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名】剛果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he Congo,La République du Congo),簡稱剛果(布)。
【面 積】342000平方公里。
【人 口】597萬(2022年)。全國有56個民族,屬班圖語系。最大的民族是南方的剛果族,包括拉利族、巴剛果族、維利族,約占總人口的45%;北方的姆博希族占16%;中部太凱族占20%;北方原始森林里還生活著少數俾格米人。官方語言為法語。民族語言南方為剛果語、莫努庫圖巴語,北方為林加拉語。全國居民中一半以上信奉原始宗教,26%信奉天主教,10%信奉基督教,3%信奉伊斯蘭教。
【首 都】布拉柴維爾(Brazzaville),人口255萬(2022年),年平均氣溫約26℃。
【國家元首】共和國總統德尼·薩蘇-恩格索(Denis SASSOU-N’GUESSO),1979年8月就任總統,1984年7月、1989年7月連任。1992年競選總統失利。 1997年10月再次就任總統,2002年3月當選,2009年7月、2016年3月、2021年3月勝選連任。
【重要節日】8月15日(獨立日)。
【簡 況】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橫貫中部。東、南兩面鄰剛果(金)、安哥拉,北接中非、喀麥隆,西連加蓬,西南臨大西洋,海岸線長156公里。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中部、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氣溫高,濕度大。年平均氣溫在24~28℃之間。
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班圖人在剛果河下游建立了剛果王國。1880年10月3日,法國人正式占領這片土地,開始殖民統治。1884~1885年,柏林會議上剛果河以西地區被劃為法國殖民地,即現剛果(布)。1910年,剛果成為法屬赤道非洲四領地之一(另有加蓬、乍得、中非),稱中央剛果,布拉柴維爾是法屬赤道非洲的首府。1957年取得“半自治共和國”地位。1958年11月成為“自治共和國”。1960年8月15日宣布獨立,但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定名剛果共和國。1961年3月27日,菲勒貝爾·尤盧(Fulbert YOULOU)出任總統。1963年爆發“八月革命”,尤盧政權被推翻,阿爾方斯·馬桑巴-代巴(Alphose MASSAMBA-DEBAT)當選總統。1968年7月31日,馬里安·恩古瓦比(Marien NGOUABI)等聯合發動“七·三一運動”,推翻馬桑巴-代巴。12月恩古瓦比出任總統,次年12月改國名為剛果人民共和國。1977年,恩古瓦比遇刺身亡,若阿基姆·雍比-奧龐戈(Joachim YOUMBY-OPANGO)出任總統。1979年2月,執政黨剛果勞動黨(簡稱剛勞黨)中央全會罷免雍比,召開特別大會選舉薩蘇為剛勞黨中央委員會主席。8月,薩蘇就任總統。1990年剛實行多黨制。1991年6月重新恢復剛果共和國國名。1992年舉行首次多黨總統大選,泛非社會民主聯盟主席帕斯卡爾·利蘇巴(Pascal LISSOUBA)勝選就任總統。1997年剛內戰后薩蘇再次執政。
【政 治】薩蘇再度執政后,推行和平、統一、民族和解政策。1998年1月,剛召開“全國和解、團結、民主和重建論壇”,決定在剛繼續實行多元化民主,重建民族間信任和團結,確定3年彈性過渡期后舉行總統大選。此后,剛政府基本在全國范圍內平息了武裝騷亂,與主要反政府武裝派別達成停火和停戰協定,除普爾地區外,國內局勢逐步恢復穩定。2001年3、4月間,剛非排他性全國對話在首都布拉柴維爾舉行,通過了政府提交的新憲法草案和和平與重建公約。2002年1月20日,剛全民公投通過新憲法。3月10日,剛舉行總統選舉,薩蘇以壓倒性多數當選。此后,剛在除普爾省以外的其它地區順利舉行了立法、地方和參議院選舉。8月14日,薩蘇就任總統,并組成新一屆政府,剛過渡期宣告結束。2003年3月,剛政府與普爾省的最后一支反政府武裝簽署和平協定。2005年1月7日,剛改組政府,新增設總理和4名國務部長職位。10月,薩蘇總統批準流亡國外多年的前總理科萊拉斯回國。2006年8月,頒布《政黨法》。2007和2008年,剛舉行立法選舉和地方選舉,總統派獲絕大多數席位。2009年7月12日,剛舉行內戰后第二次總統選舉,薩蘇高票當選連任,8月14日宣誓就職。9月15日,新政府成立,取消總理職位,設5名國務部長。2015年10月,剛舉行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2016年3月舉行總統選舉,薩蘇以60.39%得票率勝出。2021年3月舉行總統選舉,薩蘇以88.57%的得票率首輪勝出,并于4月16日宣誓就職。2022年7月中下旬,剛先后舉行國民議會和地方議會選舉,剛勞黨在上述選舉中分別獲151席中的112席和1154席中的559席。
