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3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世界衛生組織在2月1號的時候宣布隨著寨卡病毒在南美國家以及美國的爆發,該事件成為國際公眾健康緊急事件。據美國聯邦疾控中心所說,感染寨卡病毒之后的癥狀通常比較輕微——會出現發燒,皮疹,關節痛,紅眼——通常不會嚴重到需要到醫院進行治療。但是隨著寨卡病毒的快速傳播以及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婦產下的嬰兒可能存在嚴重的腦部先天性缺陷,該問題迅速引起關注。
最近來自氣候與社會國際研究所的Madeleine Thomson接受了慈善組織Wellcome Trust的采訪,對于寨卡病毒爆發與氣候變化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寨卡病毒與氣候變化是如何產生關聯的?
Thomson:我們知道事實上所有病媒疾病都或多或少與氣候有關。異常的溫度可能導致傳病媒介和病原體(可能導致疾病的病毒和細菌)的增加,而雨水通常又會為傳病媒介的進一步繁榮創造合適的條件。
目前關于登革熱與氣候的關系已經有很多研究,主要對降水和溫度以及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如何影響疾病發生進行研究。現在已經知道登革熱的主要傳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而這兩種伊蚊恰巧也是寨卡病毒的傳播媒介。
現在能夠預測下一次流行疾病的類型和發生區域了嗎?
Thomson: 最近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的數量膨脹與全球化有很大的關聯,比如裝載著貨物的集裝箱運送到了世界各地,空氣流動,人口流動,森林減少和城市化,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伊蚊的全球化分布。
我們需要警惕類似的緊急事件發生:長久以來被隔離開來的疾病現在可能會快速傳播并且會對人類群體造成很大影響。寨卡病毒絕不會是最后一個,仍然會有其他疾病的爆發,但是目前想要預測疾病爆發的類型,地點和時間仍然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我們只能做好準備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疾病威脅。(生物谷Bioo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