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2024-04-18 16:55

【國 名】 羅馬尼亞(Romania,România)。

【面 積】 23.8萬平方公里。

【人 口】 1905萬(2023年1月)。羅馬尼亞族占89.3%,匈牙利族占6%,羅姆族占3.4%,日耳曼族和烏克蘭族各占0.2%,其余民族為俄羅斯、土耳其、韃靼等。城市人口所占比例為56.4%,農村人口所占比例為43.6%。官方語言為羅馬尼亞語,主要少數民族語言為匈牙利語。主要宗教有東正教(信仰人數占總人口數的86.5%)、羅馬天主教(4.6%)、新教(3.2%)。

【首 都】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面積228平方公里,人口216萬(2022年1月)。平均氣溫1月為-2.9℃,7月為22.8℃。

【國家元首】 總統克勞斯·約翰尼斯(Klaus IOHANNIS),2014年11月當選,12月22日就職。2019年11月勝選連任,任期5年。

【重要節日】 國慶日:12月1日。

【簡 況】 位于東南歐巴爾干半島北部。北和東北分別同烏克蘭和摩爾多瓦為鄰,南接保加利亞,西南和西北分別同塞爾維亞和匈牙利接壤,東南臨黑海。海岸線245公里,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降水量637毫米。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月約2℃,7月約23℃。

羅馬尼亞人的祖先為達契亞人。約公元前1世紀,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和獨立的達契亞奴隸制國家。公元106年,達契亞國被羅馬帝國征服后,達契亞人同羅馬人共居融合,形成羅馬尼亞民族。14世紀先后建立瓦拉幾亞、摩爾多瓦、特蘭西瓦尼亞3個公國。16世紀后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1859年,瓦拉幾亞公國和摩爾多瓦公國合并,稱羅馬尼亞,仍隸屬奧斯曼帝國。1877年5月9日,羅馬尼亞宣布獨立。1881年,改稱羅馬尼亞王國。1918年12月1日,特蘭西瓦尼亞公國同羅馬尼亞王國合并。至此,羅馬尼亞形成統一的民族國家。二戰期間,安東尼斯庫政權參加德、意、日法西斯同盟。1944年8月23日,羅舉行反法西斯武裝起義。1945年3月6日,羅成立聯合政府。1947年12月30日,成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1965年,改國名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1989年12月22日,齊奧塞斯庫政權被推翻,羅馬尼亞救國陣線委員會接管國家一切權力,改國名為羅馬尼亞,定國慶日為12月1日。

【政 治】 2014年11月,羅舉行總統選舉,時任國家自由黨主席、錫比烏市市長約翰尼斯當選。2019年11月,羅再次舉行總統選舉,約翰尼斯勝選連任。2020年12月,羅舉行議會選舉,5黨進入議會,國家自由黨、拯救羅馬尼亞自由統一團結聯盟黨、匈牙利族民主聯盟黨聯合組閣,國家自由黨時任副主席弗洛林·克楚(Florin CÎŢU)出任總理。2021年9月,政府解散。11月,國家自由黨、社會民主黨、匈牙利族民主聯盟黨重新組閣,國家自由黨時任副主席、前政府國防部長尼古拉·丘克(Nicolae CIUCĂ)出任總理。2022年4月,丘克當選國家自由黨主席。2023年6月,根據國家自由黨、社民黨達成的輪任總理協議,社民黨主席馬切爾·喬拉庫(Marcel CIOLACU)接任總理,新政府由社民黨和國家自由黨聯合組成。

【憲 法】 1991年11月21日,羅議會批準新憲法,12月8日全民公決予以通過。羅憲法規定:羅馬尼亞是一個主權、獨立、統一和不可分割的民族國家;政體為共和制。2003年10月,羅修改憲法,進一步確立政治多元化、三權分立的制衡原則;明確規定保障和保護私有財產;允許少數民族在地方行政及司法程序中使用本民族語言;保障男女平等;取消義務兵役制;增補羅加入歐盟、北約的相關條款,規定羅公民同歐盟公民依法享有同等權利和義務等。

【議 會】 議會是羅人民最高代表機構和唯一立法機關,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任期4年。本屆議會于2020年12月普選產生,現有466名議員,其中參議員136人,眾議員330人。參議院代議長為國家自由黨副主席丘克,眾議院代議長為阿爾弗雷德·西蒙尼斯(Alfred SIMONIS)。

目前,議會中各黨派所占議席數如下:

­ 參議院 眾議院
社會民主黨 48 108
國家自由黨 39 81
拯救羅馬尼亞聯盟黨 22 43
羅馬尼亞人團結聯盟黨 12 27
匈牙利族民主聯盟黨 9 20
少數民族議員 0 17
無黨派議員 6 34

