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暴曬連連,這幾日又連連暴雨。8月天氣高溫濕熱,廣州市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發布提醒,臺風暴雨天氣有可能繼續出現,這種氣候條件下,蚊蟲易滋生、細菌易繁殖,正值登革熱流行高發期。廣州市疾控中心官方網站發布廣州市登革熱媒介白紋伊蚊監測第17期周報顯示,從7月24日至7月30日的一周時間內,全市共150個白紋伊蚊監測點,達到蚊媒防控要求水平的56個,合格率37.33%。本周白紋伊蚊密度從總體上看較前一周有所下降,但是蚊媒密度在中度以上風險的監測點數量超過40%,形勢依然嚴峻。
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登革熱是一種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這種媒介叮咬傳播的傳染病。登革熱媒介伊蚊控制關鍵是正確處理媒介伊蚊幼蟲孳生,堅持以環境治理為主、生物或化學殺滅為輔的原則。
防病指引
防蚊:居家安裝防蚊紗窗及使用蚊帳;外出涂抹防蚊驅避劑。避免在野外、樹蔭處停留。
滅蚊:翻盆倒罐清積水,水培植物改土培,清理雜物及垃圾,清除蚊蟲孳生地。
不適隨診:有發熱、皮疹、肌肉關節痛等不適請及時就診。登革熱的潛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蟲叮咬后3~14天內發病。
登革熱
“三痛”:主要為劇烈頭痛、眼眶痛、關節肌肉疼痛;
皮膚、齒齦、鼻腔少量出血及乏力和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三紅”:面、頸、胸部潮紅(三紅征),還可結膜充血;
皮膚可有麻疹樣、猩紅熱樣、白斑樣、蕁麻疹樣等皮疹;
如果患上登革熱,患者會出現突發高熱:一般持續3~7天,體溫可達39℃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