【憲 法】2015年10月全民公投通過的新憲法系剛歷史上第九部憲法,規定:國家主權屬于人民;共和國總統為國家元首和軍隊最高統帥,主持部長會議;總理為政府首腦,由總統任命;總統由直接普選產生,30歲以上剛果人均可參選,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兩次;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總統與議員共同擁有立法創議權;總統可以解散議會,議會可以彈劾政府。總統職位空缺期間,由參議長代行總統之職。
【議 會】實行兩院制,包括國民議會和參議院,均有立法權。國民議會議員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可連選連任。本屆議會于2022年7月中下旬分兩輪選舉產生,共選出議員151人。國民議會下設經濟、司法、外事、國防、教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環境等8個委員會。議長伊西多爾·姆武巴(Isidore MVOUBA),剛果勞動黨政治局委員。
參議院議員72名,經地區選舉團間接選舉產生,任期6年,可連選連任。2023年8月順利實行改選。參議院下設法律、行政和人權,經財、生產、裝備和環境,外交和合作,防務安全,教育、文化和科技,衛生、就業和社會等6個委員會。參議長皮埃爾·恩戈洛(Pierre NGOLO),2023年9月由參議院選舉產生,剛果勞動黨政治局委員。
【政 府】2022年9月剛成立新政府,共有成員38人。總理為阿納托爾·克利內·馬科索(Anatole Collinet MAKOSSO)。其余37人為:公職、勞動和社會保障國務部長菲爾曼·阿耶薩(Firmin AYESSA),貿易、供應和消費國務部長阿方斯·克洛德·恩西盧(Alphonse Claude NSILOU),礦業和地質國務部長皮埃爾·奧巴(Pierre OBA),土地事務和公產管理國務部長皮埃爾·馬比亞拉(Pierre MABIALA),領土整治、基礎設施和道路養護國務部長讓—雅克·布亞(Jean-Jacques BOUYA),國防部長夏爾·里夏爾·蒙喬(Charles Richard MONDJO),內政、地方分權和地方發展部長雷蒙·澤菲蘭·姆布盧(Raymond Zéphirin MBOULOU),國家監察、公共服務質量和打擊不良價值觀部長讓·羅塞爾·伊巴拉(Jean Rosaire, IBASA),外交、法語國家和海外僑民部長讓—克洛德·加科索(Jean-Claude GAKOSSO),農業、畜牧業和漁業部長保羅·瓦朗坦·恩戈博(Paul Valentin NGOBO),經濟和財政部長讓·巴蒂斯特·翁達耶(Jean-Baptiste ONDAYE),石油天然氣部長布魯諾·讓—里夏爾·伊杜阿(Bruno Jean-Richard ITOUA),新聞和媒體部長、政府發言人蒂埃里·萊贊·蒙加拉(Thierry Lézin MOUNGALA),經濟特區和經濟多元化部長讓—馬克·蒂斯特雷·奇卡亞(Jean-Marc THYSTERE TCHICAYA),運輸、民用航空和商船部長奧諾雷·薩伊(Honoré Sayi),掌璽官兼司法、人權和土著民族促進部長安熱·艾梅·比南加(Ange Aimé BININGA),計劃、統計和區域一體化部長安格里德·奧爾加·吉萊納·埃布卡—巴巴卡斯(女,Ingrid Olga Ghislaine EBOUKA BABACKAS),河運經濟和通航河道部長居伊·喬治·姆巴卡(Guy Georges MBAKA),建設、城市規劃和住房部長若蘇埃·羅德里格·恩古奧寧巴(Josué Rodrigue NGOUONIMBA),環境、可持續發展和剛果盆地部長阿萊特·蘇當·諾諾(女,Arlette SOUDAN NONAULT),林業經濟部長羅莎莉·馬東多(女,Rosalie MATONDO),衛生和人口部長吉爾貝·莫科基(Gilbert MOKOKI),國際合作和促進公私伙伴關系部長德尼·克里斯戴爾·薩蘇-恩格索(Denis Christel SASSOU-NGUESSO),能源和水利部長埃米爾·烏奧索(Emile OUOSSO),青年、體育、公民教育、專業技能培訓和就業部長于格·恩古埃隆德萊(Hugues NGOUELONDELE),工業發展和私營部門促進部長安托萬·托馬·尼塞福爾·菲拉·圣—厄德(Antoine Thomas Nicéphore FYLLA SAINT-EUDES),中小企業和手工業部長雅克利娜·莉迪婭·米科洛(女,Jacqueline Lydia MIKOLO),高等教育、科研和技術創新部長埃瑪紐埃爾·德爾菲娜·埃迪特·阿杜基(女,Emmanuelle Delphine Edith ADOUKI),學前、初中等教育和掃盲部長讓·呂克·穆圖(Jean Luc MOUTOU),技術職業教育部長吉蘭·蒂埃里·芒蓋薩·埃博梅(Ghislain Thierry Manguessa EBOME),郵政、電信和數字經濟部長萊昂·朱斯特·伊邦博(Léon Juste IBOMBO),婦女促進、參與發展和非正規經濟部長伊內斯·內費爾·貝爾蒂耶·安加妮(女,Inès Nefer Bertille INGANI),預算、公共賬戶和國庫部長呂多維克•恩加采(Ludovic NGATSE),社會事務、團結和人道主義行動部長伊雷娜·瑪麗·塞西爾·姆布庫·金巴夏·戈瑪(女,Irène Marie Cécile MBOUKOU KIMBATSA née GOMA), 文化、旅游、藝術產業和娛樂部長莉迪·蓬戈(女,Lydie PONGAULT),總理府負責國家改革的部長級代表約瑟夫·呂克·奧基奧(Joseph Luc OKIO),內政、地方分權和地方發展部負責地方分權和地方發展的部長級代表朱斯特·德西雷·蒙德萊(Juste Désiré MONDELE)。
