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 剛果民主共和國(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La 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簡稱剛果(金)。
【面 積】 2344885平方公里。
【人 口】 1.023 億人(2023年)。全國有254個民族,分屬班圖、蘇丹和尼洛特三大語系。班圖語系各部族占全國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南部、中部和東部,其中剛果族為全國第一大族;蘇丹語系各部族多居住在北部,人口最多的是阿贊德和孟格貝托兩族;尼洛特語系各部族是最早生活在剛境內的土著居民,大多已被其他部族同化,僅余俾格米和阿盧爾等少數部族現生活在赤道密林里。法語為官方語言,官方承認的民族語言為林加拉語(Lingala)、斯瓦希里語(Swahili)、基孔果語(Kikongo)和契盧巴語(Kiluba)。居民50%信奉羅馬天主教,20%信奉基督教新教,10%信奉伊斯蘭教,其余信奉各種本土原始宗教。
【首 都】 金沙薩(Kinshasa),原名利奧波德維爾。面積9965平方公里,人口約1000萬,系剛果(金)第一大城市和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年平均氣溫26℃。
【國家元首】 費利克斯-安托萬·齊塞克迪·奇隆博(Félix-Antoine Tshisekedi Tshilombo),2019年1月24日正式就職,任期5年。
【重要節日】 6月30日(獨立日)。
【簡 況】 地處非洲中部,東鄰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坦桑尼亞,南接贊比亞、安哥拉,北連南蘇丹和中非共和國,西隔剛果河與剛果(布)相望。西部有狹長走廊通大西洋。海岸線長37公里。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27℃,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左右。
13~14世紀是剛果王國的一部分。1884~1885年柏林會議將剛劃為比利時國王的“私人采地”,稱“剛果自由國”,后改稱“比屬剛果”。1960年6月30日宣告獨立,卡薩武布當選總統,盧蒙巴為總理,定國名剛果共和國,簡稱“剛果(利)”。1964年8月改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1965年11月國民軍總司令蒙博托發動政變推翻卡薩武布,自任總統。1966年5月首都改名金沙薩,國名簡稱“剛果(金)”。1971年10月改國名為扎伊爾共和國。1990年4月實行多黨制。1997年5月洛朗·德西雷·卡比拉推翻蒙博托政權,自任總統,恢復“剛果民主共和國”國名和獨立時的國旗、國歌。1998年8月,剛部分軍人在烏干達和盧旺達軍隊的支持下發動叛亂,津巴布韋、安哥拉和納米比亞等國應剛政府請求出兵相助,引發地區沖突,并造成剛分裂分治局面。1999年,沖突各方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簽署停火協議,聯合國安理會決定成立聯合國剛果(金)特派團(聯剛團,MONUC),向剛派駐維和部隊。2001年1月16日,洛朗·卡比拉遇刺身亡,其子約瑟夫·卡比拉·卡邦格繼任總統。
【政 治】 約瑟夫·卡比拉繼任總統后,在國際社會大力推動下,剛果(金)和平進程重新啟動并取得重大進展,外國軍隊相繼撤出,聯剛團在剛部署總體進展順利。2003年4月,剛政府和國內各派就過渡期權力分配問題達成一致,簽署《全面包容性協議》和《過渡期憲法》,并于6月組成過渡政府,卡比拉任過渡期總統。2005年12月,剛舉行全民公投通過新憲法。2006年7月和10月,剛舉行總統選舉,卡比拉當選。2009年4月剛執政黨爭取重建與民主人民黨總書記博夏卜當選議長。2011年11月,剛舉行總統大選,卡比拉以48.95%得票率蟬聯,并于12月20日宣誓就職。2013年10月,剛召開全國協商會議,決定成立由總統多數派、反對派和公民社會三方組成的全國團結政府。2014年12月,團結政府成立。2015年以來,剛大選問題逐漸升溫。2015年1月,國民議會審議通過包含預先進行人口普查等條款的選舉法修正案。反對派指責政府企圖借此延長卡比拉執政期限,為其修憲連任創造條件,在首都金沙薩組織游行示威,并演變為大規模騷亂。國民議會隨后撤銷有關爭議條款,騷亂隨即平息。2016年9月,剛開啟全國政治對話,以艾蒂安·齊塞克迪(Etienne Tshisekedi)為首的激進反對派抵制對話。10月,總統多數派、溫和反對派、公民社會三方達成協議,決定將大選推遲至2018年4月。12月19日,剛組成由國民議會議員巴迪班加任總理的全國團結政府。此后,在剛全國主教會議斡旋下,激進反對派與總統多數派展開對話,12月31日達成“全國包容性政治解決方案”,規定總統大選應于2017年底舉行,卡比拉繼續留任直至新總統選出,但不得謀求第三任期,過渡期總理一職由反對派聯盟成員擔任。2017年2月,艾蒂安·齊塞克迪病逝。4月,卡比拉任命反對派人士奇巴拉為過渡政府總理,激進反對派反對。11月,剛獨立選舉委員會公布大選時間表,定于2018年12月舉行總統、國民議會、省議會“三合一”選舉。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剛天主教會支持的“世俗協調委員會”在全國范圍內多次組織大規模游行示威,要求卡比拉切實履行“全國包容性政治解決方案”并公開承諾不參加此次大選,警方同抗議者發生沖突并造成人員傷亡。2018年9月,剛獨立選舉委員會公布最終總統候選人名單,卡比拉不再參選。12月30日,剛舉行大選投票,本次大選登記選民逾4600萬名,全國各地共設投票站75000個,共21位候選人參選。投票進程總體順利,未發生嚴重暴力沖突。2019年1月,民主與進步聯盟候選人費利克斯-安托萬·齊塞克迪·奇隆博當選并就任總統。
