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2024-04-23 10:26

【國 名】 博茨瓦納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Botswana)。

【面 積】 581730平方公里。

【人 口】 234.6萬(2022年)。絕大部分為班圖語系的茨瓦納人(占人口的90%)。主要民族有恩瓦托、昆納、恩瓦凱策和塔瓦納等,其中恩瓦托族最大,約占人口的40%。另有數萬歐洲人和亞洲人。官方語言為英語,通用語言為茨瓦納語。多數居民信奉基督教,農村地區(qū)部分居民信奉傳統(tǒng)宗教。

【首 都】 哈博羅內(Gaborone),人口約24.6萬(2022年)。

【國家元首】 總統(tǒng)莫克維齊·馬西西(Mokgweetsi Masisi),2019年11月1日宣誓連任總統(tǒng)。

【重要節(jié)日】 新年:1月1日;勞動節(jié):5月1日;塞雷茨·卡馬爵士日:7月1日;總統(tǒng)日:7月15日至16日;獨立日:9月30日;圣誕節(jié):12月25日。

【簡 況】 南部非洲內陸國家。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東接津巴布韋,西連納米比亞,北鄰贊比亞,南界南非。大部分地區(qū)屬熱帶草原氣候,西部為沙漠、半沙漠氣候。年均氣溫21℃。年均降水量400毫米。獨立前稱貝專納。公元13~14世紀,茨瓦納人由北方遷居此地。1885年淪為英國保護地,稱“貝專納保護地”。1966年9月30日宣布獨立,定名為博茨瓦納共和國,仍留在英聯(lián)邦內,實行多黨制,由博茨瓦納民主黨執(zhí)政,塞雷茨·卡馬任總統(tǒng)。

【政 治】 1980年7月,馬西雷接任總統(tǒng)職務。1984年、1989年和1994年,民主黨在議會選舉中接連獲勝,馬西雷三次蟬聯(lián)總統(tǒng)。1998年,馬西雷主動辭去總統(tǒng)職務,莫哈埃接任總統(tǒng)。1999年和2004年,民主黨在大選中均以壓倒優(yōu)勢勝出,莫哈埃兩度蟬聯(lián)總統(tǒng)。2008年,莫哈埃總統(tǒng)任期屆滿,原副總統(tǒng)伊恩·卡馬接任總統(tǒng)。在2009年10月舉行的大選中,民主黨獲得議會57個民選議席中的45席,卡馬蟬聯(lián)總統(tǒng)并組成新一屆內閣。2014年10月,卡馬在大選中再次蟬聯(lián)總統(tǒng),但民主黨遭遇來自反對黨的強力挑戰(zhàn),僅獲57個民選議席中的37席。2018年4月1日,原副總統(tǒng)莫克維齊·馬西西接替任期屆滿的卡馬,就任博獨立以來第五任總統(tǒng)。2019年10月,博舉行第十二次全國大選,馬西西成功當選連任,11月1日宣誓就職。

【憲 法】 1966年9月30日生效,后幾經修改。憲法規(guī)定:博實行多黨議會制,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總統(tǒng)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由國民議會選舉產生,任期5年,自首次履行總統(tǒng)職權之日起,累計任職時間不超過10年;總統(tǒng)死亡、辭職或任期屆滿時,副總統(tǒng)自動接任總統(tǒng)職務;國民議會行使立法權;國民議會通過的決議、法案須經總統(tǒng)批準才能生效;總統(tǒng)有權召集和解散議會。

【議 會】 由總統(tǒng)、57名民選議員、6名特選議員(由總統(tǒng)提名,議會表決通過)和議長(由議員選出,主持議會會議,無投票權)組成,每屆任期5年。議會的主要職權是:選舉總統(tǒng),制定法律,修改憲法,審議國家發(fā)展計劃和政府財政預算。一般議案半數表決通過,重要議案需2/3贊成通過。本屆國民議會于2019年10月大選產生。目前民主黨占38席,由民主運動黨、民族陣線、人民黨組成的民主改革聯(lián)盟占15席,愛國陣線黨占3席,進步聯(lián)盟黨占1席。6名特選議員均為民主黨成員。議長潘杜·斯格勒曼尼(Phandu Skelemani,民主黨),2019年11月就任。

