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干達自9月20日宣布暴發埃博拉疫情。世界衛生組織10月5日表示,烏干達埃博拉疫情已累計報告確診和疑似病例63例,其中29人死亡。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有10名衛生工作者被感染,其中4人死亡。
烏干達暴發埃博拉疫情
出現相對罕見的蘇丹毒株
據路透社援引烏干達衛生部9月20日消息報道,烏干達中部穆本德區暴發埃博拉疫情,已確認一名埃博拉病毒感染者死亡。
一位烏干達衛生部官員當天稱,死亡病例為24歲男子,生前出現高燒、腹瀉、吐血等癥狀,于當月19日確認死亡,他的埃博拉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0日,在烏干達坎帕拉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烏干達衛生部常務秘書戴安娜·阿特溫(中)證實該國出現埃博拉病例。
據聯合國新聞網消息,世界衛生組織20日表示,這名男子感染的是相對罕見的埃博拉蘇丹毒株,這是自2012年以來首次在烏干達發現這種毒株。在過去暴發的疫情中,該毒株的致死率從41%到100%不等。但現有疫苗對這種毒株的預防效果暫時無法確定。
世衛組織幫助烏干達加強應對機制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9月22日報道,世衛正在幫助烏干達衛生當局進行調查,并向受影響地區派遣工作人員。世衛非洲區域主任莫蒂說:“烏干達對埃博拉病毒并不陌生,憑借其專業知識,現已采取行動迅速檢測該病毒,相信能夠有效控制。”
當地時間9月30日,烏干達衛生部和世衛組織烏干達代表處的官員和專家已抵達卡桑達區以評估當地的埃博拉疫情。
據悉,1976年,埃博拉病毒首次在剛果(金)北部的埃博拉河附近被發現,主要通過接觸被感染人類或動物的血液、體液、排泄物等傳播,感染癥狀包括發熱、出血、臟器受損等,致死率達50%至90%。
烏干達曾多次暴發埃博拉疫情,最近一次疫情暴發是在2019年,當時造成至少5人死亡。
資料圖:身穿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在照顧一名被隔離的埃博拉患者。
美國機場篩查相關旅行史乘客
據澎湃新聞援引CNN報道稱,美國駐烏干達大使館10月6日表示,所有乘坐飛機前往美國的乘客,如果在抵達美國前21天曾在烏干達停留過,將被送往指定的五個機場之一,接受埃博拉篩查。目前美國還沒有埃博拉病例,疫情風險較低。
中國駐烏干達大使館提醒:注意防范
據中國駐烏干達大使館9月24日消息,駐烏干達使館謹提醒旅烏華僑華人、中資公司員工勿前往埃博拉疫情爆發地區,切勿接觸高危動物(果蝠、猴子、猩猩等)及確診及疑似人員,注意食品和起居環境衛生安全,及時消毒,勤洗手,不吃生食,做好防范工作。如身體突然高燒、惡心、嘔吐、肌肉酸痛、極度虛弱等癥狀,應及時赴附近醫療機構就醫。
中國駐烏干達大使館公布了如下聯絡方式:
烏緊急救護電話:+256-112
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電話:+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駐烏使館領事保護協助電話:+256-703-886-882
中國援烏醫療隊電話:+256-753-561-189
中烏友好醫院電話:+256-414-289-740
免費電話:0800-100-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