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奧地利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Austria, Republik Österreich)。
【面積】83879平方公里。
【人口】910.6萬(2023年1月1日),官方語言為德語。
【首都】維也納(Wien),人口198.2萬(2023年1月1日)。
【國家元首】聯邦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
【重要節日】新年:1月1日;復活節:每年春分月圓之后第一個周日(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間);五一國際勞動節:5月1日;國慶日:10月26日;圣誕節:12月25日。
【簡況】中歐南部的內陸國。東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接斯洛文尼亞和意大利,西連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與德國和捷克接壤。屬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平均氣溫1月為-2℃,7月為19℃。
公元996年,史書中第一次提及“奧地利”。12世紀中葉在巴本堡家族統治時期形成公國,成為獨立國家。1278年哈布斯堡王朝開始長達640年的統治。18世紀初,哈布斯堡王朝領土空前擴大。1815年維也納會議后成立了以奧為首的德意志邦聯,1866年,奧在普奧戰爭中戰敗,邦聯解散。1867年與匈牙利簽約,成立奧匈帝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帝國解體,成立共和國。1938年3月被德國吞并。二戰后被蘇、美、英、法四國占領。1945年4月成立第二共和國。1955年5月,四個占領國同奧簽訂《重建獨立和民主的奧地利國家條約》,宣布尊重奧的主權和獨立。10月占領軍撤出,奧重獲獨立。10月26日,奧國民議會通過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參加任何軍事同盟,不允許在其領土上設立外國軍事基地。自1965年起,10月26日被定為奧國慶日。
【政體】實行聯邦制和議會民主制下的總理負責制。
【憲法】現行憲法1920年11月10日生效。1925年和1929年通過兩項附則。1934年憲法被廢除。1945年奧重建后宣布1920年憲法和兩個附則繼續有效。憲法規定,奧為聯邦制共和國,總統是國家元首,由普選產生,任期6年。總理為政府首腦,任期5年。
【議會】由國民議會和聯邦議會組成。國民議會制定法律,主持新政府的就職儀式,可通過不信任表決罷免聯邦政府及其成員。聯邦議會代表各州的利益,有權將國民議會通過的法律提案駁回,但如國民議會堅持原案,聯邦議會不得再提異議。國民議會共183席,按比例代表制產生,任期5年。2019年9月29日,奧國民議會提前舉行選舉,各黨所占席位:人民黨71席,社民黨40席,自由黨30席,綠黨26席,新奧地利黨15席,無黨派人士1席。議長任期5年,現任議長沃爾夫岡·索博特卡(Wolfgang Sobotka,人民黨)。聯邦議會共61席,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選派,議長由各州輪任,任期半年。2023年下半年聯邦議會議長為克勞蒂亞·阿爾帕(Claudia Arpa,社民黨)。
【政府】2020年1月7日人民黨和綠黨組成聯合政府,設14個部,成員如下:總理卡爾·內哈默(Karl Nehammer,人民黨),副總理兼藝術、文化、公務員和體育部長維爾納·科格勒(Werner Kogler,綠黨),財政部長馬格努斯·布魯納(Magnus Brunner,人民黨),總理府歐盟和憲法部長卡羅琳娜·埃特施塔德勒(Karoline Edtstadler,女,人民黨),氣候保護、環境、能源、交通、創新和技術部長萊奧諾蕾·格韋斯勒(Leonore Gewessler,女,綠黨),內政部長格哈德·卡納(Gerhard Karner,人民黨),勞動和經濟部長馬丁·科赫(Martin Kocher,人民黨),教育和科研部長馬丁·波拉舍克(Martin Polaschek,人民黨),總理府婦女、家庭、移民融入和媒體部長蘇珊娜·拉布(Susanne Raab,女,人民黨),社會福利、衛生、護理和消費者保護部長約翰納斯·勞赫(Johannes Rauch,綠黨),歐洲和國際事務部長亞歷山大·沙倫貝格(Alexander Schallenberg,人民黨),國防部長克勞迪婭·坦納(Klaudia Tanner,女,人民黨),農業、地區和水利部長諾伯特·托奇尼克(Nobert Totschnig,人民黨),司法部長阿爾瑪·扎迪奇(Alma Zadić,女,綠黨),此外,勞動和經濟部,藝術、文化、公務員和體育部,總理府和財政部各設1名國務秘書。