【酋長院】 議會的咨詢機構,原由15名成員組成。2005年4月,議會通過對憲法77、78和79條的修正案,規(guī)定酋長院成員增至35名,其中8人由8大部族酋長擔任,稱為“當然成員”,7人由8位當然成員推選,稱為“選舉成員”,其余20人由各地區(qū)選舉產生,稱為“特選成員”。酋長院的職責范圍和權力僅限于特定傳統(tǒng)事務,如習慣法、非洲法院、領導職務、民族財產、部落首領的任免、憲法修正案等。每年議會開幕前,酋長院先召開例會,向議會提出動議和議案,但不具有任何約束力。酋長院在必要時可要求有關部長到酋長院說明情況,部長也可到酋長院征詢意見。2019年11月19日,酋長院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人,特羅夸族大酋長哈博羅內(Kgosi Puso Gaborone)繼續(xù)連任主席,副主席為齊佩(Kgosi Frank Tshipe Tshipe)。

【政 府】 本屆內閣于2019年11月5日產生。2022年馬西西總統(tǒng)對內閣部門名稱、職能和人員組成進行調整,主要成員有:總統(tǒng)莫克維齊·馬西西,副總統(tǒng)斯倫伯·措格瓦內(Slumber Tsogwane),總統(tǒng)部長尼爾·莫爾瓦恩(Neale Morwaeng),國防與安全部長卡希索·穆西(Kagiso Mmusi),外交部長萊莫岡·夸佩(Lemogang Kwape),司法部長馬查納·薩姆庫尼(Machana Shamukuni),地方政府與農村發(fā)展部長科特拉·奧特韋齊(Kgotla Autlwetse),財政部長佩姬·塞拉邁(Peggy Serame,女),交通與公共事務部長埃里克·莫拉萊(Eric Molale),土地與水資源事務部長凱芬采·姆茲溫尼拉(Kefentse Mzwinila),農業(yè)部長菲德利斯·莫勞(Fidelis Molao),勞工與內政部長安娜·莫凱蒂(Anna Mokgethi,女),教育與技能發(fā)展部長道格拉斯·萊措拉泰貝(Douglas Letsholathebe),衛(wèi)生部長埃德溫·迪科洛蒂(Edwin Dikoloti),礦產與能源部長萊福科·莫阿希(Lefoko Moagi),貿易與工業(yè)部長穆西·卡費拉(Mmusi Kgafela),通訊、知識與技術部長圖拉漢約·塞霍科(Thulaganyo Segokgo),青年、性別、體育與文化部長圖米索·拉卡雷(Tumiso Rakgare),環(huán)境與旅游部長菲爾達·凱倫(Philda Kereng,女),企業(yè)部長卡拉博·哈雷(Karabo Gare)。

【政府網址】 www.gov.bw

【行政區(qū)劃】 全國劃分為10個行政區(qū)。

【司法機構】 由高等法院、上訴法院和傳統(tǒng)法院組成。傳統(tǒng)法院相當于初級法院,由各民族酋長擔任法律執(zhí)行人。高等法院院長、首席大法官泰倫澤·蘭諾瓦內(Terence Rannowane)。總檢察長安塔利亞·莫羅科姆(Athalia Molokomme)。

【政 黨】 主要政黨情況如下:(1)博茨瓦納民主黨(Botswana Democratic Party):1962年1月成立。獨立后一直執(zhí)政,主張經濟獨立和自力更生,在發(fā)展經濟的同時保持社會公正;對外實行多方位外交,維護并促進民族利益。總裁莫克維齊·馬西西,全國主席斯倫伯·措格瓦內。總書記卡維斯·卡里奧。

(2)民主改革聯(lián)盟(Umbrella for Democratic Change):2012年成立。由博茨瓦納民主運動黨(Botswana Movement for Democracy,2010年5月29日成立,是從民主黨內分裂出來的一支新反對黨,口號是“我們的博茨瓦納”)、博茨瓦納民族陣線(Botswana National Front,1967年10月成立,主張在博進行民族民主革命,實現社會主義)和人民黨(Botswana People's Party,1960年殖民地時期成立,是博成立最早的政黨)聯(lián)合組成,在2014年大選中對民主黨形成強有力的挑戰(zhàn)。總裁杜馬·博科(Duma Boko)。2017年2月3日,大會黨(Botswana Congress Party,1998年6月成立,由民陣中分裂而來,口號是“為了民族自由”)加入民主改革聯(lián)盟,與聯(lián)盟原三黨正式成立新的反對黨聯(lián)盟,擬以民主改革聯(lián)盟的名義參加2019年大選,聯(lián)盟主張社會民主主義,黨派顏色為“皇家藍”。(3)博茨瓦納進步聯(lián)盟黨(Alliance for Progressives):2017年10月成立,是從反對黨民主運動黨內分裂出來的一支新反對黨,致力于帶領博人民建設一個全新的博茨瓦納共和國。總裁恩達巴·赫拉泰(Ndaba Gaolathe)。(4)博茨瓦納愛國陣線黨(Botswana Patriot Front):2019年7月6日成立,由從博民主黨退黨的前總統(tǒng)卡馬及其追隨者創(chuàng)立,主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視糧食安全、旅游業(yè)發(fā)展等領域,表示將致力于為博帶來就業(yè)和財富。總裁比海·布塔萊(Biggie Butale)。