【行政區劃】全國共劃分12個省(Département),6個直轄市,97個縣。
【司法機構】憲法規定:司法權獨立于立法權,不得侵犯行政或立法權權限;司法權由最高法院、審計和預算法院、上訴法院和其他國家司法機構行使;共和國總統主持最高司法會議,通過其確保司法獨立;最高法院成員和其他各級法院的法官由總統根據最高司法會議的提名任命;設立憲法法院,負責監督各項法律及國際條約和協定的合憲性,監督總統選舉和全民公決程序的合法性并公布其結果;設立特別法庭,負責審理總統犯有的叛國罪和議員及政府成員履行職權過程中的犯罪事實。最高法院院長普拉西德·朗加(Placide LENGA);憲法法院院長奧古斯特·伊洛基(Auguste ILOKI);總檢察長喬治·阿基耶拉(Georges AKIERA)。
【政 黨】獨立后剛果勞動黨一黨執政20余年。1990年實行多黨制,目前政黨總數180多個。由執政黨剛果勞動黨領導的多黨執政聯盟“總統多數派聯盟”在剛政壇占據主導地位。2006年8月21日,薩蘇總統簽署頒布經剛國民議會和參議院通過的《政黨法》。《政黨法》規定,各政黨及政治團體須體現民族多樣性,并在剛各省會設有分部以體現地區代表性;政黨的成立由國家監控;財政上,政黨可享受國家資助;政黨活動受法律保護,但不得利用宗教進行有政治目的的宣傳。主要政黨情況如下:
(1)剛果勞動黨(Parti Congolais du Travail,PCT):簡稱“剛勞黨”。1969年12月31日成立,現有約80萬黨員,執政黨。創始人為已故總統恩古瓦比。1969—1992年為剛唯一合法政黨。1992年在首屆多黨選舉中失利,成為反對黨。1997年10月內戰結束后,重新成為執政黨。1990年12月,召開“特別四大”修改黨綱黨章,放棄馬列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作為黨的政治指導,改“先鋒隊”為群眾黨。2002年7月,放棄原“鐮刀、斧頭和棕櫚葉”的黨徽圖案,改用“大象”標志。2004年11月、2005年12月召開了中央委員會第四、第五次特別會議,討論修改黨綱、黨章、重組易名事,但黨內各派對此存有較大分歧,未達成共識。2006年8月,保守派拋開改革派擅自召開“五大”,使黨險些陷于分裂境地。12月召開“特別五大”,決定擱置易名改組的爭議,黨內團結得以維護。2011年3月,剛果勞動黨代理總書記伊西多爾·姆武巴(Isidore MVOUBA)主持召開剛勞黨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特別會議。會議決定2011年7月3—7日召開全黨特別大會,主題為“在和平、穩定與團結的氛圍中,以開放的態度重振剛果勞動黨,為剛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7月,第六次特別大會召開,選舉薩蘇總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皮埃爾·恩戈洛(Pierre NGOLO)為總書記。2019年12月,剛果勞動黨召開第五屆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確定薩蘇總統為下屆總統大選候選人,皮埃爾·穆薩(Pierre MOUSSA)為總書記,政治局由41人增至75人,常務書記處由12人增至15人,中央委員會由412人增至750人。2022年立法選舉中獲112席。
(2)泛非社會民主聯盟(Union Panafricaine pour la Démocratie Sociale,UPADS):簡稱“泛非聯盟”。前政權執政黨,現最大反對黨。1991年1月成立,6月獲合法地位。有約12萬名黨員,勢力范圍主要在南方尼阿里、雷庫木和布昂扎三省。創始人、主席為前總統利蘇巴。1997年10月,利蘇巴在內戰失敗后流亡國外。12月召開會議,原執行局成員、前國務部長馬丁·姆貝里當選為代理第一書記,并組成臨時執行局。1998年1月,參加“全國和解、團結、民主和重建論壇”。2000年8月,舉行全國委員會特別會議,選舉姆貝里為總書記和代理主席。2001年12月,姆貝里因黨內矛盾辭職另組新黨。2004年9月,利蘇巴指定翁加古·達楚(Ongakou DATCHOU)任主席,保羅·馬基塔(Paul MAKITA)為黨的總書記,宣布黨員不得進入國家機構,將進入議會的議員開除出黨。2006年12月,召開“一大”,帕斯卡爾·馬比阿拉(Pascal MABIALA)當選總書記。2007年參加立法選舉,獲得11個席位,成為議會第二大黨,但公開表示在黨的領導人仍流亡國外的情況下無意入閣。馬比阿拉代表的“白派”與前總書記穆庫埃凱(Christophe MOUKOUEKE)代表的“黃派”之間存在很大分歧,黨內分裂嚴重。2010年12月,泛非社會民主聯盟召開會議,選舉馬比阿拉為總書記。2022年立法選舉中獲7席。
(3)民主與社會進步聯盟(Rassemblement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e Progrès Social,RDPS):簡稱¨民進盟¨。1990年10月19日成立,曾有黨員10萬人,勢力范圍主要集中于南方黑角市和奎盧省。創始人為前議長讓·皮埃爾·蒂斯特雷·齊卡亞(Jean Pierre Thystere TCHICAYA)。自稱左翼政黨。黨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反對獨斷專橫、專制主義和一黨制的社會,反對國家成為少數人致富的機器。內戰結束后,該黨明確支持薩蘇新政權,參與戰后重建。現任主席馬比奧·馬翁古-曾加(Mabio MAVOUNGOU-ZINGA),總書記米歇爾·貢戈(Michel KONKO)。
