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概況

2024-04-11 15:57

【國 名】 尼泊爾(Nepal)

【面 積】 約14.7萬平方公里

【人 口】 約3000萬(2020年)。尼泊爾語為國語,上層社會通用英語。多民族、多宗教、多種姓、多語言國家。居民86.2%信奉印度教,7.8%信奉佛教,3.8%信奉伊斯蘭教,2.2%信奉其他宗教。

【首 都】 加德滿都(Kathmandu),海拔約1400米,常住人口約500萬。月平均最高氣溫 29℃(7月),月平均最低氣溫2℃(1月)。

【國家元首】 總統拉姆·錢德拉·鮑德爾(Ram Chandra Poudel),2023年3月13日宣誓就職。

【重要節日】 共和日:5月28日。國慶日:9月20日。德賽節(Dashain):又稱大德賽節(Bara Dashain)、十勝節(Vijaya Dashami),是民間最大節日,在10月,共15天,全國放假7天。

【自然條件】 南亞內陸山國,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北鄰中國,其余三面與印度接壤。全國分北部高山、中部溫帶和南部亞熱帶三個氣候區。北部冬季最低氣溫為-41℃,南部夏季最高氣溫為45℃。

【簡 史】 13世紀初,馬拉王朝興起,大力推行印度教。1768年,沙阿王朝崛起并統一全國。1846年,拉納家族依靠英國支持奪取軍政大權,并獲世襲首相地位,使國王成為傀儡。1950年,尼人民掀起聲勢浩大的反對拉納家族專政的群眾運動和武裝斗爭。特里布文國王恢復王權,結束拉納家族統治,實行君主立憲制。1960年,馬亨德拉國王取締政黨,實行無黨派評議會制。1990年,尼爆發大規模“人民運動”,比蘭德拉國王被迫恢復君主立憲。2001年,比蘭德拉國王在王室血案中遇害,比胞弟賈南德拉繼位。2005年,賈在解散政府后親政。主要政黨結成“七黨聯盟”,與尼共(毛主義)聯手反對國王,并于2006年通過第二次“人民運動”推翻國王統治。2008年,尼舉行制憲會議選舉,選后產生的制憲會議宣布成立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政 治】 1996年,尼共(毛主義)宣布退出議會,開展人民戰爭。2001年發生“王室血案”,比蘭德拉國王等王室成員遇害,比的胞弟賈南德拉登基。此后,賈南德拉國王解散議會,并于2005年親政。2006年,尼主要政黨組成的“七黨聯盟”與尼共(毛)聯合發起反國王街頭運動。國王妥協,宣布恢復議會。隨后,議會通過宣言,剝奪國王權力。2006年11月,政黨政府與尼共(毛)簽署《全面和平協議》,宣布結束11年的武裝沖突。2007年,議會頒布臨時憲法,組建包含尼共(毛)的臨時議會,成立包含尼共(毛)的臨時政府。2008年,首屆制憲會議選舉普拉昌達為尼泊爾共和國時代的首任總理,拉姆·巴蘭·亞達夫為首任總統,蘇巴斯·內姆旺為制憲會議主席。此后,馬達夫·庫馬爾·尼帕爾、賈拉·納特·卡納爾、巴布拉姆·巴特拉伊、基爾·拉杰·雷格米、蘇希爾·柯伊拉臘先后當選總理。

2015年9月20日,尼泊爾正式頒布新憲法,10月,比迪亞·德維·班達里、卡·普·夏爾馬·奧利、昂薩莉·加爾蒂·馬嘎分別當選總統、總理和議長。2016年8月,普拉昌達當選為尼總理。2017年6月,大會黨主席謝爾·巴哈杜爾·德烏帕接替普拉昌達任總理。2017年,尼分別于5月、6月和9月舉行地方議會選舉。10月15日,尼議會解散。尼于11月和12月分兩階段舉行省級議會和聯邦議會眾議院選舉,于2018年2月舉行聯邦議會聯邦院選舉。2018年2月15日,卡·普·夏爾馬·奧利再次就任總理。3月,比迪亞·德維·班達里連任總統。克里希納·巴哈杜爾·馬哈拉當選為眾議院議長。加內什·普拉薩德·蒂米爾西納當選為聯邦院主席。2019年10月,馬哈拉辭去議長職務。2020年1月,薩普科塔當選聯邦議會眾議院議長。12月,奧利總理宣布解散聯邦議會眾議院。2021年2月,最高法院裁決奧利解散眾議院做法違憲,眾議院恢復。5月,奧利總理未通過議會信任投票,后又以眾議院第一大黨主席身份擔任看守總理。5月底,總統班達里在奧利建議下解散眾議院,宣布11月舉行大選。7月12日,最高法院判決總統上述決定違憲,要求恢復眾議院,任命大會黨主席德烏帕為總理。2022年,尼分別于5月和11月舉行地方選舉和省級、聯邦議會眾議院選舉。12月,普拉昌達出任新一屆政府總理。2023年1月,吉米雷當選眾議院議長。3月,拉姆·錢德拉·鮑德爾當選新一任總統。

