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蚊子變多小心寨卡登革熱

2016-03-05 09:20 作者:海峽都市報

    海都訊 截至2月28日,我國大陸已經確診8例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其中江西省1例、廣東省3例、浙江省4例)。昨日,記者從省衛計委獲悉,我省暫未發現疑似寨卡病毒疫情。但市民不可掉以輕心,隨著天氣轉暖,登革熱、寨卡病毒等蚊媒傳播疾病發生的風險增加。

  防蚊滅蚊是預防寨卡、登革熱等病毒傳播的關鍵。昨日,包括我省在內的全國7省開啟統一滅蚊行動。我省將發動群眾、社區、單位,通過衛生大掃除,清除積水,鏟除蚊蟲孳生環境。

  昨日上午,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病媒生物專家王靈嵐告訴海都記者,寨卡病毒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播。傳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主要是伊蚊(俗稱“花蚊子”)。目前正值冬末春初,氣溫較低,我省尚未進入蚊子活躍期,但到了4月份,蚊子種群密度就會開始回升。也就是下個月開始,蚊子會多起來。

  現在幾乎沒有蚊子,統一滅蚊會不會太早了一點?王靈嵐說,蚊子全年都有,氣溫低時,它們愛躲在陰暗潮濕不通風的地方越冬,溫度升高后出來活動。

  據悉,蚊子的繁殖能力很強,一年能繁殖七八次,一只蚊子一生能繁殖1000~3000多只“蚊后代”。但蚊子的卵要發育離不開水,為此,防蚊滅蚊最好的辦法就是消除積水。所以在冬末春初滅蚊效果最好。首先,這時候殘存的越冬蚊不多,較易于滅蚊,提前抑制繁殖高峰;同時通過衛生大掃除清除蚊子孳生地,讓蚊子沒地方“生孩子”。

  為此,我省愛衛會號召大家,家庭花瓶和水養植物至少每星期徹底換水一次;要徹底清理空調托盤、花盆底碟(托盤兒)積水,有蓋子的蓋上;每周檢查衛生間和廚房的地漏或者更換具有防滲等功能的安全地漏,保持地漏處無積水,并時常噴灑殺蟲劑。

 

微信二維碼 小程序

熱點信息