【剛果(金)東部問題】 2008年1月,剛果(金)政府在東部北基伍省首府戈馬市召開南、北基伍省和平、安全與發展大會,該地區部分非法武裝組織與剛政府簽署停火協議。8月,剛政府軍與該地區恩孔達武裝發生沖突,大量平民流離失所。2009年1月,剛與盧旺達達成協議,盧派兵進入剛東部參與圍剿非法武裝,并逮捕恩孔達。3月,兩國政府宣布結束聯合軍事行動,盧軍全部撤離剛境。2008年12月,剛政府聯合烏干達政府、蘇丹南方政府,對在剛東北部地區活動的烏反政府武裝上帝抵抗軍(LRA)采取了統一軍事行動。2009年3月,烏軍從剛撤出。此后,在各方努力下,剛東部地區局勢明顯改善。
2010年5月,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1925號決議,決定從同年7月1日起將聯剛團更名為聯合國剛果(金)穩定特派團(聯剛穩定團,MONUSCO),任務重心由監督停火、維持和平轉向保護平民、鞏固和平與維持穩定。2013年3月,聯合國通過決議,決定在聯剛穩定團內部設立“干預旅”,目標是協助減輕武裝團體對剛東部國家主權和平民安全構成的威脅,干預旅由南非、坦桑尼亞、馬拉維負責出兵。
2012年4月,剛反政府武裝“3月23日運動”(簡稱M23)在剛東部發動戰事。12月,剛政府與M23開啟談判。2013年2月,剛、盧旺達、烏干達等11個地區國家簽署《剛果(金)和大湖地區和平、安全與合作框架文件》。10月起,剛政府軍在聯剛穩定特派團干預旅的支持下,陸續攻占M23所有據點。12月,剛政府與M23在內羅畢以各自聲明形式達成11點共識,M23宣布結束武裝叛亂。5月,活動在剛東的盧旺達反政府武裝“解放盧旺達民主力量(FDLR)”提出投降,但未在限定時間內完成解武。2015年2月,剛政府開始對FDLR進行軍事打擊。2017年12月,烏干達反政府武裝“民主同盟軍(ADF)”襲擊聯剛穩定團在北基伍省的基地,同維和部隊及剛政府軍激烈交火,14名維和士兵和5名剛軍士兵在交火中身亡。2018年,剛軍在東部展開針對非法武裝的軍事行動,引起ADF反彈,造成大量軍民傷亡。2019年1月齊塞克迪就任總統后,不斷強化對東部非法武裝打擊力度,取得一定成效。2021年2月,意大利駐剛大使在剛東部考察時遭當地非法武裝伏擊身亡。2022年以來,M23重新活躍,剛同盧旺達因此產生摩擦,地區國家和組織正加大調解力度,并派遣多國聯合部隊赴剛打擊非法武裝。
【憲 法】 2006年2月18日,時任總統卡比拉頒布新憲法,規定國家機構由總統、政府、國民議會、參議院和法院組成。總統為國家元首、三軍統帥,由普選產生,任期五年,可連任一屆,負責維護憲法尊嚴、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安全,在議會監督和政府參與下,保障國家機構正常運行。總理為政府首腦,政府與總統共同制訂國策,政府是國策執行的主要負責機構。政府對議會負責,國民議會可對政府成員提出不信任案;總統有權解散議會。司法權獨立于立法和行政權,由憲法法院、最高法院、行政法院、民事法庭、軍事法庭和檢察院組成。
【議 會】 國民議會議員500名,參議院議員108名,任期均為5年。國民議會、參議院分別于2018年12月、2019年3月舉行選舉,國民議會議長為克里斯托夫·姆博索,參議院議長為莫德斯特·巴哈蒂·盧奎博。
【政 府】 本屆政府于2021年4月組成,2023年4月改組,包括總理1人、副總理5人、國務部長10人、部長29人、部長級代表1人。主要成員如下:總理薩馬·盧孔德·基恩格·讓-米歇爾(SAMA LUKONDE KYENGE Jean-Michel),副總理兼內政、安全、地方分權和傳統習俗事務部長卡扎迪·坎孔德·彼得(KAZADI KANKONDE Peter),副總理兼國防和退役軍人部長本巴·貢博·讓-皮埃爾(BEMBA GOMBO Jean-Pierre),副總理兼國民經濟部長卡梅雷·盧瓦·坎伊金伊·尼金吉·維塔爾(KAMERHE LWA KANYIGINYI NIKINGI Vital),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盧通杜拉·阿帕拉·潘·阿帕拉·克里斯托夫(LUTUNDULA Apala Pen’Apala Christophe),副總理兼公職、行政現代化、公共部門創新部長利奧·埃布瓦·讓-皮埃爾(LIHAU EBUA Jean-Pierre),國務部長兼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部長巴扎伊巴·馬蘇迪·夏娃(女)(BAZAIBA Masudi Eve),國務部長兼司法和掌璽部長:穆通博·基耶斯·羅絲(女)(MUTOMBO Kiese Rose),國務部長兼地區一體化部長姆布薩·尼亞穆伊西·安提帕(MBUSA NYAMUISI Antipas),國務部長兼預算部長博吉·桑加拉·巴馬尼雷·艾梅(Boji Sangara BAMANyIRE Aimé),國務部長兼國企部長卡欣達·馬希納·阿黛爾(女)(KAHINDA Mahina Adèle),國務部長兼計劃部長圖盧卡·蘇姆維娜·朱迪特(女)(TULUKA SUMWINA Judith),國務部長兼城建和住房部長穆瓦比盧·姆巴尤·穆卡拉·皮烏斯(MWABILU Mbayu Mukala Pius),國務部長兼鄉村發展部長魯博塔·馬松布科·弗朗索瓦(Rubota