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速覽
2022年9月13日至2023年8月12日,沙特阿拉伯王國衛生部向世衛組織報告了三例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感染實驗室確診病例,含兩例死亡。衛生部對這三例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了隨訪,沒有發現繼發病例。通報的這些病例再次表明全球需要關注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理由是這種疾病繼續在單峰駱駝存在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傳播的國家構成威脅,包括中東國家。
疫情描述
2022年9月13日至2023年8月12日期間,沙特阿拉伯王國衛生部又報告了三例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其中有兩例相關死亡。報告病例來自利雅得、阿塞爾和圣城麥加地區(圖1)。通過實時聚合酶鏈反應(RT-PCR)對這些病例進行了實驗室確認。
所有三例病例都不是衛生保健工作者,他們表現為發熱、咳嗽和呼吸急促,并伴有合并癥。在出現癥狀前14日內,三例病例中有兩例曾與單峰駱駝接觸,且所有三例病例具有飲用未經處理的駝奶史。三例病例均為男性,年齡分別為42歲、83歲和85歲(表1)。
自2012年沙特阿拉伯王國首次報告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以來,世衛組織所有六個區域有27個國家報告出現人間感染病例。大多數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病例(n=2196;84%)由沙特阿拉伯王國報告,包括這些新報告的病例。在27個國家報告的937例死亡中,沙特阿拉伯王國共報告856例(91%)死亡,包括最新報告的死亡(圖2)。
圖1.沙特阿拉伯王國2022年9月13日至2023年8月12日期間按城市和地區分列的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的地理分布(n=3)。
表1.2022年9月13日至2023年8月12日期間沙特阿拉伯王國報告的MERS-CoV感染病例
圖2:2012年至2023年8月12日沙特阿拉伯王國報告的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和死亡流行曲線
Figure 2:Epidemic curve of MERS-CoV cases and deaths reported in KSA between 2012 and 12 August 2023
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流行病學
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是一種由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大約36%的中東呼吸綜合征患者已死亡,盡管這可能高估了真實死亡率,因為現有監測系統可能漏掉了輕癥病例,且病死率僅根據實驗室確診病例計算。
人類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單峰駱駝感染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單峰駱駝是該病毒的自然宿主和動物傳染源。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已表現出人際傳播能力。到目前為止,非持續性人際傳播發生在密切接觸者和醫療環境中,且在醫療環境之外,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有限。
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的表現從沒有癥狀(無癥狀)或輕微呼吸道癥狀到嚴重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死亡不等。中東呼吸綜合征疾病的典型表現是發熱、咳嗽和呼吸急促。肺炎是常見的現象,但并不總是存在。還報告有包括腹瀉在內的胃腸道癥狀。重癥會導致呼吸衰竭,需要在重癥監護室進行機械通氣和支持治療。老年人、免疫系統脆弱的人以及合并癥或慢性病(如腎病、癌癥、慢性肺病和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重癥。
盡管若干針對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的疫苗和療法正在開發中,但目前還沒有疫苗或專門的治療方法。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狀況和癥狀進行支持治療。
對全部三例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了隨訪,未發現繼發病例。
對于報告與駱駝接觸的兩例病例,已通知農業部,并對駱駝進行了調查。目前尚無針對動物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的治療方法。對發現的檢測陽性的駱駝進行隔離,直至實時聚合酶鏈反應檢測結果呈陰性。
2012年9月13日至2023年8月12日期間,全球向世衛組織報告的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實驗室確診病例總數為2605例,有937例(病死率36%)相關死亡。大多數病例發生在阿拉伯半島國家,包括沙特阿拉伯王國的2196例病例和856例相關死亡(病死率39%)。2015年5月在中東以外的大韓民國發生了一起大規模疫情,期間報告了186例實驗室確診病例(大韓民國185例,中國1例)和38例死亡。該疫情中的指示病例有中東旅行史。該全球數字體現了衛生部根據《國際衛生條例(2005)》或直接向世衛組織報告的實驗室確診病例總數。死亡總數包括世衛組織通過對受影響會員國的追蹤迄今了解到的死亡人數。