【重要人物】德尼·薩蘇-恩格索:共和國總統、國家元首、武裝力量最高統帥。1943年生于剛果北部盆地省奧旺多(Owando),姆博希族人。早年曾先后在阿爾及利亞和法國的軍校學習。1961年參軍,后歷任傘兵營連長、營長、布拉柴維爾軍區司令、陸軍司令、國家保安局長等職。1963年8月參加推翻尤盧政權的“八月革命”。1968年參加“七·三一運動”,后任全國革命委員會委員。剛勞黨創始人之一。1969年剛勞黨成立大會上當選中央委員,后歷任政治局委員、常設軍事委員會常務書記。1975年底任“特別參謀部”成員,兼負責國防和安全工作的部長級代表。1977年3月任革命軍事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負責黨務和國防。1979年3月當選為黨中央主席,出任國家元首和部長會議主席。同年8月就任總統。1984年和1989年連任。1989年晉升為上將。1992年8月,競選總統失利后下野。1997年10月再次就任總統。2002年3月10日,贏得戰后首次多黨大選,當選總統。2009年7月、2016年3月、2021年3月勝選連任。
【經 濟】石油和木材出口為經濟兩大支柱。80年代初因大規模開采石油,經濟迅速發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度達1200美元,進入非洲中等收入國家行列。1985年后,歷經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下跌、多黨民主化浪潮和非郎貶值等因素的沖擊,經濟連年滑坡,陷入嚴重困境。1997年內戰使剛經濟幾陷癱瘓。1999年下半年起,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上升,剛石油收入增加,經濟形勢逐步好轉。剛政府著力整頓經濟秩序,擴大對外開放,改善投資環境,懲治腐敗,財政收入明顯改善,經濟持續恢復性增長。2009年,制訂“未來之路”發展戰略,提出實現國家現代化和工業化目標。近年來,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主要發展農業、礦業、加工業等,并積極籌建經濟特區。2014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影響,剛財政收入大幅減少,外債規模擴大,2015年經濟增長率下降為1.7%。2016年初,制定“走向發展戰略”,提出包括支持創辦農業企業、促進生產要素投入、對自然資源進行深加工等舉措,從而實現經濟多樣化、減少貧困、創造就業崗位等目的。2017年被曝出嚴重債務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剛債務占GDP比率高達110%。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之石油價格暴跌,剛經濟再度受到沖擊。
2022年主要經濟指標估算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125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550美元。
經濟增長率:2.8%。
貨幣名稱:中非金融合作法郎(FCFA,簡稱“非洲法郎”)。
通貨膨脹率:3.5%。
(資料來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網站)
【能礦資源】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在海上進行大規模開采,內陸油田尚處于勘探階段。近幾年年產量在9000萬到1億桶之間,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主要產油國之一。石油產值約占剛國內生產總值的61.2%,石油出口約占出口總收入的78%(2016年)。鉀鹽礦儲量約數60億噸,磷酸鹽礦600萬噸,鐵礦約250億噸。此外還有鋁、鋅、銅等金屬礦。
【農牧漁業】農牧業落后,2018年農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2%。糧食、肉類、蔬菜等均不能自給,90%以上依賴進口。可耕地面積1000萬公頃,已耕種面積約20萬公頃,主要集中在南方。農村人口約160萬。農業生產以個體生產為主,個體農民耕種的土地占已耕面積的68%,國營和外資合營農場占28%,私營農場占2.45%。主要糧食作物有木薯、玉米、稻谷、土豆、花生、香蕉等,經濟作物有甘蔗、可可、咖啡、油棕、煙草等,畜產品有牛、羊、豬、雞等。
漁業包括海上、淡水捕魚和養殖業。
【林 業】森林資源豐富,面積2200萬公頃,約占全國面積的65%。可開采木材多達300余種,主要出口品種有鐵木、刺果美等40余種。林業是繼石油之后剛政府第二大財政收入來源,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約占5%。2014年木材貿易占出口總額約3.6%。2015年出口木材93.37萬立方米,以原木和未經干燥的鋸材為主。