【重要人物】 莫克維齊·馬西西:總統(tǒng)。1962年7月生。1984年獲博茨瓦納大學教育學學士學位。曾赴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留學,分別獲教育學和經濟社會學碩士學位。曾在博教育部和聯(lián)合國任職。2009年當選國民議會議員,任博總統(tǒng)事務與公共管理部副部長。2011年至2014年歷任總統(tǒng)事務與公共管理部長、教育部長等職,同時擔任內閣消除貧困委員會主席。2014年11月起任副總統(tǒng)。2015年7月當選博民主黨全國主席,2017年7月連任。2018年4月1日接任總統(tǒng)、民主黨總裁。2019年10月,帶領民主黨贏得第十二次全國大選,勝選連任總統(tǒng)。斯倫伯·措格瓦內:副總統(tǒng)。1960年生,1999年當選國民議會議員并連任至今。2004年至2009年任博財政與經濟發(fā)展部副部長。2014年至2018年3月任地方政府與農村發(fā)展部長。2018年4月1日當選博民主黨全國主席,4月4日當選副總統(tǒng)。2019年11月連任副總統(tǒng)。

【經 濟】 博是非洲經濟發(fā)展較快、經濟狀況較好的國家之一。鉆石業(yè)是其經濟支柱,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畜牧業(yè)是傳統(tǒng)產業(yè),制造業(yè)欠發(fā)達,旅游業(yè)近年來發(fā)展較快,成為新興產業(yè)。獨立后,博政府建立了自由市場經濟體制,采取優(yōu)惠措施吸引外資和國外先進技術,先后制定了11個國家發(fā)展計劃,經濟實現了快速、持續(xù)發(fā)展。為改變經濟發(fā)展主要依賴鉆石業(yè)的狀況,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博政府開始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馬西西接任總統(tǒng)后將促進經濟多元化、增加就業(yè)和改善民生作為施政首要目標,將鉆石業(yè)、旅游業(yè)、畜牧業(yè)、采礦業(yè)和金融服務業(yè)確定為重點產業(yè)。2022年,為應對新冠疫情、推動經濟復蘇,博政府出臺18億普拉的短期紓困計劃,包括下調增值稅稅率、免除食用油和液化氣的增值稅等。2022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資料來源:博茨瓦納統(tǒng)計局)

國內生產總值:190.71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082美元
經濟增長率:5.8%
貨幣名稱:普拉
匯率:1美元≈13.20普拉
通貨膨脹率:12.1%

【資 源】 礦產資源豐富。主要礦藏為鉆石,其次為銅鎳、煤、蘇打灰、鉑、金、錳等。鉆石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探明的銅鎳礦蘊藏量為4600萬噸,煤蘊藏量170億噸。

【工礦業(yè)】 近年,博政府積極發(fā)展鉆石加工業(yè),以提高鉆石業(yè)利潤。2008年鉆石產量3260萬克拉,產值32.7億美元,位列世界第一。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鉆石產量大幅減少至1773萬克拉。2011年鉆石產量為2290萬克拉。銅鎳是繼鉆石后重要的出口礦產品,2011年產量為3.2萬噸。2012年,博鉆石出口額361億普拉,占出口總額的79.3%,銅鎳出口額33.1億普拉,占出口總額的7.3%。2013年,博鉆石產量提高12.4%,礦業(yè)產值增加10.6%。2014年全球原材料價格持續(xù)大幅下降,博鉆石業(yè)遭重創(chuàng),鉆石產量銳減至1223萬克拉。得益于全球鉆石需求復蘇,2015年博鉆石產量回升至2037萬克拉,2016年為2050萬克拉,2017年為2296萬克拉,2018年逾2410萬克拉。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采礦業(yè)減產超過60%。2021年,由于鉆石產量增長,礦產業(yè)恢復至疫前水平,工業(yè)產值占GDP總產值的19.2%。