【憲 法】 2015年9月,尼泊爾頒布新憲法。新憲法確定尼為聯邦民主共和國;將全國劃分為7個聯邦省;總統為禮儀性國家元首和軍隊統帥,總理由議會多數黨領袖擔任;聯邦議會實行兩院制,由聯邦院和眾議院組成;2016年1月,尼泊爾議會通過憲法第一修正案,將選舉劃分等條款的基本原則由比例包容制變為人口比例第一、兼顧包容原則。

【議 會】 尼泊爾新憲法頒布后,制憲會議自動轉化為立法議會。2017年10月,尼立法議會解散。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尼分階段舉行聯邦議會眾議院和聯邦院選舉。2020年12月,奧利總理宣布解散聯邦議會眾議院。2021年2月,最高法院裁決奧利做法違憲,眾議院恢復。5月底,班達里總統在奧利建議下解散眾議院。7月,最高法院判決總統上述決定違憲,要求恢復眾議院。目前眾議院議長為吉米雷,聯邦院主席為蒂米爾西納。

【政 府】 目前,尼內閣共有25名成員,詳細信息如下表:

Hon’ble State Minister

S.N.

Name

Portfolios

Rt. Hon’ble Prime Minister

1

Mr. Puspa Kamal Dahal ‘Prachanda’

­

Hon’ble Deputy Prime Minister

2

Mr. Purna Bahadur Khadka

Defence

3

Mr.Narayan Kaji Shrestha

Home Affairs

Hon’ble Minister

4

Dr. Beduram Bhusal

Agriculture and Livestock Development

5

Mr. Dhanraj Gurung

Law, Justice and Parliamentary Affairs

6

Mr. Ashok Kumar Rai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

Mr. Sarat Singh Bhandari

Labor, 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8

Mr. Prakash Sharan Mahat

Finance

9

Mr. Mahindra Ray Yadav

Water Supply

10

Mr. Shakti Bahadur Basnet

Energy, Water Resources and Irrigation

11

Mr. Narayan Prakash Saud

Foreign Affairs

12

Ms. Rekha sharma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3

Mr. Mohan Bahadur Basnet

Health and Population

14

Mr. Sudan Kirati

Culture, Tourism and Civil Aviation

15

Mr. Amanlal Modi

Federal Affairs and General Administration

16

Mr. Prakash Jwala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

17

Ms. Ranjita Shrestha

Land Management, Cooperatives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18

Mr. Ramesh Rijal

Industry, Commerce and Supplies

19

Ms. Sita Gurung

Urban Development

20

Mr. Dig Bahadur Limbu

Youth and Sports

21

Mr. Surendra Raj Acharya

Women, Children and Senior Citizens

22

Mr. Birendra Prasad Mahato

Forests and Environment

Hon’ble State Ministers

23

Ms. Sushila Sirpali Thakuri

Culture, Tourism and Civil Aviation

24

Ms. Nanda Chapai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and Transport

25

Ms. Pramila Kumari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ttps://www.opmcm.gov.np/en/cabinet

【行政區劃】 新憲法規定全國分7個聯邦省。第一至七省已分別被命名為科西省、馬德西省、巴格馬蒂省、甘達基省、藍毗尼省、卡爾納利省和遠西省。

【司法機構】 新憲法規定尼法院分為三級:最高法院、高級法院和地方法院。

【重要人物】 拉姆·錢德拉·鮑德爾,男,尼泊爾總統,1944年生。鮑德爾是尼泊爾大會黨前高級領導人,于2023年3月9日當選總統,3月13日宣誓就職,成為2008年以來第三任尼泊爾總統,任期5年。

普拉昌達,(原名普什帕·卡邁勒·達哈爾),男,尼泊爾總理,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主席,1954年出生。1994年成立尼共(毛)。2008-2009年、2016-2017年兩度擔任尼總理。2018年5月尼共(毛中心)和尼共(聯)合并后任聯合主席。2021年3月尼共分裂后,再次擔任尼共(毛中心)主席。2022年12月25日出任尼泊爾總理,2023年1月10日通過聯邦議會眾議院信任投票。

【主要政府網站】­

總統府https://www.presidentofnepal.gov.np/­­

總理府 https://www.opmcm.gov.np/­­

政府官方網站 https://nepal.gov.np/­­

外交部 https://mofa.gov.np/­­

【政 黨】 有70多個黨派,主要包括:

