近年來,巴西政府積極采取措施鼓勵出口,實現貿易多樣化。
近幾年巴西外貿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進口 | 2290 | 1714.53 | 1375.52 | 1507 | 1812 | 1773 | 1567 | 2194 | 2727 |
出口 | 2251 | 1911.34 | 1852.35 | 2177 | 2395 | 2254 | 2069 | 2804 | 3345 |
順差 | -39 | 196.81 | 476.83 | 670 | 583 | 481 | 502 | 610 | 618 |
(資料來源:巴西經濟部、巴西外貿統計系統)
主要進口機械設備、電子設備、藥品、石油、汽車及零配件、小麥等。出口汽車及零部件、飛機、鋼材、大豆、藥品、礦產品(主要是鐵礦砂)等。2022年與各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情況(單位:億美元):
|
中國 |
美國 |
阿根廷 |
進口 |
620 |
513 |
131 |
出口 |
1095 |
374 |
153 |
總額 |
1715 |
887 |
284 |
(資料來源:巴西經濟部、中國海關總署)
【外國資本】 目前在巴共有1.14萬家外資企業,雇員170萬人。外國在巴主要投資部門為汽車、能源、通信、金融、冶金、化工、交通運輸和機械等。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數據顯示,2022年,巴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約905億美元,創十年來新高。主要投資國是美國、中國、盧森堡、荷蘭、日本、西班牙、法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外資主要投向銀行、能源、冶金、機械制造等領域。
【著名企業】 (1)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 1953年10月成立,負責國家在石油領域的壟斷經營。1997年8月,政府頒布法令,允許私人和外資參與該公司經營,打破國家對石油領域壟斷,但巴西石油公司仍為巴境內最大的石油企業。2022年,公司擁有生產平臺57個,油(氣)井5042個,煉油廠12個,輸油(氣)管道1.69萬公里,各類油輪123艘,定點加油站7665個,火力發電站15座,風力發電站4座,光伏電站1座,化肥廠3個。公司在世界19個國家經營業務,總部設在里約熱內盧。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839.66億美元,同比下降9.51%,盈利199.86億美元,同比增長39.8%。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1244.74億美元,同比增長48.2%,盈利367.55億美元,同比增長83.9%。現任總裁讓·保羅·普拉特斯(Jean Paul Prates)。
(2)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 世界第3大民用飛機制造企業和巴西主要出口創匯企業之一,在生產120座以下支線飛機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成立于1969年,1994年實行私有化。目前國家持股0.8%,但擁有否決權。2018年,同美國波音公司達成并購協議。2020年4月,波音以巴航未滿足并購必要條件為由,宣布終止履行并購合同。主要產品為ERJ-145系列和E170/190系列支線噴氣客機、“超級大嘴鳥”螺旋槳戰斗機等。總部在圣保羅州的圣若澤多斯坎普斯市,同時在美國、法國、葡萄牙、中國和新加坡設有辦公機構和客戶服務中心。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45億美元。現任首席執行官弗朗西斯科·戈麥斯·內托(Francisco Gomes Neto)。
(3)淡水河谷公司(VALE) 1942年成立,世界第2大礦業集團,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1997年巴政府將公司私有化后,公司盈利不斷上升,經營規模逐步擴大。除傳統的鐵、鋁、鎳、錳、銅、黃金等礦產品外,還將業務拓展到鐵路、水路運輸、熱力發電和金融證券等領域。公司在上海、北京、青島設有辦事處,同上海寶鋼在巴西合資開發鐵礦砂。2021年,公司凈利潤224億美元。2022年,公司凈利潤167.3億美元。現任總裁愛德華多·巴托洛梅奧(Eduardo Bartolomeo)。
(4)書贊桉諾(Suzano)紙漿和紙張公司 巴西歷史最悠久的企業之一,經營紙漿和紙張業務已達99年,是全球第二大桉樹紙漿生產商和拉美市場最大紙張銷售商。目前,公司生產的桉樹紙漿、紙張銷往全球100余國。公司行政總部位于圣保羅,生產工廠分布在圣保羅州、巴伊亞州等內陸城市,在巴西擁有77.1萬公頃森林。公司在全球有約3.9萬名員工,在奧地利、中國、美國、阿根廷設立辦公室,在加拿大、以色列、中國設立技術中心。現任總裁瓦爾特·沙爾卡(Walter Schalka)。
【人民生活】 實行社會養老保險的福利政策。2023年5月1日起,最低工資標準自1302雷亞爾(約合272美元)正式上調至1320雷亞爾(約合275美元),上調幅度約為1.38%。2021年,中產階層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從2020年的51%下降到47%。近年來,貧困人口減少3600萬。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76.8歲,2021年提高至77歲。2020年新生兒死亡率12.4‰。據統計,全國共有醫院7580所,平均每千人擁有病床2.1張。還有4.17萬個衛生站等衛生服務機構,平均每千人擁有2.1名醫生。