Masumbuko François),國務部長兼領土整治部長洛安多·姆博約·居伊(LOANDO Mboyo Guy),財政部長卡扎迪·卡迪馬-恩祖吉·尼古拉(Kazadi Kadima-Nzuji Nicolas),公共衛生、健康和疾病預防部長康巴·穆朗巴·羅杰·塞繆爾(KAMBA MULAMBA ROGER Samuel),農業部長姆潘達·卡甘古·若澤(Mpanda KaGangu José),交通、運輸和道路疏通部長埃基拉·利孔比奧·馬克(EKILA LIKOMBIO Marc),漁業和畜牧業部長博凱萊·杰馬·阿德里安(Bokele Djema Adrien),工業部長帕盧庫·卡洪吉亞·朱利安(Paluku Kahongya Julien),就業、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長恩杜茜·姆彭貝(女)(Ndusi M’kembe),創業和中小企業部長姆津加·比利漢澤·德西雷(M’zinga BiRihanze Désiré),高等教育和大學部長莫欣多·恩贊吉·布通多(MUhindo Nzangi BUTONDO),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部長卡班達·庫朗加·吉爾貝(Kabanda KuRHeNGa Gilbert),礦業部長恩桑巴·卡蘭巴伊·安托瓦妮特(女)(N’samba Kalambayi Antoinette),石油部長布丁布·恩圖布安加·迪迪埃(Budimbu Ntubuanga Didier),郵政、電信和信息通訊新技術部長基巴薩·馬利巴·盧巴拉拉·奧古斯丁(KIBASA MALIBA LUBALALA Augustin),數字化部長科隆蓋萊·埃貝蘭德·德西雷-卡什米爾(Kolongele Eberande Désiré-Cashmir),土地部長薩孔比·莫朗多·艾梅(SAKOMBI MOLENDO Aimé),水利和電力資源部長姆文澤·穆卡蘭·奧利維埃(Mwenze Mukaleng Olivier),外貿部長布薩·通巴·讓·呂西安(BUSSA TONGBA Jean Lucien),人權部長普埃拉·阿爾貝-法布里斯(Puela Albert-Fabrice),性別、家庭和兒童部長馬桑古·比比·穆洛科·米雷耶(MASANGU BIBI MULOKO Mireille),旅游部長馬曾加·穆坎祖·迪迪埃(MAZENGA MUKANZU Didier),新聞和媒體部長、政府發言人穆亞亞·卡騰布韋·帕特里克(Muyaya Katembwe Patrick),社會事務、人道主義行動和民族團結部長穆廷加·穆圖沙伊·莫德斯特(Mutinga Mutuishayi Modeste),職業培訓和手工藝部長基普盧·卡本加·安托瓦妮特(女)(Kipulu Kabenga Antoinette),青年、新公民和民族團結意識啟蒙部長邦庫盧·佐拉·伊夫(Bonkulu ZOLA Yves),體育和娛樂部長卡布羅·姆瓦納·卡布羅·弗朗索瓦(KABULO MWANA KABULO François),文化、藝術和遺產部長卡通古·富拉哈·凱瑟琳(女)(Kathungu Furaha Catherine),議會關系部長卡魯梅·巴卡內梅·安妮·瑪麗(女)(Karume Bakaneme Anne Marie),共和國總統府駐節部長馬努阿尼娜·基欣巴·娜娜(女)(Manwanina Kiumba Nana),社會事務、人道主義行動和民族團結部負責殘疾人和弱勢群體事務部長級代表埃桑博·迪亞塔·伊雷娜(女)(Esambo Diata Irène)。
【行政區劃】 2016年2月完成行政區劃調整,原11個省被劃分成26個省。
【政 黨】 1990年4月實行多黨制后,曾涌現出400多個政黨。洛朗·卡比拉執政期間曾一度禁止政黨活動。2001年5月,約瑟夫·卡比拉總統頒布“政黨和政治團體組織活動法”,正式解除黨禁,同時規定各黨需重新登記。截止2015年9月,在剛內政部注冊的政黨為477個(現在可能有600多個)。主要政黨情況如下:
民主與社會進步聯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 Social,UDPS):成立于1982年 2月,曾長期在野,主張實行西方式民主制度。2003年拒絕參加過渡政府。2006年拒絕參加總統和立法選舉。前黨主席艾蒂安·齊塞克迪,曾在蒙博托時期任總理、部長、大使等職,在2011年11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以32.33%的得票率位列第二。艾蒂安·齊塞克迪拒絕接受選舉結果,自行宣布“當選總統”并在家中舉行“就職典禮”,被政府宣布無效和違憲。艾蒂安·齊塞克迪去世后,其子費利克斯-安托萬·齊塞克迪·奇隆博繼任黨主席,并于2019年1月當選并就任總統。
爭取重建與民主人民黨(Le Parti du Peuple pour la Reconstruction et la Démocratie,PPRD):2003年3月31日成立,是支持前總統卡比拉的主要政黨。該黨黨章規定,黨的理想目標是通過民主途徑執掌國家政權,保障民族團結、領土完整和國家繁榮。主要機構包括全國代表大會和全國執行委員會。總部設在金沙薩。常務書記埃瑪紐埃爾·拉馬扎尼·沙達里(Emmanuel Ramazani Shadary)。
為公民和發展而戰斗黨(Engagement pour la Citoyenneté et le Développement,ECIDE):2009年3月7日成立,主張建設繁榮的國家,維護人民權益,推廣民主文化。總部設在金沙薩。黨主席瑪爾丹·馬迪迪·法尤盧(Martin Madidi Fayulu),曾當選國民議會議員,2018年11月被剛主要反對派推舉為總統選舉反對派共同候選人。