(1)尼泊爾大會黨 (Nepali Congress) :1947年1月成立。主張鞏固多黨民主,建立民族團結并保持相互信任與合作,堅持不結盟。1999年7月,組建中央工作委員會,主席吉里賈·普拉薩德· 柯伊拉臘(Girija Prasad Koirala)。2002年6月,謝爾·巴哈杜爾·德烏帕(Sher Bahadur Deuba)成立大會黨(民主)并自任主席,大會黨分裂。2007年9月,大會黨與大會黨(民主)合并為大會黨。現任主席為謝爾·巴哈杜爾·德烏帕 (Sher Bahadur Deuba)。

(2)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尼泊爾共產主義政黨,主張多黨民主,建立法制的、自由的、開放的國家。起源于1949年成立的尼泊爾共產黨。1991年1月由尼共(馬克思主義)和尼共(馬列)合并而成,1998年3月分裂為尼共(聯合馬列)和尼共(馬列)。2002年2月,兩黨再次合并。2018年,同尼共(毛中心)合并成立尼共,2021年3月,最高法院判決合并無效,重回兩黨合并前狀態。現任黨主席為卡·普·夏爾馬·奧利(K P Sharma Oli)。

(3)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尼泊爾共產主義政黨。1994年5月,尼共(團結中心)分裂為拉瑪派和普拉昌達派。1995年3月,普拉昌達將黨名改為尼共(毛主義)。2009年1月,尼共(毛)與尼共(團結中心—火炬)合并成立聯合尼共(毛)。2016年5月,多個相互獨立的尼共毛主義派別宣布合并組成尼共(毛中心)。2018年,尼共(毛中心)同尼共(聯)合并成立尼共。2021年3月,最高法院判決合并無效,重回兩黨合并前狀態。現任黨主席為普什帕·卡邁勒·達哈爾(普拉昌達)(Puspa Kamal Dahal“Prachanda”)。

【經 濟】 農業國,經濟落后,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上世紀90年代初起,開始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由經濟政策,但由于政局多變和基礎設施薄弱,收效不彰。嚴重依賴外援,預算支出四分之一來自外國捐贈和貸款。2021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363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210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2%

貨幣名稱:尼泊爾盧比(Nepalese Rupee)

匯率:1美元≈130盧比

【資 源】 有銅、鐵、鋁、鋅、磷、鈷、石英、硫磺、褐煤、云母、大理石、石灰石、菱鎂礦、木材等,均只得到少量開采。水力資源豐富,水電蘊藏量為8300萬千瓦,約占世界水電蘊藏量2.3%。其中經濟和技術上開發可行的裝機容量約為4200萬千瓦。

【工 業】 基礎薄弱,規模較小,機械化水平低,發展緩慢,以輕工業和半成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制糖、紡織、皮革制鞋、食品加工、香煙和火柴、黃麻加工、磚瓦生產和塑料制品等。

【農 業】 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約70%。耕地面積為325.1萬公頃。主要種植大米、甘蔗、茶葉和煙草等農產品,糧食自給率達97%。

【旅游業】 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自然風光旖旎,氣候宜人,徒步旅游和登山業比較發達。赴尼旅游的主要為亞洲游客,其中以印度、中國游客居多,其次為西歐和北美游客。

【交通運輸】 以公路和航空為主。截至2016年,公路約29157公里。首都有特里布文國際機場。2022年,我承建的博克拉國際機場、佛祖國際機場投入運營。其余為地區中心或小規模機場。全國有1家國營的尼泊爾航空公司、6家私營航空公司和1家私營直升飛機公司。國內主要城鎮有班機通航。同中國、印度、泰國、孟加拉、馬來西亞、不丹、斯里蘭卡、新加坡、阿聯酋、卡塔爾等國家和地區通航。

【對外貿易】 主要貿易伙伴有印度、美國、中國、歐盟等。主要進口商品是煤、石油制品、羊毛、藥品、機械、電器、化肥等,主要出口商品是蔬菜油、銅線、羊絨制品、地毯、成衣、皮革、農產品、手工藝品等。

【外國援助】 主要援助國和國際組織是:美國、英國、日本、印度、挪威、中國、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聯合國和歐盟等。

【醫療衛生】 全國有公立醫院100余所,1100多個醫療站,2600多個村級醫療站,200多個初級保健中心,110余家私立醫院。公立醫院醫生約2000人,注冊護士為11000多名。最大的公立醫院是加德滿都的比爾醫院(Bir Hospital),最大的私立醫院是加德滿都的諾維克醫院(Norvic International Hospital)

【軍 事】 只有陸軍,參謀長為普拉布·拉姆·夏爾瑪上將(Prabhu Ram Sharma)。實行志愿兵役制,士兵服役期均為17年。總兵力約10萬人,下轄8個師、19個旅、1個兵種部和3個兵種局。現有警察7.2萬人、武警部隊3.6萬人。