【工 業】獨立后,曾建立200多家工業企業,因企業經營不善和戰爭破壞,原有生產型項目已基本不存在。現生產型企業基本是外國獨資或控股。2018年工業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2.7%。剛全國發電裝機總量為361MW,主要為水電和天然氣發電。
【服務業】2019年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2%。商業大部分控制在以法資為主的剛果—奎盧·尼阿里貿易公司、剛—法西非貿易公司和桑加·烏班吉貿易公司的手中,零售業主要由馬里和黎巴嫩人經營,小型商業服務由西非商人(以塞內加爾、馬里人為主)控制。近年來,中國商人增多,大多經營日用百貨等小商品。
【交通運輸】鐵路:大洋鐵路是全國僅有的一條鐵路,也是非洲最早的鐵路之一,1934年由法國殖民者修建。總長886公里,其中主干線長512公里,連接首都布拉柴維爾和港口城市黑角,系剛東西交通命脈。設計年貨運量300萬噸,因年久失修,目前年貨運量僅70萬噸,客運量80萬人次。
公路:總長2萬公里,其中瀝青路1200公里。主要有兩條干線:1號公路從布拉柴維爾向西至黑角,與大洋鐵路平行,長570公里;2號公路從布拉柴維爾向北經奧旺多至韋索,長856公里。2016年,除最北的利庫阿拉省外,其他省會城市均與首都布拉柴維爾通柏油路。
水運:內河航線總長約5000公里。黑角港是非洲西海岸3大海港之一,最深水位達16米,可停泊長230米吃水34英尺的巨輪。年吞吐量為1950萬噸左右,擁有2個集裝箱碼頭和2個大型木材裝卸碼頭。運量占全國總航運量的90%。
空運:全國有23個機場,其中布拉柴維爾和黑角有國際航空站。剛果航空公司擁3架波音737–300,3架波音737–200,1架E–120客機和3架中國生產的“新舟60”客機、2架運12飛機,主要經營國內航運。
【財政金融】2023年國家財政收入預算為28851.48億非郎(約合53.04億美元),財政支出預算為21057億非郎(約合38.71億美元)。
1997年內戰前,剛主要銀行有:中部非洲國家銀行剛果分行、中部非洲國家發展銀行(BDEAC)、剛果國家發展銀行(BNDC)、剛果商業銀行(BCC)、剛果銀行聯盟(UCB)、剛果國際銀行(BIDC)、剛果農工商信貸銀行(CAIC)等。商業銀行均與外資、尤其是法資合營,國家控股50%。2000年,剛決定對銀行業實施私有化,對剛果國家發展銀行和剛果商業銀行進行清算。2001年,剛果銀行聯盟被總部設在科特迪瓦的歐非投資金融機構(COFIPA)收購。2002年法國里昂信貸集團收購了剛果國際銀行。2004年,摩洛哥一家私人銀行控股剛果農工商信貸銀行,改名剛果銀行。2005年,中部非洲國家銀行將剛4家銀行整體信譽等級定為資金狀況中等脆弱,其中2家良好,1家中等脆弱,1家極差。目前,剛銀行系統中除中非國家銀行駐剛分行代行央行職能外,還有剛果銀行、剛果商業信貸銀行、剛果債務銀行、中非國家發展銀行等。2015年7月,中國農業銀行與剛方合資設立的中剛非洲銀行對外營業,并于2017年5月在黑角開設首家分行。
【對外貿易】近年來對外貿易情況如下(單位:百萬美元):
年代 |
出口額 |
進口額 |
差額 |
2020 |
4953 |
2785 |
2168 |
2021 |
8378 |
3371 |
5007 |
2022 |
10661 |
4111 |
6550 |
(資料來源:2023年第三季度《倫敦經濟季評》)
主要出口產品為石油、木材等。進口成品油、運輸設備、機電、建材、紡織原料和食品等。2022年,主要出口國是中國、比利時、巴西、印度等。主要進口國是中國、法國、比利時、納米比亞等。
【外國資本】外資在剛主要經濟部門中占重要地位,約占石油開采業的80%,建筑業的90%,商業的80%。資金主要來自法國、意大利、美國和中國。其中石油領域投資主要來自法國、意大利、美國。
【外國援助】目前,剛最大援助國為法國,其次為美國、德國、意大利等,聯合國、世界銀行、歐盟等國際組織也向剛提供大量援助。國際援助主要集中于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衛生、減貧、環境和森林保護、人力資源培訓等領域。
【人民生活】人口自然增長率2.6%,2021年預期壽命64歲。平均每個母親育有4.5個孩子,新生兒死亡率為36.2‰。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國家,67.4%的人口生活在城市。2019年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37%。現有綜合醫院4所,婦幼保健醫院2所,區縣醫院43所,醫療中心146個,醫療所464個,各種防治所215個,共有病床11000張,各類醫務人員7500人,其中醫生567人(包括外國醫生約100人)。常見病有瘧疾、艾滋病、傷寒、結核、絲蟲病、腦膜炎、麻風病、血吸蟲病、錐蟲病和鐮狀細胞貧血等。
【電 信】共有4家移動通信運營商,分別是ZAIN,MTN,WARID和BINTE。近年來,許多用戶放棄使用固定電話,僅剩近2000用戶,移動電話用戶發展迅速。2010年11月,剛移動電話運營商Zain被印度通信公司 Airtel收購。
【軍 事】獨立后組建軍隊,稱“剛果武裝部隊”。1966年6月22日,改為“剛果國家人民軍”,6月22日定為建軍節。1992年3月15日通過的憲法恢復“剛果武裝力量”名稱。2002年底,薩蘇總統對剛軍結構做出重大調整,設立總參謀長、三軍和國家憲兵總督察,取消陸、海、空軍司令,分設陸、海、空軍參謀長。