剛果解放運動(Mouvement pour la Libération du Congo,MLC):1998年11月10日成立,原為前總統蒙博托舊部成立的政治軍事組織,曾長期得到烏干達支持,與卡比拉政府武裝對峙。2003年6月宣布轉為政黨,并參加剛內部政治對話,后加入過渡政府,獲得外交、計劃、預算等部部長職位,黨主席本巴擔任過渡期主管經濟和財政事務的副總統。總部設在赤道省,在首都金沙薩及全國主要大城市建有分支機構。該黨在2018年底舉行的總統大選中同法尤盧領導的為公民和發展而戰斗黨結盟。
剛果國家聯盟(Union pour la Nation Congolaise,UNC):成立于2010年,由前國民議會議長、爭取重建與民主人民黨總書記維達爾·卡梅雷(Vital Kamerhe)創立并任黨主席。2011年7月,UNC召開第一次全國大會,卡梅雷推出競選綱領,正式宣布參加總統大選。卡在2011年11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以7.74%的得票率位居第三。該黨在2018年底舉行的總統大選中同齊塞克迪領導的民主與社會進步聯盟結盟。齊塞克迪就任總統后,卡梅雷被任命為總統辦公廳主任,2020年5月因挪用公款和腐敗被判刑。
【重要人物】 費利克斯-安托萬·齊塞克迪·奇隆博:總統。1963年6月13日生于金沙薩市,UDPS創始人艾蒂安·齊塞克迪之子。年輕時即追隨其父參與政治活動。2011年曾當選國民議會議員,2016年起先后任民主與社會進步聯盟副總書記、主席。2019年1月贏得大選并就任總統。
【經 濟】 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農業、采礦業占經濟主導地位,加工業不發達,糧食不能自給。曾是非洲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之一,上世紀90年代初起,因政局持續動蕩,剛經濟連年負增長。1996年的內戰和1998年的地區沖突,使國民經濟雪上加霜,瀕于崩潰。2001年卡比拉繼任總統及2003年組成臨時過渡政府后,大幅調整經濟政策,推行市場經濟,放松經濟管制,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宏觀經濟狀況逐步改善。2002年宏觀經濟出現拐點,由原來持續負增長轉為正增長。2006年12月卡比拉當選總統后,剛新政府繼續奉行穩健的經濟政策,并啟動國家重建計劃和“五大工程”,宏觀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2011年卡比拉蟬聯總統后提出國家“現代化革命”戰略以及到2030年建成新興國家的戰略目標,重點發展農業、礦業、水電開發等。剛外債負擔沉重,主要債權人為巴黎俱樂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2010年7月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宣布剛達到重債窮國減債倡議完成點,減免剛111億美元債務。2019年,齊塞克迪總統就任后推行“執政百日緊急計劃”,大力籌措資金,推進交通、衛生、教育、住房、能源、就業、農漁牧等各領域項目實施。2022年主要經濟指標估算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639.1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60.2美元
經濟增長率:6.1%
貨幣名稱:剛果法郎(Franc Congolais, FC)
通貨膨脹率:8.4%
外債:94億美元
(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網站)
【資 源】 自然資源豐富,素有“世界原料倉庫”和“地質奇跡”之稱。全國蘊藏多種有色金屬、稀有金屬和非金屬礦,其中銅、鈷、工業鉆石、鋅、錳、錫、鉭、鍺、鎢、鎘、鎳、鉻儲量頗為可觀,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鐵、煤、黃金、銀等儲量也很豐富,還有白金、鉛、磷酸鹽、硅酸鹽等。主要礦產儲量為:銅7500萬噸(占世界15%)、鈷450萬噸(占世界50%)、鈮鉭3000萬噸(占世界80%)、鉆石7億克拉(居世界第二)、錫45萬噸、黃金600噸、鐵10億噸、鋰3100萬噸、鉻鎳2250萬噸、錳700萬噸、鋅700萬噸、鋁200萬噸。已探明的石油海上儲量3150.66萬桶,陸地儲量2000萬桶,天然氣海上儲量200億立方米,陸地儲量100億立方米。此外,位于剛果(金)與盧旺達交界處的基伍湖深水中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森林覆蓋率為53%,約1.25億公頃,占全非洲森林面積的47%,占世界森林的6.5%,但目前僅開采62萬公頃。盛產烏木、紅木、花梨木、黃漆木等20多種貴重木材。水力資源極為豐富,估計可開發的水電蘊藏量為1.06億兆瓦,占非洲水電資源的37%、世界的6%。目前供水率僅為9%,供電率為26%。
【工礦業】 礦業是重要經濟支柱。1990年后,經濟持續困難,礦業生產全面滑坡。1997年和1998年兩次戰爭均發生在礦產資源豐富的東部地區,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近年來隨著國內局勢不斷緩和,礦業生產有所恢復,2018年工礦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2.3%。