【制造業(yè)】 制造業(yè)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含紡織、啤酒、化工和電力等。

【農牧業(yè)】 農業(yè)較不發(fā)達,可耕地占全國面積的15%。2017/2018年耕種面積為26.85萬公頃,糧食產量約6.61萬噸,只能滿足國內糧食需求的22%左右,主要農作物為高粱、玉米、小米、豆類以及水果、蔬菜。政府鼓勵農民多種糧,增加糧食自給。

畜牧業(yè)占農業(yè)產值的70%,是國民經濟傳統(tǒng)支柱產業(yè)之一,也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畜牧業(yè)以養(yǎng)牛為主,養(yǎng)羊為輔。博有現代化的大型屠宰廠和肉類加工廠,年屠宰能力為40~50萬頭牛。2017年牛肉出口額為8580萬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31%。家禽養(yǎng)殖業(yè)始于1976年,生產的肉雞和雞蛋能夠滿足國內需求。

【旅游業(yè)】 博是非洲主要旅游目的國之一。旅游資源豐富,是非洲野生動物種類和數量較多的國家。政府把全國38%的國土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qū),設立了3 個國家公園,5個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喬貝國家公園和奧卡萬戈三角洲野生動物保護區(qū)為主要旅游點。旅游業(yè)是博GDP的第二大貢獻行業(yè),創(chuàng)造了最大的就業(yè)增長。目前,在博注冊酒店共80家。酒店業(yè)共創(chuàng)造了11604個工作崗位。政府設立了旅游業(yè)培訓基金,用于旅游業(yè)員工培訓。近年,在新冠疫情沖擊下旅游業(yè)陷入停滯。

【交通運輸】 以公路運輸為主,主要城鎮(zhèn)之間有公路相連,總長1.94萬公里,其中30%為柏油路面。全國各主要城鎮(zhèn)之間以及博與南非、贊比亞、津巴布韋和納米比亞之間已基本由柏油馬路連接,其中干線公路等級較高。鐵路長900公里。主要鐵路線跨越弗朗西斯敦、哈博羅內和洛巴策,連接南非和津巴布韋。博鐵路公司是負責鐵路運輸的國有企業(yè)。博航空公司辟有飛往南非的地區(qū)航線和國內主要城鎮(zhèn)及旅游區(qū)之間的航線。現有6個國際機場,首都有卡馬國際機場,其余5個機場設在弗朗西斯敦、馬翁、卡薩尼、塞萊比-皮奎和杭濟。此外有數十個小型機場分散在全國各地。2005年,博成立獨立的民用航空管理局。博航空公司年運送旅客近百萬人次。

【財政金融】 博國家銀行于1975年建立,1976年發(fā)行本國貨幣“普拉”。長期執(zhí)行審慎的財政政策。前幾年受礦業(yè)收入下降、普拉對美元升值和政府施行積極財政政策的影響,曾一度出現財政赤字。政府采取了嚴格控制支出等措施,使財政收支最終處于盈余狀態(tài)。2020年,外債余額為17.70億美元。2021年外匯儲備約49.6億美元。

【對外貿易】 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主要出口鉆石、銅鎳礦產品、機電產品等;進口鉆石、機電產品、燃油、食品等。博主要貿易伙伴為南非、納米比亞、加拿大和比利時。2021年,博對外貿易總額為149.64億美元,其中進口額為79.84億美元,出口額為69.80億美元,貿易逆差10.04億美元。

【外國資本】 1997年博成立出口發(fā)展與投資局(BEDIA),專門負責推動出口和吸引外國投資的工作。2012年4月,博金融服務中心和出口發(fā)展與投資局合并,成立博茨瓦納投資與貿易中心,以促進投資與出口,并為公眾提供服務。2018年度,博吸引外資10.82億普拉。2019年,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對博主權信用評級為A2。2020年5月和9月,穆迪將博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原來的“穩(wěn)定”下調為“負面”,信用評級仍維持為A2。9月,標準普爾將博主權信用評級展望從穩(wěn)定下調至負面,但保持博長期和短期本外幣債務評級“BBB+”級和“A-2”級不變。2021年,標普已將博經濟展望由“負面”調整為穩(wěn)定。2022年,標普和穆迪近期分別授予博A2和A3級主權信用評級。