【行政區劃】全國劃為9個州:布爾根蘭、克恩滕、上奧地利、下奧地利、薩爾茨堡、施蒂利亞、蒂羅爾、福拉爾貝格、維也納。州下設市、區、鎮(鄉)。
【司法機構】全國有三個法院系統:憲法法院,審理涉及憲法,特別是地方與聯邦政府糾紛的案件,院長克里斯托弗·格拉本瓦特爾(Christoph Grabenwarter);行政法院,負責涉及官方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糾紛案件,院長魯道夫·蒂內爾(Rudolf Thienel);最高法院,負責刑事和民事案件,院長伊麗莎白·洛夫雷克(Elisabeth Lovrek,女)。
【政黨】
(1)奧地利人民黨(Österreichische Volkspartei):執政黨。前身是1887年建立的基督教社會黨,1945年改為現名。主席卡爾·內哈默(Karl Nehammer)。
(2)綠黨(Die Grünen):執政黨。前身是“綠色和平組織”。1986年成立。主席維爾納·科格勒(Werner Kogler)。
(3)奧地利自由黨(Freiheitliche Partei Österreichs):在野黨。1955年成立,前身是“獨立者聯盟”,曾于1983—1986年和社會黨組成聯合政府。2000年2月與人民黨聯合執政,2005年黨內發生分裂后失去執政地位。2017年12月同人民黨組成聯合政府,2019年5月因時任黨主席“通俄門”視頻丑聞導致執政聯盟破裂。主席赫伯特·基克爾(Herbert Kickl)。
(4)奧地利社會民主黨(Sozialdemokratische Partei Österreichs):在野黨。1889年成立。1919—1920年執政,1934年被取締。1945年改名為社會黨,1991年改為現名。主席安德里亞斯·巴布勒(Andreas Babler)。
(5)新奧地利黨(NEOS,Das Neue Österreich):在野黨。由奧地利企業家馬蒂亞斯·施特洛爾茨于2012年10月27日創建。主席貝亞特·邁因—賴辛格(Beate Meinl-Reisinger,女)。
【重要人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1944年1月出生。1994年當選國民議會議員。1997年起先后任綠黨主席、議會黨團主席。2016年12月4日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當選聯邦總統,2017年1月26日就任。2022年10月,范連任聯邦總統。
總理:卡爾·內哈默。1972年10月出生,畢業于克雷姆斯多瑙大學,政治傳播學碩士。曾在奧聯邦軍服役,擔任步兵軍官與信息官。退役后一度從事溝通培訓工作,后長期活躍于人民黨聯邦及地方機構。2018年至2020年任人民黨秘書長。2020年1月起任奧內政部長。2021年12月6日就任奧總理。
【經濟】2022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4469億歐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9160歐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6%。
貨幣名稱:歐元(Euro)。
通貨膨脹率:8.6%。
失業率:4.8%。(資料來源:奧地利統計局網站)
【資源】礦產主要有石墨、鎂、褐煤、鐵、石油、天然氣等。森林、水力資源豐富,森林面積38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6%。木材蓄積量11.35億立方米。(資料來源:奧地利統計局網站)
【工業】2022年工業產值1168億歐元,同比增長10.2%。主要門類包括機械制造、電子和汽車制造、建筑等。(資料來源:奧地利統計局網站)
【農業】2022年農、林、漁業產值為58.7億歐元,同比增長19.3%。農業發達,機械化程度高。(資料來源:奧地利統計局網站)
【旅游業】旅游業發達。2022年接待游客過夜1.36億人次,其中外國游客3979萬人次。外國游客主要來自德國、荷蘭、瑞士、捷克、比利時和意大利等國。(資料來源:奧地利旅游局網站)
【交通運輸】奧地利地處歐洲中部,是歐洲重要的交通樞紐。
鐵路:全國運營鐵路總長5615公里。2021年客運量2.18億人次。2021年貨運量1.02億噸。
公路:全國各類公路總長約12.7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和快速路2242公里。2021年貨運量6.10億噸。
