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8日,上海檢驗檢疫局(以下簡稱“上海局”)在對一名來自剛果金的入境人員檢疫過程中,排查處置一例黃熱病疑似病例,該病例最終實驗室檢測為甲型肝炎陽性。
28日中午,上海局衛生處接浙江局衛生處通報,有一名來自剛果金的疑似黃熱病中國籍人員,計劃當天下午經上海口岸入境。上海局接報后,立即部署通知機場檢驗檢疫局進行布控。待航班降落后,檢疫人員實施登機檢疫,查驗相關單證,進行登機廣播,并特別廣播告知旅客如在機上發現活蚊或有蚊蟲叮咬情況請及時向現場檢疫人員申報。隨后檢疫人員在機上尋找到該名通報旅客,為其做好必要防護措施后,與另外8名來自剛果(金)的旅客一并帶至專用旅檢通道進行排查。旅客下機后,對該航班實施衛生處理工作。
經流行學調查和醫學排查,該旅客8月7日出現頭痛等癥狀,前往當地醫院就診,被診斷為黃熱病。8月18日出院后復查仍有部分指標偏高,故決定回國治療。復測體溫36.1℃,主訴頭暈、頭痛,查體見鞏膜黃染。現場核查旅客提供的黃熱病疫苗接種證書真實有效。在征得旅客同意,簽署采樣知情同意書后,采集旅客血液和尿液樣本,立即送上海局保健中心實驗室檢測。同時通報市衛生計生委,并聯系安排病例轉送至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接受進一步診治。相關情況也通報了浙江局衛生處。
經保健中心實驗室連夜檢測,排除黃熱病、瘧疾、基孔肯雅熱、乙腦、西尼羅熱、寨卡等其他蟲媒傳染病,甲型肝炎陽性。
本次病例發現的信息通報和妥善處置得益于滬浙兩地檢驗檢疫機構信息通報渠道的順暢,也得益于口岸與地方衛生計生部門聯防聯控機制的有效運行。該病例處置正值G20峰會保障期間,實戰檢驗了“兩地四方”重大活動的保障方案。建議今后在國際重大活動和會議的保障中,要在加強疫情信息收集和風險評估的同時,繼續深化和完善直屬局間、直屬局與地方政府部門間的聯防聯控機制,明確重大活動保障方案中各部門的接口,便于及時對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