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發,該如何區分流行性感冒跟新冠肺炎呢?

2021-09-04 09:50 作者:ITHC.CN
文章圖片

又到了換季的時刻,氣溫晝夜溫差大,如果不注意保暖,身體免疫力會下降。疫情尚未結束,又要警惕流感的到來。所以大家平時除了注意防疫之外,預防流感也很重要。

流感就是我們常說的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病毒感染疾病,人們通常使用“感冒”來描述任何與流感癥狀類似的輕微病癥,但事實上,流感的癥狀通常比普通感冒更嚴重,且持續時間更長。

流感通常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每年都會出現不同亞型的病毒株,流感在密集人群中易于傳播,主要方式為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

流感可引起發熱、身體疼痛、頭痛、干咳及咽喉干痛,患者可能會比平日更易感到疲憊和食欲不佳。

有些人屬于流感的高危人群,比如幼兒、孕婦、老年人,以及長期患病或因免疫系統受損而難以對抗感染的人。

圖源網絡,侵刪

流感癥狀可突然出現,一般體現為以下幾點:

1、首次出現癥狀時,體溫可升至38~40℃,甚至可達41℃。發熱通常是持續的,但也可反復發作,老年人發熱時體溫可能低于兒童和青壯年,發熱嚴重時,其他癥狀通常會加重。

2、肌肉嚴重酸痛,通常發生在背部、手臂或腿部。

3、眼睛眶部疼痛、頭痛。

4、疲勞、有患病不適感及食欲不振。

5、干咳、流鼻涕、喉嚨干燥或喉嚨痛,在發病初期可能不會注意到這些癥狀,隨著發熱癥狀的消失,這些癥狀可能會變得明顯起來。

還有一點就是,有部分人感染了流感病毒,但沒有任何癥狀。另外,流感很少引起腸胃道的癥狀,如嘔吐和腹瀉。

圖源網絡,侵刪

看到這里,是不是覺得發熱、咳嗽這些癥狀似曾相識,這不就是當下新冠肺炎的癥狀嗎?那么我們該如何區分普通感冒、流感以及新冠肺炎呢?

普通感冒:一般由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所造成,不是傳染病,通常表現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可能會低燒,一般是低中度發燒,持續1-3天,基本3-5天可以自愈,肌肉疼痛或者乏力的全身癥狀很少見,幾乎沒有致死。

圖源網絡,侵刪

流感:由流感病毒所導致的呼吸道傳染病,常常伴有全身癥狀,包括肌肉疼痛、乏力、頭痛、發燒明顯,常常是高溫,一般是3-5天,一周左右才能自愈。可能引起全身各個系統的并發癥,嚴重情況下可致死。

圖源網絡,侵刪

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根據目前已確診的病例,主要的癥狀包括發熱、咳嗽、乏力,可能有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新冠肺炎患者可在短期內發展為重癥患者,出現呼吸窘迫、白肺等情況,人群普遍易感染,重癥患者可致命。

圖源網絡,侵刪

另外,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主任醫師陳志海在接受《北京晚報》采訪時提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早期癥狀比較輕,一周左右病情開始進行性加重,疾病進展到第二周的時候病情最嚴重。

但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比較嚴重者,應自覺并且立即前往醫院查明原因。

圖源網絡,侵刪

流感不僅難預防,還會致命,1918年,全球發生過奪取無數人姓名的西班牙大流感,造成全球大約4000~5000萬人死亡,被歷史學家稱為“人類所經歷過的規模最大的傳染病”。

流感這么可怕,到底要怎么預防呢?

1、接種流感疫苗:疫苗通常可以防止大多數流感病毒的傳播,對于高并發癥風險的人群尤其重要,如兒童、50歲及以上的老人。

2、勤洗手:特別是在秋冬季節這樣的流感高發期;

3、不要隨意用手觸碰鼻子、眼睛和嘴巴,病毒有可能通過這些區域侵入人體;

4、健康、均衡飲食、堅持定期鍛煉;

5、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6、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圖源網絡,侵刪

秋冬流感高發,并且處于新冠疫情的時期,大家一定要注意增強自身抵抗力,也請務必提醒家人和朋友,正確預防流感,科學防疫。

【來源:營口仙人島經濟開發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附件:
責編:江湖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