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過后一大波蚊子出沒請注意防御疫情

2016-08-06 08:45 作者:南方都市報
文章圖片

    昨天召開的中山市8月份重點傳染病風險溝通會上,南都記者獲悉,截至目前,中山市累計報告登革熱病例10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無寨卡病毒病病例報告。近期,全市各鎮(區)蚊媒密度監測點數據顯示,蚊媒密度尤其是可以傳播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病的白紋伊蚊密度持續升高,其中約75%的監測點伊蚊密度高于防控要求。此外,目前正值暑假期間且巴西奧運會舉辦在即,前往東南亞、巴西等疫情流行地區的人員將有所增加,導致發生輸入性疫情的風險大大增加。

  登革熱、寨卡

  現狀:據中山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陳雪琴介紹,截至7月31日,今年中山市累計報告登革熱病例10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無寨卡病毒病病例報告。今年全市報告的輸入性病例中80%為東南亞旅游歸國人員,20%為因公出國人員;按輸入國家來分,越南和印尼各3例,泰國2例,馬來西亞1例,巴布亞新幾內亞(大洋洲國家)1例。

  此外,登革熱在與我國臨近的東南亞地區常年流行。南美洲地區的寨卡病毒病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正值暑假期間且巴西奧運會舉辦在即,前往東南亞、巴西等疫情流行地區的人員將有所增加,導致發生輸入性疫情的風險大大增加。”陳雪琴表示。另據省衛計委通報,廣州市和佛山市已出現本地感染登革熱病例,隨著省內人員流動,中山亦可能出現由省內其他地市輸入的登革熱病例。

  近期,全市各鎮(區)蚊媒密度監測點數據顯示,蚊媒密度尤其是可以傳播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病的白紋伊蚊密度持續升高,其中約75%的監測點伊蚊密度高于防控要求。一旦發生輸入性病例,若未能及時發現并有效處置,極易造成疫情在本地傳播,本月應予“特別關注”。

  專業意見

  市疾控中心表示,如需前往登革熱和寨卡疫情流行的地區,特別是東南亞和南美洲,要盡量穿著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并使用驅蚊液等,預防蚊子叮咬。建議準備妊娠及妊娠期女性謹慎前往寨卡疫情流行地區。

  如出現發熱或皮疹及其他可疑癥狀,要及時就醫,早診斷、早治療,降低疾病加重的風險;早隔離,減少疾病在家庭、工作單位和社區傳播的機會。

  加強防蚊滅蚊,主要包括在居家環境使用蚊帳、安裝紗門紗窗等物理防蚊設施,選用合格的家用殺蟲劑對家居室內外環境進行噴殺。戶外活動穿著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適當使用蚊蟲驅避劑,避免在樹蔭、草叢、涼亭等蚊蟲棲息的場所逗留過久。防止積水,及時清理家中的蚊媒滋生地,如水生植物,花盆托盤,陽臺、天臺、房前屋后閑置的雜物等。

  霍亂、細菌性痢疾

  現狀:在8月份重點傳染病風險溝通會上,中山市疾控中心表示,中山歷年監測數據顯示,每年夏季為全市細菌引起的感染性腹瀉的高發季,其中尤其應關注霍亂和細菌性痢疾。

  患有這些疾病的病人和帶菌者均為傳染源。人群主要通過糞-口途徑感染,水、食物受糞便污染可引起暴發流行;日常生活密切接觸及蒼蠅、蟑螂等媒介的機械性攜帶亦可引起傳播。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氣候條件有利于細菌繁殖,如果食物和水未能妥善處理、保存,極易受到污染,人進食或飲用后可能感染、發病。

  專業意見

  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陳雪琴提醒市民,防范霍亂、細菌性痢疾,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注意飲食衛生:盡量不吃生冷食物或剩菜剩飯,避免購買散裝熟食、涼拌菜等,食品加工注意生熟分開,以免交叉污染。一旦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胃腸道癥狀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如餐飲相關從業人員出現胃腸道不適癥狀應立即停工離崗,待痊愈后方可復工。

  手足口病

  現狀:除了霍亂、細菌性痢疾等細菌感染性腹瀉之外,市疾控中心提醒,本月“需要關注”的還有手足口病。中山市近期監測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全市手足口病發病數持續下降,較6月份下降57%,報告重癥病例數較6月份下降25%,但仍處于手足口病流行季,流行的病原體以CA 16腸道病毒為主。

  專業意見

  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定期對日常用品、家具、地面進行清潔和消毒,多開窗通風,保持良好的家居環境;盡量避免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留心觀察,一旦兒童出現可疑癥狀應及時就診;患病兒童應按照醫囑居家隔離或住院隔離治療,患病期間暫停集體活動,隔離期限為痊愈后1周。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