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速覽
2023年8月15日,乍得公共衛生與疾病預防部宣布暴發登革熱疫情。截至10月1日,已有1342例疑似病例,包括4個省8個衛生區報告的41例確診病例。在確診病例中,報告了1例死亡病例。瓦達伊省的阿貝歇衛生區是此次疫情的中心。公共衛生與疾病預防部同世衛組織和合作伙伴合作,實施了登革熱防范和應對國家應急計劃,從而啟動了一系列關鍵的應對活動。登革熱是一種通過被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播給人類的病毒感染。許多登革熱病毒感染只會引起輕微流感樣疾病,80%以上的病例沒有癥狀。目前沒有針對登革熱的特異性治療方法;但是,及時發現病例以及適當的病例管理是預防登革熱重癥和死亡的關鍵護理要素。這是乍得報告的首次登革熱疫情,該國的監測、臨床和實驗室能力有限。由于環境條件有利于蚊子進行傳播、來自蘇丹的難民和回返者大量涌入而造成的持續人道主義危機以及有限的應對能力,世衛組織評估此次疫情構成的風險在國家一級為高。
疫情描述
2023年8月15日,乍得共和國公共衛生與疾病預防部正式宣布該國東部瓦達伊省阿貝歇衛生區暴發登革熱疫情,這是乍得有史以來報告的首次登革熱疫情。
在位于恩賈梅納的國家生物安全和流行病實驗室使用實時聚合酶鏈反應對12份血液樣本進行了檢測,其中有8份確認感染了登革熱,之后宣布出現疫情。隨后,這些樣本被送往喀麥隆巴斯德研究所進行確認,8月22日經聚合酶鏈反應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完成確認,證實出現登革熱。
截至10月1日,已有1342例疑似病例,包括4個省8個衛生區報告的41例確診病例。在確診病例中,報告了1例死亡病例(確診病例的病死率為2.4%)。
造成此次疫情的登革熱血清型仍不明確。
四個省(恩賈梅納、瓦達伊、西拉和瓦迪菲拉)的八個區報告了確診登革熱病例。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中心瓦達伊報告的確診病例數最多,在總共41例確診病例中有31例(占確診病例數的76%)。受這次疫情影響最大的年齡組是15至34歲的人,占報告的確診病例數的27%。
流行病學
登革熱是一種通過被感染的蚊子叮咬傳播給人類的病毒感染,常見于全球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地區,主要發生在城市和半城市地區。傳播這種疾病的主要媒介是埃及伊蚊,其次是白紋伊蚊。
登革熱病毒(DENV)有四種血清型(DENV-1、DENV-2、DENV-3、DENV-4)。感染一種血清型可對同源血清型產生長期免疫力,但對其他血清型不具免疫力。連續感染不同血清型會使患者面臨重癥登革熱的風險增加。許多登革熱病毒感染只會引起輕微流感樣疾病,80%以上的病例沒有癥狀。
目前沒有針對登革熱的特異性治療方法;但是,及時發現病例、識別重癥登革熱感染的所有警告信號以及適當的病例管理是將疫情期間病死率降至1%以下的關鍵護理要素。
雖然乍得先前曾經歷過基孔肯雅熱和黃熱病等蟲媒病毒疫情,但這是該國有史以來報告的首次登革熱疫情。乍得(包括瓦達伊省)于2020年暴發基孔肯雅熱疫情,總共記錄了34052例病例和1例相關死亡病例。
公共衛生與疾病預防部在世衛組織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啟動了一系列關鍵的應對活動,包括:
- 為實施在世衛組織的協助下制定的登革熱防范和應對國家應急計劃調動資源。
- 加強監測和協調應對措施,包括在醫療衛生機構和社區積極查找病例,并進行深入的流行病學調查,包括定期更新病例列表。
- 提高及早發現病例的能力,包括傳播對病例的社區警報定義以及為衛生機構采購快速診斷檢測試劑(Bioline登革熱快速檢測試劑(登革病毒NS1抗原 + IgG/IgM))。
- 確保有效的物流和業務支持,包括運送樣本進行確認。