實行義務兵役制,18~35歲的公民必須義務服兵役兩年。現有兵力2.2萬人,其中陸軍1.5萬人,海軍2000人,空軍1500人,憲兵3500人。另有警察等準軍事人員5000人。全國劃分為9個軍區。
【文化教育】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文化教育水平較高的國家。成人掃盲率79.3%,曾數次在國際上獲掃盲獎。剛歷屆政府均高度重視教育。1995年9月1日頒布的新教育法規定:小學、初中實行義務教育制,到16周歲為止,中等教育分普通中學和職業技術學校兩類。全國教育工作者2.8萬人,在校學生總數70多萬。小學入學率為82%,初中入學率44%,高中及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入學率27%。現有大學2所。。
【新聞出版】主要報刊有:《新共和國報》,1999年創刊的官方周報;《布拉柴維爾快訊》,1998年由中部非洲新聞署創辦,現為剛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和唯一的日報。近年來還創辦了20余種定期和不定期黨報和私人報刊。
剛果通訊社:官方通訊社。1960年創建。內戰后經營困難,每日新聞改為每周三期。
剛果電臺:官方電臺,用法語、英語和剛果語、林加拉語等民族語言廣播。創建于四十年代,獨立后改名為剛果革命之聲,1991年改現名。
剛果電視臺:官方電視臺,1973年建立。用法語、莫努庫圖巴語和林加拉語等播出,覆蓋范圍為首都布拉柴維爾和黑角市。
【對外關系】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在平等互利、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的基礎上同一切奉行和平、自由、公正、團結的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立足非洲,重點發展與周邊國家關系,奉行睦鄰友好政策,積極推動中部非洲政治、經濟一體化進程。近年來,在優先發展同法國關系的同時,積極發展同美國、歐盟以及亞洲國家的關系,力求實現外交與合作多元化。
【同法國的關系】剛系法國前殖民地。法是剛第一大援助國、第一大投資國、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地國。2013年4月、2014年1月薩蘇總統對法國進行工作訪問,2013年12月赴法出席法非和平和安全峰會。2015年7月,薩蘇總統赴法國進行國事訪問。2016年6月,加科索外長訪法。2017年1月,薩蘇總統出席在馬里舉行的第27屆法非峰會。2018年6月,法外長勒德里昂訪剛。同年11月,薩蘇總統赴法國出席一戰結束100周年紀念活動。2019年9月初,薩蘇總統赴法國進行工作訪問,同月,薩蘇總統赴法國出席法國前總統希拉克葬禮。2020年10月,法外長勒德里昂訪剛。2021年8月和2022年4月,馬科索總理兩次訪法。12月,薩蘇總統對法進行工作訪問,同法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見。2023年3月,法總統馬克龍對剛進行工作訪問。
【同美國的關系】剛美1960年建交。2000年,剛被美列為《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惠及國。美在剛重點投資石油開發,系剛石油主要進口國。美雪佛龍公司收購了剛果石油公司25%的股份,還獲得了安哥拉剛果邊境海上油田的開采權。2004年7月,美免除剛134億非郎債務,對119億非郎債務作出延期償還安排。2009年6月,美免除剛全部共計70億非郎債務。2014年8月,薩蘇總統出席在華盛頓舉行的首屆美非峰會。2016年12月,薩蘇赴美與美方就利比亞問題交換意見。2017年2月,美眾議院代表團訪剛。2021年10月,薩蘇總統會見美國氣候變化特使助理潘興。2022年2月,美負責中部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幫辦霍爾曼訪剛。8月,薩蘇總統同正在訪非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9月,美國海軍遠征移動基地艦“赫謝爾·伍迪·威廉姆斯”號訪問黑角港。12月,薩蘇總統赴美出席第二屆美非峰會。
【同俄羅斯的關系】剛果與蘇聯于1964年建交。雙方簽有文化、科學、貿易、航空、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和友好合作條約。蘇聯解體后,原蘇聯駐剛使館改為俄羅斯使館,同時關閉了在黑角的總領館。2002年12月,俄外交部派團訪剛,并宣布減免剛3億美元債務,減債幅度達70%。2014年4月,在莫斯科召開兩國經貿混委會會議。2016年4月,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作為總統特使出席薩蘇總統就職儀式。2017年3月,加科索外長對俄進行工作訪問。2019年5月,薩蘇總統訪俄。2019年10月,薩蘇總統出席首屆俄非峰會,并與俄總統普京舉行雙邊會晤。2022年7月,俄外長拉夫羅夫訪剛。9月,在布拉柴維爾召開兩國經貿混委會。2023年7月,薩蘇赴俄羅斯出席第二屆俄非峰會。
