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空中交通不發達。全國僅有一座機場,即帕羅國際機場,距不丹首都廷布65公里,是進出不丹的唯一航空港。
不丹政府規定,進入不丹的民用航空必須由不丹皇家航空公司執行,其他外國航空公司不得飛行不丹航線。不丹皇家航空公司(Royal Bhutan Airlines)是唯一能進出不丹的航空公司。該公司目前擁有4架飛機(2架BAe146-100型、2架空中巴士A319),航行6個國家7個城市,從不丹的帕羅來往印度的新德里、加爾各答、加耶,尼泊爾的加德滿都,孟加拉的達卡,緬甸仰光,泰國曼谷。
大部份游客均搭飛機進出不丹,游客若不怕麻煩,又或不丹之后打算往印度旅游,可選擇由印度經陸路進出不丹。現時不丹唯一開放的陸路邊境是位于南部的Phuentsholing,在此出境后,是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小鎮 Jaigaon。
由于不丹政府限制游客入境人數,加上不丹航空公司航班很少,每班機只能載客有限,所以要提前預訂。旺季時,許多人提早3個月甚至半年就開始訂妥機位。
不丹全國公路總里程為3745.9公里(2001年),其中1558公里為國道。2000年擁有機動車輛19463臺。山區仍以馬、牛、騾為主要運輸工具。不丹境內河流眾多但水流湍急,無法航行。
不丹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地形復雜。不丹國內沒有鐵路,陸路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車,一般由旅行社提供,自助游客可以找到公共交通服務,但比較少,而且往往擁擠不堪。多數路況較差。
在當地可租車或自行車。在廷布有許多自行車出租公司,也有少量的出租車,不打表,需要討價還價。
全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只有首都廷布,其他一些被稱為“城市”的地方,實際上是一些人口較為稠密的中、小集鎮。
一、廷布
廷布(Thimphu City),不丹首都。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位于富饒的旺河河谷,海拔2500多米,人口7萬左右,1955年定為不丹首都。距離帕羅機場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廷布市最早建于13世紀,是不丹宗教之父帕角·達岡·斯普戈(Phajo Dagun Shipgo)喇嘛修建的小寺廟。1640年,沙布東一世阿旺·納姆加爾將其改建為一座大城堡而得名。它原有的大部分建筑毀于火災和地震,后經多次重建,特別是1961年重修扎西卻宗城堡后,該市才有了迅速發展。1955年以來,廷布一直是不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宗教中心。
1955年以前,該國沒有固定首都,因每年夏天,國王在廷布生活一段時間,廷布被稱之為“夏都”。1955年,國王定居廷布,1962年正式定廷布為永久性首都。
廷布定都后,興建起王宮、學校、醫院、商店、娛樂場所及大批民宅,正逐漸發展成現代化城市。市內還有木材加工廠、果汁廠、釀酒廠及各類手工作坊。有廷布—龐措林國家公路通往印度,東、西公路通往帕羅、普那卡、通薩·塔希岡等國內主要城鎮。
廷布風光秀麗、地勢高聳。冬季氣候寒冷,但其它時間氣候溫和宜人。城市周圍森林密布,空氣清新。市區面積不大,12條主要街道幽靜清潔,街道兩側分布著商店、旅館和電影院。市內居民住宅大多分散在旺河兩側。這些住宅富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兩、三層的土砌樓房底下用來飼養家禽、儲存工具和糧食等雜物,上層是居室,整個住宅描紅繪綠,色彩鮮艷。
廷布的主要景點有:紡織博物館(Textile Museum)、民間遺產博物館(Folk Heritage Museum)、扎西卻宗堡(Trashicho Dzong,意為“天府”)、國家紀念塔(紀念不丹第三位國王吉格梅·多吉爾·旺楚克)和百年農夫市場(Centenary Farmer’s Market)。廷布歷史上是宗教領袖的駐地,因此,至今仍保留了許多造型精美的寺廟建筑和城堡,其中最著名的是“扎西卻宗”。在廷布市郊還有玫瑰園和著名的西姆托卡城堡(Simtokha)。該城堡建于公元1627年,距廷布市8公里,現在是寺院文書研究院,藏有8位波迪薩塔爾(Bodhisattavas)逼真的肖像及一些漂亮的壁畫和雕刻。
二、帕羅
帕羅城(Prao Town),帕羅宗政府所在地,坐落在富饒美麗的帕羅河谷,海拔 2250米。帕羅市曾經是不丹西部政治權力的中心,并同我國西藏有著悠久的商貿關系。
帕羅城現在仍是不丹西部重鎮。不丹政府在這里建有國家博物館、電力工程、工藝美術中心和購物中心以及許多文化機構和宗教寺院,如帕羅教師進修學院、帕羅高級中學、帕羅初級中學和小學等。
市內還有一些規模較大的寺院,如祈楚(Kyichu)寺、塔克桑寺、桑托格佩米(Sang Tog Pemi)寺、桑納錯克爾(Sangnah chhokhe)寺、登色多卻林(Dense Docholing)寺、春普(Chhumphu)寺和東切(Dungchi Lhakhang)寺等。
帕羅有一些以農業為基礎的小型加工業,擁有不丹唯一的國際機場-帕羅機場。
三、普那卡
普那卡城(Punakha Town),又稱巴那克。海拔1250米,位于波河與莫河匯合處的散科什河畔。現有居民約2萬左右。1955年前,普那卡曾是不丹首都。由于該地氣候溫和,王室人員一般在冬天遷居于此。
普那卡寺院位于市內,是不丹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由沙布東一世建于公元1637年,現仍是不丹法王基堪布(Je Khenpo)的冬宮。基堪布喇嘛每年10月1日(不丹歷)都要率領中央寺院眾喇嘛從廷布夏宮—扎西卻宗城堡搬遷到普那卡過冬,在翌年的4月1日(不丹歷)遷回扎西卻宗城堡。
普那卡城有豐富的宗教收藏,其中有宗教手稿、神圣的宗教人物名冊,以及許多栩栩如生的宗教壁畫和逼真的宗教名人畫像等,在整個國家的民事和宗教方面都占有顯著地位。
普那卡地區土地肥沃,盛產糧食、魚類、蔬菜和水果,柑橘聞名全國,是不丹重要的園藝作物產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