【農 業】 農業落后,2019年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9.7%。全國可耕地面積約8000萬公頃,早期曾開墾耕地600萬公頃。
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0%左右,個體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多采用刀耕火種的種植方式。2012年6月24日,新農業法正式生效,與1987年版農業法相比,其基本特點是所有農業用地歸國家所有,經營者可依法獲得經營權,每25年更新一次。剛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稻米、木薯、豆類等;主要經濟作物有咖啡、棕櫚、棉花、可可、橡膠、煙草、茶葉等。
【交通運輸】 內河航運和空運占重要地位,陸路運輸落后。
水運:全國河流總長2.3萬公里,其中1.5萬公里可通航。主要航道為剛果河和開賽河,一般可通行150-400噸船只,有2785公里航道可通行800至1000噸船只。主要河港有馬塔迪、博馬、金沙薩、伊來博、基桑加尼、姆班達卡、金杜和卡巴洛。另外,東部的坦噶尼喀湖等湖泊均有港口。主要海港為巴納納港,有定期通往西非、地中海國家、法國、北歐、美國和日本六條遠洋航線。
空運:空運相對發達,國內航線約3.9萬公里,非洲航線約1.4萬公里,洲際航線約2.4萬公里,與布魯塞爾、巴黎、伊斯坦布爾、約翰內斯堡、亞的斯亞貝巴、內羅畢、利伯維爾及杜阿拉等有定期航班。共有54個機場,其中6個國際機場。
公路:全國原有公路總長14.5萬公里,其中一級公路58129公里,鄉村公路87300公里,城市公路網7400公里。由于長年戰亂破壞和缺乏維護,大部分公路無法正常通行,許多二級公路和鄉村公路遭損毀,目前僅剩5萬公里的主干道(其中瀝青路僅占1.8%),平均每百平方公里只有7公里長的道路。
鐵路:全長6111公里,其中電氣化線路858公里。
【對外貿易】 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主要出口鈷、銅、原油、鉆石、農林產品,進口糧食、日用消費品、機電產品、各類原材料等。2019年主要出口目的地國為中國、南非、坦桑尼亞、阿聯酋,主要進口來源國有南非、中國、贊比亞、阿聯酋等。近年來,對外貿易保持較快增長,進、出口基本平衡,統計情況(單位:億美元)如下:
|
2020 |
2021 |
2022 |
出口額 |
137.89 |
221.85 |
261.79 |
進口額 |
118.65 |
182.45 |
217.67 |
差 額 |
19.23 |
39.40 |
44.12 |
(資料來源:《經濟學人》)
【財政金融】2022年財政預算為110億美元。收入主要來源為海關、行政稅費、礦產、石油出口及外來援助、捐贈、債務減免等。支出主要用于改善民生、機構改革、宏觀經濟穩定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國防與安全等方面。
2012年7月,央行開始發行1000剛郎、5000剛郎、10000剛郎和20000剛郎大面額新鈔。
【外國援助】 2016年接受外國援助21.07億美元,其中雙邊援助占45.2%。雙邊援助方主要有德國、美國、英國、比利時、日本等,多邊援助方主要有聯合國下屬組織和機構、歐盟、非洲開發銀行等。
【醫療衛生】 獨立之初,基本上繼承了殖民時期的醫療保障制度,國家對醫療衛生事業投入所占比重較大。1974年,醫療補貼制的試行開非洲之先河。建立中央、省及農村三級醫療體系,分設306個衛生區,由衛生部、省巡視廳分別負責管理。每個衛生區設有10至20個衛生站,保障10萬至15萬人的醫療。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資金和人力不足,衛生區瀕臨癱瘓,民眾的衛生狀況急劇惡化,各種疾病肆虐,死亡率明顯上升。嬰兒死亡率6.82%(2017年估計),15–49歲的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攜帶者為0.7%(2016年估計),人均預期壽命為57.7歲(2017年估計)。主要傳染性疾病有瘧疾、艾滋病、麻風、肺結核、霍亂、昏睡病、傷寒、埃博拉、血吸蟲等。1976年以來先后暴發多輪埃博拉疫情。
【文 化】 歷史文化較為悠久。其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精美絕倫的銅雕、栩栩如生的木雕和別具一格的面具等,堪稱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珍品。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使剛果(金)民族文化橫遭摧殘,大量藝術珍品被掠往西方國家或流散到世界各地。剛獨立后,特別是70年代初,蒙博托提出恢復和發揚民族“真實性”口號,采取了一系列發展民族文化和消除殖民影響的措施,重視發掘和推廣民族文化遺產。剛除有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屈指可數的國家藝術學院、國家劇院和國家舞蹈團等專業藝術院團外,還有眾多由私人或教會贊助的民間樂隊和合唱團。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內亂和戰爭,剛文化藝術再次遭到極大破壞。