【同非洲國家的關系】剛重視睦鄰友好,積極參與地區事務,是中部非洲經濟和貨幣共同體、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成員國。同剛果(金)、加蓬、喀麥隆、中非、乍得等鄰國和其他非洲國家均保持友好合作關系。
與剛果(金)總體保持友好關系。 2019年2月,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訪問剛果(布)。5月,薩蘇總統赴剛果(金)首都金沙薩,出席齊塞克迪總統之父的葬禮。2020年7月,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訪問剛果(布)。9月,薩蘇總統對剛果(金)進行回訪。2021年1月和12月,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對剛果(布)進行工作訪問。5月,薩蘇總統對剛果(金)進行工作訪問。2022年6月,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對剛果(布)進行工作訪問。10月,薩蘇總統訪問剛果(金)。2023年2月,薩蘇總統會見到訪的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
積極調解并推動解決乍得蘇丹危機和利比亞問題。2011年3月,薩蘇總統赴毛里塔尼亞參加非盟利比亞問題特別委員會五國首腦會議。4月,薩蘇總統再次出席在毛里塔尼亞召開的非盟利比亞問題特別委員會會議,隨后同委員會其他成員國領導人一道赴利比亞進行斡旋。2016年11月,薩蘇總統當選為非盟利比亞問題高級委員會主席,并于2017年1月在剛主持召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11月,利比亞城市和部族高級委員會會議在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召開,薩蘇總統、利比亞城市和部族高級委員會主席拉日利出席。2018年5月,薩蘇總統赴法出席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2019年6月,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總理薩拉杰訪剛并會見薩蘇總統。2020年1月,薩蘇總統出席利比亞問題柏林峰會。3月,薩蘇總統在剛主持召開非盟利比亞問題聯系小組會議。2021年7月,利比亞總統委員會主席穆罕默德·尤尼斯·曼菲應邀對剛進行首次正式訪問,薩蘇總統同其舉行會談。2022年7月,剛主辦利比亞問題特別會議。2023年7月,利比亞民族和解大會第一次預備會議在剛首都召開。
積極調解中非共和國危機。2012年12月中非形勢惡化后,薩蘇總統出任中非危機行動委員會主席,推動中非政府與反政府武裝達成和平協議,緩和中非國內和中部非洲安全局勢。2015年5月,薩蘇總統赴中非出席中非全國和平與和解論壇開幕式。2016年3月,薩蘇總統赴中非出席圖瓦德拉總統就職儀式。4月,中非新當選總統圖瓦德拉訪剛,與薩蘇總統就中非局勢和地區形勢交換意見。2023年7月,薩蘇總統會見到訪的中非總統圖瓦德拉。
與安哥拉簽有軍事協議,安曾在剛南部有駐軍。2009年8月,多斯桑托斯總統出席薩蘇總統就職儀式。2010年6月,薩蘇總統赴南非參加世界杯開幕式期間同安哥拉總統舉行會晤。2014年3月,薩蘇總統對安哥拉進行工作訪問。2015年3月,薩蘇總統對安哥拉進行工作訪問。11月,薩蘇總統赴安出席安獨立40周年慶祝活動。2022年4月,安哥拉外長安東尼奧訪剛。9月,薩蘇總統赴安哥拉出息洛倫索總統就職儀式。
加蓬前總統奧馬爾·邦戈曾積極調解剛果(布)各派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促成剛政府與反政府各派簽署和平協議。2009年11月,薩蘇總統訪加。2015年9月,阿里·邦戈總統赴剛出席第十一屆非洲運動會開幕式。2016年6月,阿里·邦戈總統訪剛。10月,加總理恩貢戴訪剛。2018年2月,加蓬總統邦戈訪剛。2023年10月,加蓬過渡總統恩圭馬訪剛。
積極發展與其他非洲國家的關系。2016年4月,納米比亞、尼日爾、加蓬、安哥拉、幾內亞、塞內加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乍得等國元首和首腦出席薩蘇總統就職儀式。8月,赤道幾內亞、貝寧、中非、幾內亞、科特迪瓦等國政要出席剛獨立慶典。2019年8月,薩蘇總統赴安哥拉,與烏干達、盧旺達、剛果(金)、安哥拉四國元首共同出席大湖地區國際會議小型峰會。2021年3月,幾內亞比紹總統恩巴洛對剛進行訪問。11月,薩蘇總統會見到訪多哥總統福雷。2022年1月,國際合作部長克里斯戴爾應邀對幾內亞比紹進行工作訪問。3月,薩蘇總統同到訪的幾內亞比紹總統恩巴洛舉行會談。4月,盧旺達總統卡加梅訪剛。5月,多哥總統福雷對剛進行工作訪問。7月,馬科索總理對科特迪瓦進行工作訪問。9月,薩蘇總統赴肯尼亞出席魯托總統就職儀式。11月,幾內亞比紹總統恩巴洛訪剛。2023年2月,幾內亞比紹總統恩巴洛、尼日爾總統巴祖姆以及布隆迪總統恩達伊施米耶先后訪剛。2023年7月,薩蘇總統對盧旺達進行國事訪問,肯尼亞總統魯托對剛進行國事訪問。8月,薩蘇總統會見應邀到訪的安哥拉總統洛倫索。