【外國援助】 主要援助國和國際組織為歐盟、日本、美國、瑞典、挪威、德國、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非洲開發(fā)銀行等。博成為中等收入國家后,多數西方國家對博提供的官方發(fā)展援助和優(yōu)惠貸款大幅下降。

【人民生活】 根據世界銀行《2018年世界發(fā)展指數》,2017年博人口城市化率為68.7%。2016年博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男性為64歲,女性為69.5歲。84.4%的城市人口能夠使用安全飲用水。根據博中央統(tǒng)計局2013/2014年度報告,全國有醫(yī)院18所、初級醫(yī)院17所,帶床位的診所108個,不帶床位的診所180個。全國擁有病床5276張。艾滋病感染率較高,2013年博艾滋病平均感染率為17.6%。博電信網絡已全部實現數字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博是非洲乃至全球最后幾個出現病例的國家之一。博自4月2日起進入全國緊急狀態(tài)。但9月以來,博疫情惡化,社區(qū)傳播速度加快,新增病例、現存病例、死亡病例數量不斷上升。9月28日,博國民議會投票通過將國家緊急狀態(tài)再延長6個月。2021年3月,博疫情持續(xù)惡化,博政府再次延長國家緊急狀態(tài)6個月至9月30日。11月底,博率先宣布發(fā)現奧密克戎毒株,疫情進入第四波高峰。2022年10月,博政府徹底取消口罩令、入境核酸檢測、確診病患隔離等措施。

【軍 事】 1977年建立國防軍。現有軍人約9000名,其中陸軍8500人,空軍500人。現任國防軍司令普拉希德·塞霍科(Placid Segokgo)中將。警察部隊約1500人,警察總署署長基貝茨韋·馬科佩(Keabetswe Makgophe)。

【文化教育】 博獨立后高度重視國民教育事業(yè),成人識字率從1966年的不足10%提高到2014年的88.6%。教育體系完備,包括小學、中學和大學的正規(guī)教育及職業(yè)技術教育、特殊學校教育和業(yè)余教育,其學制為小學7年,初中3年,高中2年。小學和初中階段為義務教育,小學和高等教育免學費,中學教育自2006年起實行學費分擔制度,初中生每人年繳費300普拉,高中生600普拉,其余大部分由政府負擔。2015年,全國共有826所小學、293所中學和40所高等教育機構。主要公立大學包括博茨瓦納大學、國際科技大學、農業(yè)與自然資源大學、開放大學。

【新聞出版】 現有報紙12種,包括官方日報《每日新聞》(Daily News)和私營日報《報道者》(Mmegi)及私營周報《博茨瓦納衛(wèi)報》(Botswana Guardian)、《太陽報》(The Mid-week Sun)、《博茨瓦納公報》(Botswana Gazette)、《回聲報》(Echo)等。《每日新聞》是免費報紙,日發(fā)行量約6.5萬份,用英文和茨瓦納語出版。《報道者》和周刊《觀察家》為博最大的私人出版公司Dikgang公司發(fā)行。《報道者》日發(fā)行量約2萬份。其它報紙發(fā)行量在1.5至2萬份之間。2013年博共刊印報紙758萬份。博茨瓦納通訊社為官方通訊社,1981年創(chuàng)建,主要報道國內消息,是《每日新聞》和博廣播電臺的主要供稿者。博茨瓦納廣播電臺系官方電臺,1965年創(chuàng)建,用英語和茨瓦納語廣播。哈博羅內電視臺為私營電視臺,1988年創(chuàng)建。

博茨瓦納國家電視臺于2000年7月開播,節(jié)目分英語和茨瓦納語,全部使用數字傳輸技術,可通過衛(wèi)星覆蓋非洲大部分地區(qū)。

【對外關系】 奉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積極參與地區(qū)政治事務及經濟合作。主張國家主權平等和互不干涉內政,通過談判解決爭端。提倡建立公正、平等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積極參與非洲和地區(qū)事務,促進區(qū)域穩(wěn)定、發(fā)展和合作。主張發(fā)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小國家應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化挑戰(zhàn)。南部非洲發(fā)展共同體(南共體)秘書處設在哈博羅內。博還是聯(lián)合國、非盟、英聯(lián)邦、不結盟運動和南部非洲關稅同盟成員。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