水運:多瑙河航線長350公里。2022年航運貨運量640萬噸。
空運:奧地利航空公司成立于1957年,2009年成為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的子公司。全國有6個機場,主要國際機場是維也納施威夏特機場。2021年奧地利民用航空客運量1116萬人次。(資料來源:奧地利統計局網站)
【財政金融】近4年財政收支情況如下(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赤字/盈余 |
0.6 |
-8.0 |
-5.9 |
-14.3 |
2022年,公共負債3508億歐元,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的78.4%。(資料來源:奧地利統計局網站)
【對外貿易】外貿在經濟中占重要地位,外貿情況如下(單位:億歐元):
|
2020 |
2021 |
2022 |
進口額 |
1444 |
1779 |
2152 |
出口額 |
1426 |
1655 |
1946 |
差 額 |
-18 |
-125 |
-206 |
主要進出口產品是機械與汽車、加工品、化工品、其他制成品。(資料來源:奧地利統計局網站)
【對外投資】2022年奧在國外直接投資為2384億歐元,主要投資對象國是德國、美國、荷蘭、捷克、波蘭等。(資料來源:奧地利央行網站)
【外國資本】2022年外國在奧直接投資為1912億歐元。主要投資來源國是德國、俄羅斯、瑞士、美國等。(資料來源:奧地利央行網站)
【發展援助】2021年發展援助額12.4億歐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31%。(資料來源:奧地利開發署網站)
【軍事】1955年9月,奧地利頒布《國防法》,創建聯邦軍。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家安全委員會為聯邦政府在外交、安全和國防事務上的總咨詢機構,由聯邦總理、副總理、外交、國防、內政、司法部長及議會各議會黨團代表等多名有表決權的正式成員組成,聯邦總理任主席,聯邦軍總參謀長列席。國防部為最高軍事指揮機關,平時由聯邦政府授權國防部長對聯邦軍行使指揮權。總參謀長是國防部長的最高軍事顧問,代表國防部長對奧軍境內外行動實施指揮。聯合作戰司令部是戰略級的指揮機構,統一指揮地面和空中部隊。奧軍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6個月。奧長期奉行中立政策。自1995年加入歐盟后,積極參與歐盟共同防務建設。自1996年起,多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2017年1月,奧地利宣布在不影響中立的基礎上參加歐盟“永久結構性防務合作”。2022年國防支出25.96億歐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1%。
【文化教育】奧地利以“音樂之鄉”聞名于世,海頓、莫扎特、舒伯特等音樂家享譽全球。音樂大師貝多芬青年時代在奧學習和創作音樂,并在奧達到藝術生涯頂峰。施特勞斯父子的華爾茲舞曲廣為流傳,小施特勞斯被世人譽為“華爾茲之王”。每年元旦舉行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被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許多國家轉播。薩爾茨堡國際藝術節是奧最具國際聲譽的大型文化活動之一。維也納幻想現實主義畫派在世界繪畫領域占有重要地位。
學齡兒童享受9年義務教育,學費、書費和上學交通費由國家負擔。凡持有高中畢業文憑可免試上大學。2021年有各類中小學、職業學校5926所,在校學生114萬人。2021年有大學生39.1萬人。著名的維也納大學創立于1365年,系德語國家最古老的大學之一。(資料來源:奧地利統計局網站)
【新聞出版】有各類報紙約259種,其中日報27種,周報229種。主要報刊有《皇冠報》、《小報》、《信使報》、《新聞報》、《標準報》、《新聞周刊》、《側面》、《趨勢》。
奧地利通訊社:1946年建立,以向奧報紙和電臺提供世界各大通訊社的消息為主,有時也發布奧官方消息。
【對外關系】奧地利外交政策的基點是以和平中立為基礎,以歐盟為依托,積極推動歐盟深化和擴大,在重大國際問題上與歐盟協調一致。重視加強同周邊鄰國特別是中東歐國家關系,保持和深化同大國關系,謀求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獨特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