【政 府】 2023年6月成立新政府,有20名成員,名單如下:總理馬切爾·喬拉庫,副總理馬里安·內亞克舒(Marian NEACȘU),副總理兼內務部長克特林·普雷多尤(Cătălin PREDOIU),財政部長馬切爾·博洛什(Marcel BOLOȘ),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長索林·格林代亞努(Sorin GRINDEANU),家庭、青年、機會均等部長加布里埃拉·菲雷亞(Gabriela FIREA,女),司法部長阿利娜·戈爾吉烏(Alina GORGHIU,女),國防部長安杰爾·特爾沃爾(Angel TÎLVĂR),教育部長利賈·德卡(Ligia DECA,女),文化部長拉盧卡·圖爾坎(Raluca TURCAN,女),外交部長盧米尼察·奧多貝斯庫(Luminița ODOBESCU,女),經濟、創業、旅游部長拉杜·奧普雷亞(Radu OPREA),投資和歐洲項目部長阿德里安·克丘(Adrian CÂCIU),發展、公共事務、行政部長阿德里安·韋什泰亞(Adrian VEȘTEA),衛生部長亞歷山德魯·拉菲拉(Alexandru RAFILA),農業和鄉村發展部長弗洛林·巴爾布(Florin BARBU),能源部長塞巴斯蒂安·布爾杜扎(Sebastian BURDUJA),勞動和社會團結部長馬留斯·布德伊(Marius BUDĂI),研究、創新、數字化部長波格丹·格魯亞·伊萬(Bogdan-Gruia IVAN),環境、水利、森林部長米爾恰·費凱特(Mircea FECHET)。

【行政區劃】 1個直轄市和41個省,下設市和鄉。

【主要網址】

羅馬尼亞總統府:www.presidency.ro

政府:www.gov.ro

參議院:www.senat.ro

眾議院:www.cdep.ro

外交部:www.mae.ro

【司法機構】 中央設有憲法法院、審計法院、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省、市、鄉設各級法院和檢察院。憲法法院院長馬里安·埃納凱(Marian ENACHE),2022年6月就任。審計法院院長米哈伊·布蘇約克(Mihai BUSUIOC),2017年就任。最高法院院長科麗娜·科爾布(Corina CORBU,女),2019年7月就任。最高檢察院檢察長加布里埃拉·斯庫泰亞(Gabriela SCUTEA,女),2020年就任。

【政 黨】 1989年12月22日以后實行多黨制。主要政黨有:

(1)社會民主黨(Partidul Social Democrat):前身為成立于1989年12月的救國陣線,2001年6月改稱社會民主黨。黨主席為馬切爾·喬拉庫。

(2)國家自由黨(Partidul Național Liberal):始建于1864年,1990年1月重建。黨主席為尼古拉·丘克。

(3)匈牙利族民主聯盟黨(Uniunea Democrată Maghiară din România):成立于1989年12月。黨主席為凱萊門·胡諾爾(KELEMEN Hunor)。

(4)拯救羅馬尼亞聯盟黨(Uniunea Salvați România):前身為成立于2015年7月的拯救布加勒斯特聯盟黨,2019年9月改稱拯救羅馬尼亞聯盟黨。黨主席為克特林·德魯勒(Cătălin DRULĂ)。

(5)羅馬尼亞人團結聯盟黨(Alianța pentru Unirea Românilor):2019年12月為紀念羅馬尼亞統一100周年成立。黨的共同主席為喬治·西米翁(George SIMION)和克勞迪烏·特爾濟烏(Claudiu TÂRZIU)。

【重要人物】 克勞斯·約翰尼斯:總統。1959年6月13日出生,德意志族。1983年畢業于克盧日巴貝什·博堯伊大學物理系。1983-1997年,在錫比烏中小學任教。1997-2000年,任錫比烏省教育局副總學監、總學監。2000-2014年,任錫比烏市市長。2010年當選羅馬尼亞德意志族民主論壇黨主席。2013年加入國家自由黨并任該黨副主席。2014年6月當選國家自由黨主席。11月當選總統,之后辭去國家自由黨主席職務。2019年11月再次當選總統。

馬切爾·喬拉庫:總理。1967年11月28日出生。2012年獲羅馬尼亞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財政管理學碩士學位。2008-2012年,任布澤烏市副市長。2012年,當選眾議員。2014-2016年,任眾議院常設局書記。2017-2018年,任副總理。2019-2020年,任眾議長。2020年,當選社會民主黨主席。2021年11月-2023年6月再次出任眾議長。2023年6月,出任總理。

尼古拉·丘克:參議長。1967年2月7日出生。2003年獲羅馬尼亞國防大學軍事學博士學位。2014-2015年,任羅軍副總參謀長。2015-2019年,任總參謀長。2019-2021年,任國防部長。2021年11月-2023年6月,出任總理。2023年6月,出任參議長。國家自由黨主席。

阿爾弗雷德·西蒙尼斯:眾議院代議長。1985年1月4日出生。2009年畢業于蒂米什蒂比斯古斯大學法律系。2010-2019年任社會民主黨蒂米什省地方組織副主席兼該省青年組織主席。2019年當選社民黨蒂米什省地方組織主席、眾議院社民黨議員團主席。2023年6月,出任眾議院代議長。