【教 育】 采取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國家辦學與私人辦學并舉的教育政策。國家對各類學校進行統一監督和管理。鼓勵和支持包括教會在內的各種團體或個人辦學,由國民教育部統一對具有辦學條件的私立學校進行登記、注冊。公立和私立學校的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平等參加國家統一考試,合格者方能取得畢業證書。由于政府財政困難,大中小學教職員工的工資全部由學生家長承擔。15歲以上人口文盲率約為22.7%,44.6%的適齡兒童因貧困而失學,80%小學和60%中學為教會學校。全國共有4所綜合性大學,其中2所位于金沙薩市,其它2所分別位于基桑加尼和盧本巴希市。目前約有760萬5-17歲的失學兒童和青少年。
【新聞出版】 新聞傳媒較發達,主要集中在首都。截至2017年12月,全國有571家紙質媒體、625家廣播電臺和387家電視臺。影響較大的報紙有:《潛力報》、《參考報》、《光榮榜報》、《燈塔報》、《觀察家報》等。有2家通訊社,其中國營1家(剛果通訊社ACP)、私營1家(聯合通訊社APA)。
【軍 事】 政府根據2003年《全面包容性協議》有關規定,對各派武裝力量進行整合,重新組建國家軍隊,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武裝力量(Forces Armées de la 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FARDC)。2003年6月29日,有關各方就軍隊整編及軍隊領導層權力具體分配達成協議。8月19日,卡比拉總統任命過渡期軍隊領導人及各軍區司令,各派均分得職位。12月8日,新軍正式成立。總兵力現約12萬人,其中陸軍10.3萬人,海軍約6700人,空軍約2500人,共和國衛隊約8000人,另有準軍事部隊(警察)約8萬人。
【對外關系】 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對外來干涉。主張睦鄰友好和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利互惠的基礎上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積極參與和推動地區經濟和安全合作,是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東非共同體、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成員國。
【同美國的關系】洛朗·卡比拉奪取政權后,美率先承認。1998年剛果(金)武裝沖突爆發后,剛指責美偏袒烏干達、盧旺達。剛總統約瑟夫·卡比拉執政后多次訪美,兩國關系有所改善。2011年4月,美剛簽署減債協議,美同意對剛減債18.23億美元。2013年2月,剛總理馬塔塔訪美。10月,馬塔塔再度率團訪美。2014年5月,美國務卿克里訪剛,宣布美將為剛東重建和2016年大選提供3000萬美元援助資金。8月,約瑟夫·卡比拉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首屆美非峰會。 2017年2月,剛總理巴迪班加訪美。同月,美政府發表聲明,呼吁剛各方保持克制,按2016年政治協議盡快組建過渡政府。10月,美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訪剛。2018年6月,美政府以在選舉進程中存在貪腐和侵犯人權行為為由,宣布對部分剛高層官員實施制裁。12月,美譴責剛競選活動中的暴力事件。2019年4月,剛總統齊塞克迪訪美,會見美國務卿蓬佩奧、能源部長佩里。7月,美宣布將向剛撥款9800萬美元以應對埃博拉疫情。2020年3月,齊塞克迪再次訪美。2021年2月,齊塞克迪同美副總統哈里斯通電話。4月,齊塞克迪以視頻方式出席美發起的領導人氣候峰會。7月,齊塞克迪同美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2021年9月,齊塞克迪出席第76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會見布林肯。10月,齊塞克迪同布林肯通電話。12月,齊塞克迪以視頻方式出席“領導人民主峰會”并發表講話。2022年2月,美助理國務卿梅迪納訪剛。8月,布林肯訪剛。12月,齊塞克迪赴美出席美非峰會。2023年5月,齊塞克迪同布林肯通電話。
【同法國的關系】 1998年剛沖突爆發后,法主張應尊重其主權和領土完整。2011年6月,法剛簽署減債協議,法對剛減債10億美元。2012年10月,法總統奧朗德出席在剛舉行的第14屆法語國家峰會。11月,剛總理馬塔塔訪法。2014年5月,剛總統約瑟夫·卡比拉正式訪法。2016年12月剛各方簽署政治協議后,法對此表示歡迎,敦促各方切實履行協議內容。2017年1月,剛副總理兼外長奧基通杜赴巴馬科參加第27屆法非峰會。6月,法總統非洲事務顧問巴里斯訪剛。9月,剛總理奇巴拉訪法。11月,法總統馬克龍表示支持剛于2018年根據憲法要求舉行大選,但約瑟夫·卡比拉不得謀求第三任期。2019年3月,剛總統齊塞克迪赴肯尼亞出席聯合國環境大會期間會見馬克龍。5月,法外長勒德里昂訪剛。11月,齊塞克迪赴法出席巴黎和平論壇,并會見馬克龍。2021年1月,齊塞克迪同馬克龍通電話。4月,齊塞克迪訪法。5月,齊塞克迪赴巴黎出席非洲經濟體融資峰會。