【軍 事】 軍隊分為海、陸、空三個軍種,分別建立于1823年12月11日、1648年8月25日和1940年10月23日。總統為三軍最高統帥,武裝部隊各軍種司令、參謀長和總統府機構安全部長協助總統制定有關軍事政策和處理軍務。1999年8月,政府將原海、陸、空三部合并,成立國防部。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一年或一年半。
2022年全軍總兵力約37.6萬人,其中陸軍21.4萬人、海軍8.1萬人、空軍8.1萬人。自1947年起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是十大維和人員派遣國之一。
【教 育】 教育體系分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兩級,基礎教育又分初級教育和中等教育。初級教育相當于我國的小學和初中,中等教育相當于我國的高中。高等教育指各類大學,學制一般為四年。目前有高等教育機構2199所,其中公立大學252所,私立大學1947所,在校生共計640.8萬。著名高等學府有圣保羅大學、坎皮納斯大學、巴西利亞大學、里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等。巴西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6-14歲),對貧困生入學實行國家助學金制度。
【新聞出版】 全國日報有500多種,發行量在15萬份以上的主要報紙有:《圣保羅頁報》、《圣保羅州報》、《環球報》等。全國雜志3000多種,主要雜志有:《請看》、《時代》、《這就是》等,均為周刊。
全國有廣播電臺4000余家,大多為私人所有。巴西廣播公司為官方電臺。大型電視臺有7家,全國覆蓋面達99.77%,并通過衛星向美洲、歐洲主要國家和日本傳送節目。“環球臺”為全國最大私營電視臺,其他較大的私營電視臺有“旗手”和“紀錄”等。政府管理的有兩家,即國家電視臺和教育電視臺。上述電臺和電視臺均使用葡萄牙語。
【對外關系】 奉行國家獨立、民族自決、主權平等、不干涉內政、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和平解決爭端的外交政策。主張加強聯合國作用,積極推動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全力爭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同197個國家建有外交關系。是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美洲國家組織、南方共同市場等國際和地區組織以及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七十七國集團等多邊機制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
【同拉美國家的關系】將發展同南美國家關系置于外交政策優先位置。推動南方共同市場提高自貿水平,密切同拉美“太平洋聯盟”的經貿合作。主張拉美國家自主解決地區事務。2023年1月,盧拉政府宣布巴西重返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拉共體),盧拉總統于同月赴阿根廷參加拉共體第7屆峰會。4月,盧拉政府宣布巴西重返南美國家聯盟。5月,南美國家領導人會議在巴西召開。
【同美國的關系】巴西獨立后,美國是第一個承認巴西的國家。巴同美保持著傳統、密切的政治和經貿關系。美是巴第二大貿易伙伴和最大投資來源國。2021年巴美貿易總額為705億美元。2019年3月,博索納羅總統訪問美國,雙方宣布建立“新型巴美伙伴關系”。2019年7月,美國正式宣布巴西為“非北約主要盟友”。2020年3月,博索納羅總統訪問美國,并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見。2022年6月,博索納羅總統赴美參加美洲峰會期間,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見。2023年2月,盧拉總統訪問美國,并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見。
【同歐盟國家的關系】同歐盟政治、經濟、文化關系密切,重視發展同歐盟關系,雙方建有峰會、政治磋商機制和戰略伙伴關系。積極推動南方共同市場同歐盟達成自貿談判。2023年4月,盧拉總統訪問西班牙、葡萄牙。6月,盧拉總統訪問法國、意大利并在法出席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7月,盧拉總統在比利時出席歐盟-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峰會。
【同亞洲國家的關系】認為東亞和東南亞是當今世界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重視發展同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日本、印度、韓國和東盟國家的政治和經貿關系。2011年,與東盟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成為拉美第一個東盟對話伙伴國。是拉美唯一一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創始成員國。2019年10月,博索納羅總統訪問日本。
【同非洲國家的關系】同非洲有種族、文化和歷史淵源,高度重視發展同非洲國家,特別是非洲葡語國家的關系。積極參加聯合國在非洲的維和行動,并免除部分非洲國家債務。推動提高對非合作水平。
【同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的關系】重視俄羅斯大國地位和對國際事務的影響。2000年,巴西和俄羅斯正式啟動兩國副總統—總理級高級合作委員會,確立了面向21世紀的兩國關系框架。同獨聯體各國都建立了外交關系,主動發展雙邊經貿和科技合作,其中較為突出的是同烏克蘭的空間技術合作。2022年2月,博索納羅總統訪問俄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