【經 濟】 1989年羅馬尼亞劇變后開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2000-2008年經濟持續增長。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2010年經濟負增長。2011年起經濟企穩回升。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經濟下滑。2022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2857億歐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萬歐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7%。

貨幣名稱:列伊(Leu/RON)。

匯率:1歐元≈4.9列伊;1美元≈4.6列伊(2022年12月31日)。

通貨膨脹率:13.8%。

失業率:5.6%。

(資料來源:羅國家統計局公報、羅國家銀行等,下同)

【資 源】 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煤、鋁土礦、金、銀、鐵、錳、銻、鹽、鈾、鉛等,森林面積為653萬公頃,約占全國面積的27.3%,水力資源蘊藏量為625萬千瓦。內河和沿海產多種魚類。

【工 業】 主要工業部門有冶金、汽車制造、石油化工和儀器加工等。2021年工業產值同比增長7.1%,其中加工業增長7%,采掘業下降2.3%,能源行業增長11.3%。

【農 業】 農業在羅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地肥沃,雨水充足,農業生產條件良好。2021年糧食產量2720萬噸。全國農業種植面積1470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000萬公頃。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向日葵、土豆、蘋果、葡萄等。

【服務業】 2019年、2020年、2021年,羅馬尼亞服務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為58%、60%、58%,產值同比分別增長10.6%、-36.2%、71.3%。

【旅游業】 旅游資源較為豐富,主要旅游點包括布加勒斯特、黑海海濱、多瑙河三角洲、摩爾多瓦地區、喀爾巴阡山山區等。2019年、2020年、2021年,接待外國旅游者分別為267萬、45萬、84萬人次。

【交通運輸】 以公路、鐵路運輸為主。主要情況如下:

鐵路:總長10615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占37.4%。2020年鐵路貨運量4967萬噸,客運量5056萬人次。

公路:總長8.6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49公里,國家級公路1.8萬公里。2020公路貨運量為2.7億噸,客運量2.7億人次。

水運:河道長1779公里,擁有港口35個、海港3個。2020內河貨運量為3052萬噸,海運貨運量為4722萬噸。康斯坦察港現有156個泊位,是黑海第一大港。

空運:已開辟連接首都和國內17個城市、歐洲大多數國家的航線。主要航空公司為羅馬尼亞航空公司(TAROM)。有6個國際機場,最重要的是布加勒斯特廣達國際機場,還有康斯坦察、蒂米什瓦拉、阿拉德、錫比烏、蘇恰瓦等機場。2020年空運貨運量為4萬噸,客運量719萬人次。

【財政金融】 2022年,財政收入422億歐元,支出360億歐元,盈余62億歐元。截至2022年12月,外匯儲備466億歐元,另有黃金儲備104噸。外債1415億歐元。

【對外貿易】 羅馬尼亞目前同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經貿往來。2022年對外貿易總額2180億歐元、同比增長26%,其中羅方出口額920億歐元、同比增長23.1%,進口額1260億歐元、同比增長28.1%,逆差340億歐元。主要出口產品:鞋類、服裝、紡織品。主要進口產品:機電、家電、礦產品、石油產品。主要貿易伙伴:德國、意大利、法國。

【外國資本】 1991年羅馬尼亞通過《外國投資法》,1994年重新修訂。2022年吸引外資102億歐元。主要投資國為荷蘭、奧地利、德國。

【人民生活】 2022年人均月收入980歐元。全國有綜合性醫院524家,病床14萬張,醫生6萬人,平均壽命男性71.6歲、女性78.7歲。居民互聯網使用率75.7%。

【軍 事】 1994年10月25日建軍。最高國防委員會是羅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約翰尼斯總統兼任委員會主席。國防部是羅軍領導機構。1994年3月起國防部長改由文職人員擔任。2003年10月取消義務兵役制。2007年基本實現軍隊職業化。現有軍人7.3萬人。2022年國防預算為56.5億歐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國防部長特爾沃爾、羅軍總參謀長達尼埃爾·彼得雷斯庫(Daniel PETRESCU)上將。

【文化教育】 現行教育體制分學齡前、小學、初中、高中、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大學后教育。全國普及11年制義務教育。2020-2021學年,全國共有小學和初中3899所,在校學生157萬人。高中1461所,在校學生62萬人。大學95所,在校學生56萬人。全國共有教師23.6萬人。全國著名高等學府有:布加勒斯特大學、布加勒斯特理工大學、布加勒斯特經濟學院、克盧日巴貝什·博堯伊大學、雅西亞歷山德魯·揚·庫扎大學等。2022年教育預算為59億歐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3%。

【新聞出版】 目前主要報刊有:《真理報》《自由羅馬尼亞報》《每日事件報》《金融日報》《九點鐘報》等。主要通訊社有羅馬尼亞國家通訊社、媒體傳真通訊社等。主要電視臺有:羅馬尼亞國家電視臺、DIGI 24電視臺等。有線電視用戶500萬戶。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