【同比利時的關系】 比系剛重要援助國和貿易伙伴。2011年3月,比政府宣布免除剛1.2億歐元債務。5月,比宣布繼續減免剛7.73億美元債務。2013年8月,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雷德爾斯訪剛。2014年6月,剛總理馬塔塔訪比。2016年12月剛各方簽署政治協議后,比對此表示歡迎,敦促各方切實履行協議內容。2018年1月,比政府發表聲明譴責剛安全部門暴力執法,并表示在剛舉行可信的選舉前,暫停雙邊合作項目。同月,剛宣布關閉由比駐剛使館管理的簽證代辦機構“申根之家”和比開發署駐剛辦公室。2月,剛關閉在比安特衛普的領館,并要求比關閉在戈馬、盧本巴希的領館。9月,剛總統約瑟夫·卡比拉同比首相米歇爾在紐約舉行會見。2019年3月,“申根之家”重新開放,并改名為“歐洲簽證中心”。9月,剛總統齊塞克迪訪比。2020年2月,比看守政府首相維爾梅斯訪剛。7月,齊塞克迪對比進行私人訪問。2021年9月,齊塞克迪出席第76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會見比首相德克羅。2022年6月,比國王菲利普訪剛。
【同德國的關系】 剛和平進程啟動后,德恢復1991年以來中止的與剛原有合作項目。2012年10月,剛總理馬塔塔訪德。2014年9月,馬塔塔赴德出席德非經濟發展論壇并會見德總理默克爾。2015年2月,德外長施泰因邁爾訪剛。3月,德經濟合作與發展部長米勒訪剛。2019年11月,剛總統齊塞克迪訪德并會見默克爾。2020年3月,聯合國有關機構宣布,德將提供5000萬歐元援助用于改善剛南、北基伍省沖突地區民眾生活。2021年3月,齊塞克迪同默克爾通電話。8月,齊塞克迪赴柏林出席G20非洲契約投資峰會,并會見默克爾。
【同歐盟的關系】 2003年,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歐盟曾派出2000人的部隊駐扎剛東地區,以保障剛安全局勢并改善人道狀況,該軍事行動后由聯合國駐剛果(金)特派團接管。2006年至2014年,歐盟向剛提供援助總額近12億歐元,主要用于國家治理、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衛生。2014年6月,剛總理馬塔塔赴布魯塞爾出席第二屆教育資源整合會議(2015-2018年),歐盟宣布將在第11期歐洲發展基金框架下向剛提供6.2億歐元無償援助。 2016年10月召開的歐盟外長會通過公報,對剛局勢表示擔憂,呼吁有關各方尊重憲法,要求剛政府在2017年組織選舉。2017年2月至3月,歐盟同聯合國、非盟和法語國家組織兩次發表聯合公報,對2016年政治協議落實情況及開賽地區人道主義危機表示關切。11月,歐盟發布公報,呼吁剛各方積極參與大選進程,落實剛獨立選舉委員會公布的大選時間表。2018年3月,歐盟宣布將向剛境內外的剛難民提供6000萬歐元人道主義援助。2020年2月,剛總統齊塞克迪在亞的斯亞貝巴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2021年2月,齊塞克迪同米歇爾舉行視頻會見。
【同非洲國家及地區組織的關系】 重視發展睦鄰友好關系,加強與剛果(布)、南非、安哥拉等非洲國家交往,提升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
2012年4月剛東地區安全局勢升溫以來,剛果(金)政府高層同盧旺達、烏干達等地區國家元首多次會晤,剛外長先后訪問烏干達、贊比亞、布隆迪等國,與周邊國家保持密切溝通。2017年8月,剛國民議會議長米納庫赴盧旺達參加盧總統卡加梅連任就職儀式。2018年2月,剛軍在北基伍省魯丘魯地區同盧政府軍發生邊境摩擦。2019年3月,剛總統齊塞克迪訪問烏干達,并赴盧旺達出席第七屆非洲CEO論壇,其間會見卡加梅。6月,齊塞克迪先后訪問加蓬、坦桑尼亞、布隆迪、贊比亞。7月,多哥總統福雷訪剛,齊塞克迪赴安哥拉出席次區域小型峰會。會上,剛、安哥拉、盧旺達、烏干達四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致力于緩解盧、烏關系。8月,齊塞克迪赴安哥拉首都羅安達出席盧旺達、烏干達、安哥拉和剛果(金)四國首腦會議。其間,盧、烏簽署緩和兩國關系的諒解備忘錄。2020年2月,盧旺達、烏干達、安哥拉和剛果(金)又兩度就緩和盧、烏關系舉行四國峰會。4月,中非總統圖瓦德拉訪剛。10月,齊塞克迪主持召開盧旺達、烏干達、安哥拉和剛果(金)四國首腦視頻會議,與會各國領導人就維護大湖地區和平穩定、推進地區一體化進程、共同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進行深入交流。2021年5月,齊塞克迪在戈馬會見盧旺達總統卡加梅。6月,齊塞克迪同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共同出席兩國邊境公路修復工程啟動儀式。7月,布隆迪總統恩達伊施米耶訪剛。8月,齊塞克迪赴贊比亞出席贊總統希奇萊馬就職典禮。11月,盧旺達總統卡加梅訪剛。11月,齊塞克迪同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決定在剛開展聯合軍事行動,共同打擊非法武裝“民主同盟軍”。2022年2月,齊塞克迪同布隆迪總統恩達伊施米耶共同決定設立聯合參謀部打擊非法武裝。4月,肯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剛果(金)四國兩次舉行小型峰會討論剛東局勢。5月,齊塞克迪訪問布隆迪。剛果(金)指責盧旺達支持剛反政府武裝M23,剛盧關系持續緊張。9月,在法國總統馬克龍倡議下,齊塞克迪、卡加梅在紐約會晤。10月,剛果(金)政府驅逐盧旺達駐剛大使離境,并召回剛駐盧使館臨時代辦。11月,齊塞克迪同盧旺達外長比魯塔在羅安達進行會晤,并簽署M23同剛果(金)政府的停火協議。
