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一市民出境游感染登革熱夏季出境游要注意防蚊

2017-07-20 08:36 作者:溫州網

    溫州網訊 溫州一名50多歲的婦女出國度假回來高燒不退、皮疹,一查,竟然是感染了“登革熱”。昨天,省疾控中心發出提醒,全省有23例登革熱病例,均為境外輸入性病例。而我市每年都有發現散發性境外輸入性登革熱病例。對此,疾控專家提醒,7-10月為蚊媒傳染病發病高峰,市民出國游要注意預防蚊蟲叮咬。

  上個月,我市一名50多歲的婦女從東南亞國家旅游回來后發燒,后出現皮疹等癥狀。醫生得知其有出境游經歷后,立即采集其血液送到疾控部門檢測,最終確診為“登革熱”。

  隨即,疾控部門即前往開展調查與處置,指導當地政府對其居住的400米范圍內進行滅蚊工作。

  市疾控中心傳防所所長倪朝榮介紹,登革熱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發燒、皮疹、肌肉酸痛和關節痛,延誤治療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嚴重的可能會致死。

  昨天,省疾控中心發出提醒,今年截至6月30日,全省共報告登革熱病例23例,較去年同期上升53.33%,無死亡病例。23例均為境外輸入性病例,其中泰國5例,斯里蘭卡和越南各輸入3例,尼日利亞、坦桑尼亞和科特迪瓦各2例,印度、毛里求斯、印度尼西亞、馬爾代夫、安哥拉及柬埔寨各1例。

  “白紋伊蚊最易傳播登革熱,如果白紋伊蚊密度變大,疫情風險就大大增加。”倪朝榮表示,如果這種蚊子咬了登革熱病人,再叮咬其他人,有可能就會感染登革熱。疾控專家表示,白紋伊蚊主要孳生于人工容器,如各類缸、罐、壇等雨后積水中,同時家庭、辦公場所養殖的水培植物的花瓶等也極其容易孳生白紋伊蚊。預防登革熱傳播,防蚊滅蚊、清理蚊蟲孳生地是關鍵,需經常清理房前、屋后、陽臺、天臺等可能存在的積水容器,發現積水容器,及時倒掉;不容易倒的容器,建議加蓋放置;養殖水培植物,要經常換水,防止蚊蟲孳生。

  暑假不少市民選擇出境游,專家提醒,去東南亞等國家旅行一定要注意防蚊,因為在東南亞蚊子普遍攜帶登革熱病毒;回國后如果出現發熱、頭疼、皮疹、關節痛等癥狀,要及時就醫;夏季家中最好掛蚊帳防蚊,注意清理衛生死角。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