【教 育】 現行教育體制分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級。初等教育為5年(小學),中等教育為7年,包括初級中等教育3年(初中),中級中等教育2年和高級中等教育2年。高等教育為8年,包括本科3年、碩士2年、博士3年。尼泊爾實行10年免費教育制,學費全免。截至2016年,尼共有公立初級和中等教育學校約3.5萬所,在校學生約97.3萬人;公立的綜合及專科高等教育機構13所,在校學生40.6萬人。總受教育率為65.94%。

尼泊爾共有9所綜合性大學:特里布文大學、馬亨德拉梵文大學、加德滿都大學、博克拉大學、普爾阪查爾大學、尼泊爾梵文大學、藍毗尼佛教大學、中西部大學、遠西部大學、農業和林業大學。

【新聞出版】 注冊發行報刊約6000余種,其中日報500余份。尼泊爾語報刊占90%以上,其次是英語、印地語。發行量最大的兩份日報均為官方報紙:《廓爾喀報》,尼泊爾語,1902年創刊;《新興尼泊爾報》,英語,1965年創刊。此外還有《加德滿都郵報》、《喜馬拉雅時報》、《共和報》、《康提普爾》等多種日報。

尼泊爾國家通訊社為官方通訊社,成立于1962年4月。

尼泊爾廣播電臺為唯一官方電臺,成立于1951年,用尼泊爾語、英語、尼瓦爾語和印地語廣播。此外,尼還有4家私人調頻電臺。

尼泊爾電視臺創建于1984年,1985年12月28日在首都開播,自2006年起實現全天24小時播出。尼共有30多家電視臺獲準開辦,近20家開始播送節目。

【對外關系】 奉行平等、互利、相互尊重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關系,截至2019年12月,已同167個國家建交。高度重視發展同中、印兩大鄰國友好關系。重視加強同美、英等西方國家關系,爭取經援和投資。積極推動南亞區域合作聯盟發展,加德滿都為南盟秘書處所在地。2016年3月,成為上海合作組織對話伙伴國。2018年8月,舉辦第四屆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倡議(BIMSTEC)峰會。

【同中國的關系】 參見“中國尼泊爾雙邊關系

【同印度的關系】 1947年6月兩國正式建交。印是尼最大貿易伙伴和重要援助國,尼印實行開放邊界。2010年1月,印外長克里希納訪尼。2月,尼泊爾總統亞達夫訪印。2011年1月,尼泊爾總統亞達夫再次訪印。2011年10月,尼泊爾總理巴特拉伊訪印。2012年12月,尼總統亞達夫訪印。2014年5月,尼泊爾總理柯伊拉臘參加印度新任總理莫迪就職典禮。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兩度訪尼。2015年9月,尼新憲法頒布后,印度收緊邊境管控,造成尼國內物資嚴重短缺,尼印關系緊張。2016年1月,尼議會通過新憲法修正案,部分滿足反對派訴求。印度對修正案表示歡迎,逐步放松對尼禁運。2016年2月尼泊爾總理奧利訪印,尼印關系初步轉圜。2016年5月,尼總統取消訪印,尼政府召回駐印大使,尼印關系再次陷入僵局。2016年8月,尼泊爾總理派副總理兼內政部長尼迪作為總理特使訪印。2016年9月,尼外長馬哈特訪印,尼總理普拉昌達訪印,尼印關系逐步緩和。2016年11月,印度總統慕克吉對尼國事訪問,這是印度總統近18年來對尼泊爾的首次訪問。2017年4月尼泊爾總統班達里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8月,尼泊爾總理德烏帕訪問印度。2018年2月,印度外長斯瓦拉吉訪尼。2018年4月,尼總理奧利訪印。2018年5月,印總理莫迪訪尼。2018年8月,印總理莫迪赴尼出席第四屆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倡議(BIMSTEC)峰會。2019年5月,尼泊爾總理奧利赴印度出席印總理莫迪就職典禮。8月,印度外長蘇杰生訪問尼泊爾。2021年1月,尼泊爾外長賈瓦利訪問印度。2023年5月,尼泊爾總理普拉昌達訪問印度。

【同美國的關系】 1947年4月,尼美建交并簽訂友好和商務條約。近年來,美國副國務卿奧特羅、副國務卿舍曼、副國務卿布林肯、副國務卿澤亞等高官相繼訪尼。2018年12月,尼外長賈瓦利正式訪問美國。

【同聯合國的關系】 2007年1月,安理會通過關于尼問題的決議,成立駐尼政治特派團(UNMIN),協助尼各方推進和平進程。UNMIN歷經數次延期,于2011年1月撤離。尼泊爾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截至2017年8月,尼軍共有4500余人參與維和行動,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第6大出兵國。

 

責編:小朱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