剛果(金)同剛果(布)僅一河相隔,兩國各層級人員往來頻繁。剛果(布)總統薩蘇曾多次調解剛果(金)內部矛盾及其同盧旺達關系。2019年2月、2020年2月、2020年7月、2021年1月,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先后訪問剛果(布)。2021年4月,齊塞克迪赴布拉柴維爾出席薩蘇就職典禮。5月,薩蘇訪問剛果(金)。12月,齊塞克迪訪問剛果(布)。2022年2月,齊塞克迪赴剛果(布)出席剛果(布)、剛果(金)、多哥、烏干達四國峰會,討論地區形勢和西非國家政變問題。6月,齊塞克迪同薩蘇在剛果(布)會面,就大湖地區形勢交換意見。10月,薩蘇訪問剛果(金)。
同南非在政治、經濟、安全等領域交往密切。2012年10月,剛總統約瑟夫·卡比拉總統赴南出席兩國大混委會第八次會議。2014年5月,約瑟夫·卡比拉赴南出席南總統祖馬就職典禮。2015年10月,祖馬訪剛并出席兩國大混委會第九次會議。2017年6月,約瑟夫·卡比拉赴南出席兩國大混委會第十次會議。10月,祖馬訪剛。2018年8月,南總統拉馬福薩訪剛。2019年5月,剛總統齊塞克迪赴南出席拉馬福薩就職典禮。2020年12月,齊塞克迪訪南。
同安哥拉關系傳統友好,各層次交往頻繁。2018年8月,剛總統約瑟夫·卡比拉訪安。2019年2月,剛總統齊塞克迪訪安。5月,安總統洛倫索、盧旺達總統卡加梅赴剛出席齊塞克迪之父葬禮并與齊塞克迪舉行三方會談。7月,齊塞克迪赴安參加羅安達次區域小型峰會。2020年1月,齊塞克迪訪安。2022年5月,齊塞克迪訪安。
2019年2月,剛總統齊塞克迪出席非盟峰會,并當選輪值副主席;出席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特別峰會。8月,齊塞克迪赴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出席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峰會。9月,齊塞克迪赴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出席第五屆對非投資論壇。12月,齊塞克迪出席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特別峰會。2020年2月,齊塞克迪出席非盟峰會并當選為非盟第一輪值副主席。11月,齊塞克迪赴哈博羅內出席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三駕馬車”及聯剛穩定團快速反應旅出兵國峰會。12月,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訪剛。2021年1月,埃塞俄比亞總統薩赫勒·沃克訪剛。2月,齊塞克迪訪問埃及。3月,齊塞克迪主持召開非盟成員國國家元首視頻會議;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訪剛。4月,肯尼亞總統肯雅塔、贊比亞總統倫古先后訪剛。5月,齊塞克迪先后訪問蘇丹、埃及、埃塞俄比亞。6月,齊塞克迪赴布拉柴維爾出席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首腦特別峰會。7月,齊塞克迪訪問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紹。11月,塞內加爾總統薩勒訪剛。2022年1月,齊塞克迪赴布拉柴維爾出席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首腦峰會。2022年4月,剛果(金)加入東共體。8月,第42屆南共體峰會在金沙薩舉行。10月,齊塞克迪訪問坦桑尼亞。
【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關系】
英國是剛果(金)主要捐助國之一, 2015年向剛提供2.4億美元援助,主要用于公共衛生、教育、供水等領域。2017年2月,英非洲事務特使埃得伍訪剛。10月,英宣布未來5年將向剛提供1.75億英鎊人道主義援助。2019年5月,英非洲事務外交大臣鮑德溫訪剛。2020年1月,剛總統齊塞克迪赴倫敦出席英非峰會。11月,英非洲事務國務大臣杜德里奇訪剛。
2014年6月,剛經貿部長貝熱波勒赴日本東京參加首屆日本—非洲國際經濟論壇。2017年5月,日剛就3個發展項目簽署金額為2700萬美元的合作協議。2016年8月,剛外長奇班達出席第六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峰會。2019年8月,剛總統齊塞克迪赴日出席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2015年10月,奇班達出席第三屆印非峰會。2016年8月,奇班達訪問韓國、印度。
2019年3月,剛總統齊塞克迪赴內羅畢出席聯合國環境大會。8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訪剛并會見齊塞克迪。9月,齊塞克迪出席第74屆聯合國大會。12月,齊塞克迪赴肯尼亞出席第九屆非加太—歐盟首腦峰會。2020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訪剛。12月,聯合國負責維和事務的副秘書長拉克魯瓦訪剛。2021年9月,齊塞克迪出席第76屆聯合國大會。12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訪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