2010年1月,薩蘇總統出席在中非首都班吉舉行的第10屆中部非洲經濟與貨幣共同體(CEMAC)首腦峰會,并擔任該機構2010年輪值主席。2012年7月,CEMAC第11屆首腦會議在布拉柴維爾召開。2016年7月,薩蘇總統赴赤道幾內亞出席CEMAC特別首腦會議。11月,穆安巴總理會見CEMAC委員會主席穆薩。2018年10月,薩蘇總統赴乍得出席CEMAC國家領導人特別峰會。2023年2月,薩蘇總統赴剛果(金)首都金沙薩出席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CEEAC)第22屆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3月,薩蘇總統赴喀麥隆出席中部非洲經濟與貨幣共同體(CEMAC)第15次峰會。7月,薩蘇總統赴加蓬出席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第23屆峰會。
剛果(布)積極參與大湖地區事務。2017年10月,《剛果(金)和大湖地區和平、安全與合作框架協議》后續機制第八次高級別會議暨大湖地區國際會議第七屆峰會在剛召開,薩蘇總統在會上接任大湖地區國際會議輪值主席。同年12月,薩蘇總統與安哥拉總統洛倫索、剛果(金)總統卡比拉在布拉柴維爾召開大湖地區國際會議小型峰會。2019年8月,薩蘇總統與烏干達、盧旺達、剛果(金)、安哥拉四國元首共同出席在安哥拉舉行的大湖地區國際會議小型峰會。2020年11月,大湖地區國際會議第8屆首腦會議以視頻方式召開,主題為¨通過增進地區合作及促進經濟發展,推動落實大湖地區安全發展協定¨,薩蘇總統期滿卸任大湖地區國際會議輪值主席。2021年1月和5月,薩蘇總統先后在安哥拉出席大湖地區國際會議小型峰會。2022年2月,薩蘇在剛召開小型峰會,邀請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多哥總統福雷和剛果(金)總統齊塞克迪就中西部非洲及大湖地區政治安全局勢交換意見。
2014年5月,非盟首腦特別峰會在剛舉行。2016年7月,薩蘇總統赴盧旺達基加利出席非盟第27次首腦會議。2017年1月和7月,薩蘇赴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出席非盟第28、29次首腦會議,5月赴赤道幾內亞出席非盟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十國元首委員會會議。2020年2月,薩蘇總統赴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出席第33屆非盟首腦會議。2022年2月,薩蘇總統赴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出席第35屆非盟首腦會議。2023年2月,薩蘇總統赴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出席第36屆非盟首腦會議,并作為非盟利比亞問題高級委員會主席主持召開利比亞問題會議。
【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關系】2021年10月,薩蘇總統赴阿聯酋進行工作訪問。2022年2月,剛總理馬科索對阿聯酋進行工作訪問。4月,意大利外長迪馬約訪剛。7月,薩蘇總統應邀赴阿爾及爾參加阿爾及利亞獨立60周年慶祝活動,赴塞內加爾出席國際開發協會第20輪增資高級別會議。2011年3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訪剛,對剛達到重債窮國完成點后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評估,認為情況總體令人滿意。2018年7月、2019年8月,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兩度訪剛。
2021年5月,薩蘇總統赴法國出席非洲經濟體融資峰會。11月,薩蘇總統赴蘇格蘭出席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世界領導人峰會,并赴法國出席第四屆巴黎和平論壇和利比亞問題國際會議。2022年2月,薩蘇總統率團赴比利時出席第六屆歐盟-非盟峰會。3月,薩蘇總統赴塞內加爾出席第九屆世界水論壇。4月,總理馬科索赴華盛頓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7月,薩蘇總統赴塞內加爾參加國際開發協會第20輪增資高級別會議。9月,薩蘇總統在土耳其同埃爾多安總統舉行會談。11月,薩蘇總統赴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2月,總理馬科索赴安哥拉出席第十屆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集團首腦會議。2023年3月,薩蘇總統赴加蓬出席“一個森林”峰會。6月,薩蘇總統赴法國出席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8月,總統薩蘇赴巴西出席亞馬孫峰會,后赴南非出席¨金磚+¨領導人對話會和中非領導人對話會。9月,總統薩蘇赴肯尼亞出席非洲氣候峰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