- 為疑似和確診登革熱病例(包括重癥登革熱病例)的臨床管理制定標準操作程序,確保現有病例管理工具包的庫存,并解決差距。
- 加強跨境合作,在邊境地區實施預防和媒介控制措施。
- 加強蟲情監測,包括媒介的水生階段和成蟲階段,并確定媒介生物學特性。
- 作為媒介綜合管理的一部分,實施有效的媒介控制措施。
- 加強社區動員和承諾,向民眾傳播關于傳播和控制的關鍵信息。
這是乍得報告的首次登革熱疫情,該國缺乏必要的公共衛生防范和應對能力。
可能存在社區病例漏報,因為公眾不了解登革熱,臨床醫生對其表現不熟悉,有時將其與其他常見的發熱性感染混淆,這使早期診斷具有挑戰性,特別是在缺乏用于檢測的實驗室設施的情況下。
由于乍得東部靠近蘇丹邊境的人口稠密的大城市存在蚊子,并且這些城市處于熱帶氣候區,環境衛生條件差,適合蚊子生長繁殖,所以傳播的風險很高。
與蘇丹接壤的瓦達伊省是疫情的中心,也是受來自蘇丹的難民和回返者大量涌入造成的持續人道主義危機影響最嚴重的省份。據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難民署)稱,目前瓦達伊省的難民人數超過40萬。
回返的蘇丹難民和乍得國民的流動有可能將疫情傳播到新的省份和跨越邊境。
根據有關這一事件的現有信息,世衛組織評估此次疫情構成的風險在國家一級為高,在區域一級為中等,在全球一級為低。
蚊子滋生地靠近人類居住地是登革熱病毒感染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登革熱的預防和控制取決于有效的媒介控制。媒介控制活動應集中在所有存在人與媒介接觸風險的地方(居住地、工作場所、學校和醫院)。世衛組織提倡采取媒介綜合管理的戰略方法來控制作為登革熱媒介的伊蚊。應加強媒介綜合管理,以消除潛在的蚊子滋生地,減少媒介種群,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個人暴露。這應包括針對幼蟲和成蟲的媒介控制戰略(即環境管理和減少源頭,特別是儲水做法,包括覆蓋、排水和每周清潔家用儲水容器;使用獲得世衛組織資格預認證的殺幼蟲劑,以正確的劑量在非飲用水中使用殺幼蟲劑,為發熱/登革熱住院患者分發藥浸蚊帳,以控制病毒從衛生機構向外傳播,以及采取保護民眾和家庭的策略。室內空間噴灑(噴殺)也是快速控制攜帶登革熱病毒的蚊子的一種方法,但在營地中人口稠密的地方進行噴殺可能具有挑戰性。
戶外活動期間應采取的個人防護措施包括在暴露的皮膚局部涂抹驅蟲劑或對衣物進行處理,以及穿長袖上衣和長褲。室內防護措施可包括使用家用殺蟲氣霧劑產品或蚊香。紗窗和紗門可以減少蚊子進入房間的概率。藥浸蚊帳可很好地保護人們在白天睡覺時免受蚊子叮咬。由于伊蚊(主要傳播媒介)在黎明和黃昏時較為活躍,因此,特別建議在一天中的這些時間采取個人防護措施,無論是在住宅區還是在工作場所和兒童所在的學校。
應開展蟲情監測活動,以評估容器內滋生伊蚊的潛力,并監測殺蟲劑抗藥性,以幫助選擇最有效的殺蟲劑干預措施。沒有針對登革熱感染的特異性治療方法,但及早發現和獲得適當的衛生保健和病例管理可以減少死亡。應繼續在所有受染地區和全國各地加強病例監測。在可行的情況下,應為加強登革熱病毒確認和分型的樣本轉介機制分配資源。
社區在媒介控制活動的成功和可持續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雖然需要在眾多利益攸關方之間進行協調,但媒介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確保社區認識到感染的風險,并知道采取哪些措施來保護自己。社區參與和動員涉及與當地居民合作,以改善媒介控制和建立抵御未來疾病暴發的能力。在采取以社區為基礎適當參與的做法的情況下,支持社區負責和實施媒介控制。以社區為基礎的參與做法旨在確保健康行為成為社會結構的一個環節,并確保社區對家庭內外的媒介控制擁有自主權。
根據有關這一事件的現有信息,世衛組織不建議對乍得實行旅行或貿易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