世衛組織預計,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在單峰駱駝中傳播的中東和/或其它國家將報告更多感染病例,并將繼續通過接觸單峰駱駝或其產品(例如,飲用未經處理的駝奶)或在醫療機構接觸過病毒的個人將病例輸出到其它國家。世衛組織將繼續監測流行病學狀況,并根據現有最新信息進行風險評估。
自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向世衛組織報告的中東呼吸綜合征病例數量大幅下降。這可能是優先進行COVID-19流行病學監測活動以及兩種疾病的臨床表現相似的結果,導致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的檢測和發現減少。沙特阿拉伯王國衛生部正在努力提高檢測能力,以便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更好地發現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此外,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為減少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SARS-CoV-2)傳播而采取的措施(例如戴口罩、手部衛生、保持身體距離、改善室內空間通風、呼吸禮儀、居家令、減少出行)也可能減少了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人際傳播的機會。
根據目前情況和現有資料,世衛組織再次強調,所有會員國必須對包括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在內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進行有力監測,并認真審查和調查任何不尋常的模式。
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在醫療機構中的人際傳播與不能及時識別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的早期癥狀、疑似病例分診緩慢以及實施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不及時有關。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對于防止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在醫療機構人員之間的可能傳播至關重要。在衛生保健環境中的每一次互動中,衛生保健工作者應始終與所有患者一致地應用標準預防措施。在向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癥狀的病人提供醫護時,除標準防護措施外還應當增加飛沫防護措施;在向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可能或者確診病例提供醫護時,應當另外采取接觸防護措施和眼睛保護措施;在進行可產生氣溶膠的操作程序或處在可產生氣溶膠的操作環境中時,應當采用空氣防護措施。及早發現、管理病例和隔離病例、對接觸者進行隔離、在醫療機構采取適當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以及提高公眾衛生意識,可以預防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的人際傳播。
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似乎對存在慢性基礎病的患者(如糖尿病、腎衰竭、慢性肺部疾病和免疫受損者)造成的疾病更為嚴重。因此,患有這類基礎性疾病的人在到訪可能存在病毒流行的農場、市場或者畜棚區時應當避免與動物發生密切接觸,尤其是單峰駱駝。應遵守一般性個人衛生措施,比如在接觸動物前后立即洗手,以及避免與染病動物接觸。
應遵守食品衛生做法。人們應當避免飲用未加工的駱駝奶、駱駝尿,或者食用沒有徹底做熟的駱駝肉。食用奶和肉類等生的或者沒有煮熟的動物產品,面臨較高的可在人間致病的病原體感染危險。通過烹飪或巴氏消毒方法適當加工的動物產品可以安全食用。經過這些程序的食品應謹慎操作,避免與未煮熟/不安全食品交叉污染。駱駝肉或駱駝奶屬于可在經過烹飪、巴氏消毒法或其它加熱處理后繼續食用的營養制品。
世衛組織并不建議在入境口岸針對這一事件采取特別篩查,目前也不建議實行任何旅行或貿易限制。
- 中東呼吸綜合征實況報道
- 中東呼吸綜合征概述(英文)
- 中東呼吸綜合征全球概況和風險評估(英文)
- 世衛組織疾病流行信息網絡第88期最新簡報: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一種具有流行和大流行潛力的循環冠狀病毒——采用“同一健康”方針進行大流行防范、預防和應對(英文)
- 世衛組織疾病流行信息網絡網絡研討會: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一種具有流行和大流行潛力的循環冠狀病毒——采用“同一健康”方針進行大流行防范、預防和應對(英文)
- 世衛組織—東地中海區域中東呼吸綜合征月報(英文)
- 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工具箱(英文)
- 2015年大韓民國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英文)
- 疾病暴發新聞
- 韓國疾病預防控制局,2015年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英文)
- 《食品安全五大要點》手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